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天洞专利>正文

雨洪资源处理与利用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343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雨洪资源处理与利用一体化设备,涉及雨洪资源利用术领域。该雨洪资源处理与利用一体化设备包括长方形的集水舱、固定在集水舱四个拐角处的导杆组件以及两个压板,集水舱的内腔形成有蓄洪槽道,集水舱的相对两端分别断开以形成进水口与出水口,从而将集水舱分割为两部分,两个压板分别安装在集水舱两部分的上方,每个压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导杆组件上,集水舱的每一部分的内侧向上凸设有内挡壁,内挡壁上设置有一排用于使其固定于地面上的锚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雨水收集功能,同时又具有雨水泄洪功能,对于高价植绿植培育来说,具有实际推广意义。具有实际推广意义。具有实际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洪资源处理与利用一体化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洪资源利用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洪资源处理与利用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雨洪来临时会对栽种区造成水土流失,例如绿植栽种区、农业种植区等,而在这些区域外围加设一般的围挡,用于防雨水流失时,又因缺少合理的泄洪结构对多余的雨水实施泄洪,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能实现雨水收集又能对所收集的雨水进行合理利用才是当下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洪资源处理与利用一体化设备,其具有雨水收集功能,同时又具有雨水泄洪功能,对于高价植绿植培育来说,具有实际推广意义。
[0004]一种雨洪资源处理与利用一体化设备,包括长方形的集水舱、固定在集水舱四个拐角处的导杆组件以及两个压板,集水舱的内腔形成有蓄洪槽道,集水舱的相对两端分别断开以形成进水口与出水口,从而将集水舱分割为两部分,两个压板分别安装在集水舱两部分的上方,每个压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导杆组件上,集水舱的每一部分的内侧向上凸设有内挡壁,内挡壁上设置有一排用于使其固定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洪资源处理与利用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的集水舱(1)、固定在集水舱(1)四个拐角处的导杆组件(2)以及两个压板(3),集水舱(1)的内腔形成有蓄洪槽道(101),集水舱(1)的相对两端分别断开以形成进水口(103)与出水口(105),从而将集水舱(1)分割为两部分,两个压板(3)分别安装在集水舱(1)两部分的上方,每个压板(3)的相对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导杆组件(3)上,集水舱(1)的每一部分的内侧向上凸设有内挡壁(4),内挡壁(4)上设置有一排用于使其固定于地面上的锚板(5),自锚板(5)的内侧面向集水舱(1)的蓄洪槽道(101)之间贯通开通有泄洪槽(6),泄洪槽(6)的侧壁上开设有导轨槽(7),泄洪槽(6)内设有重力闸门(8),重力闸门(8)的周缘滑动插设在导轨槽(7)内并挡设泄洪槽(6);集水舱(1)的每一部分上安装有马达(14),马达(14)的动作轴上通过偏心轮和连杆结构(29)铰接于压板(3),马达(14)通电工作时,带动压板(3)下沉于集水舱(1)的蓄洪槽道(101)内,并同步驱动重力闸门(8)打开泄洪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洪资源处理与利用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马达(14)的动作轴上通过偏心轮和连杆结构(29)铰接于压板(3)上,偏心轮用于旋转驱动连杆结构(29)运动,每个压板(3)的顶面固定有与锚板(5)数量对等且安装位置与锚板(5)的安装位置一一匹配的固定板(9),固定板(9)上安装有吊耳(10),吊耳(10)上转动安装有滚动接触于锚板(5)表面的滚轮(11),滚轮(11)的中部设有环形的轮槽(12),轮槽(12)内缠绕有钢丝(13),钢丝(13)的释放端自锚板(5)顶端向下延伸并贯穿在导轨槽(7)内,其末端连接于重力闸门(8)的上端,压板(3)向下移动时能够带动滚轮(11)沿着锚板(5)的表面滚动时,从而通过缠绕钢丝(13)向上拉动重力闸门(8),以将泄洪槽(6)开启至与集水舱(1)的蓄洪槽道(101)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洪资源处理与利用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压板(3)的宽度尺寸小于集水舱(1)的蓄洪槽道(101)的断面宽度尺寸,集水舱(1)的内挡壁(4)的高度尺寸高于集水舱(1)的外边框的高度尺寸,压板(3)位于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洞龙美香
申请(专利权)人:陈天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