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春播育种整地起垄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下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设置有多组起垄组件,所述连接板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起垄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板底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安装板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板,所述连接杆远离安装块的一端与固定板一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起垄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底端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有调节组件,便于根据多个种植坑的间距对多个起垄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春播育种整地起垄机
[0001]本技术涉及整地起垄机
,具体是一种大豆春播育种整地起垄机。
技术介绍
[0002]所谓起垄机,起垄机主要应用于薯类、豆类、蔬菜类的田间耕后起垄作业的农业机械,一般与拖拉机配套使用,起垄是农业土壤耕作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可以通过对土地耕作层底层的土翻至表面,充分接受太阳暴晒,达到有效杀死寄生在地下害虫的目的,从而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在大豆播种过程中需要使用起垄机。
[0003]现有公告号为CN207505362U的起垄机中,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根据实际情况对起垄板的角度进行调节,影响装置的适用性,且在使用时不方便根据种植间距对多个起垄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影响装置的灵活性。
[0004]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改进的大豆春播育种整地起垄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春播育种整地起垄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春播育种整地起垄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下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设置有多组起垄组件,所述连接板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
[0007]所述起垄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板底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安装板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板,所述连接杆远离安装块的一端与固定板一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起垄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底端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远离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双向伸缩杆,所述双向伸缩杆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对多组起垄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包括设置在连接板内部的丝杆和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多个交叉点处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转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远离转轴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板下方并与安装板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丝杆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槽,所述丝杆两端均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滑块,所述伸缩架两端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一端延伸至连接板外部并设置有旋钮。
[0010]优选的,所述丝杆上设置有用于提高其稳固性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丝杆靠近旋钮一端的限位块,所述连接板外侧开设有与限位块匹配的限位槽。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截面为正多边形。
[0012]优选的,所述机体底部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延伸至机体下方并与连接板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底部开设有与导向块匹配的滑槽。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装置中设置固定板和第一液压杆,通过调节第一液压杆的长度便于对两个起垄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便于根据种植坑的宽度对两个起垄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通过调节双向伸缩杆的长度能够对两个固定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根据种植坑坡面的倾斜度对起垄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实用性强。
[0016]2.本技术装置中设置有调节组件,通过转动旋钮能够带动丝杆转动,从而使两个滑块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能够对伸缩架的长度进行调节,伸缩架移动时能够带动转轴移动,从而通过导向块带动安装板移动,便于根据多个种植坑的间距对多个起垄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大豆春播育种整地起垄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大豆春播育种整地起垄机中起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一种大豆春播育种整地起垄机中第二液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一种大豆春播育种整地起垄机中连接板内部的俯视图。
[0021]其中,11—机体,12—连接板,13—安装板,14—安装块,15—连接杆,16—固定板,17—双向伸缩杆,18—第一液压杆,19—起垄板,20—第二液压杆,21—丝杆,22—伸缩架,23—滑块,24—转轴,25—旋钮,26—限位块,27—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请参阅图1
‑
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大豆春播育种整地起垄机,包括机体11,所述机体11下方设置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底部设置有多组起垄组件,所述连接板12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
[0024]所述起垄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板12底部的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底部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块14,所述安装块14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5,所述安装板13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板16,所述连接杆15远离安装块14的一端与固定板16一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16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液压杆18,所述第一液压杆18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起垄板19,两个所述固定板16相互靠近的一侧底端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16之间远离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双向伸缩杆17,所述双向伸缩杆17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16转动连接。
[0025]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对多组起垄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包括设置在连接板12内部的丝杆21和伸缩架22,所述伸缩架22的多个交叉点处均设置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底部转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远离转轴24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板12下方并与安装板13连接,所述丝杆21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槽,所述丝杆21两端均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滑块23,所述伸缩架22两端与滑块23转动连接,所述丝杆21一端延伸至连接板12外部并设置有旋钮25,通过转动旋钮能够带动丝杆转动,从而使两个滑块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能够对伸缩架的长度进行调节,伸缩架移动时能够带动转轴移动,从而通过导向块带动安装板
移动,便于根据多个种植坑的间距对多个起垄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0026]所述丝杆21上设置有用于提高其稳固性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丝杆21靠近旋钮25一端的限位块26,所述连接板12外侧开设有与限位块26匹配的限位槽27,所述限位块26的截面为正多边形,当多个起垄组件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成后将限位块移动至限位槽内部,能够对丝杆进行限位,防止误碰旋钮影响起垄组件的位置,实用性强。
[0027]所述机体11底部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杆20,所述第二液压杆20的输出端延伸至机体11下方并与连接板12连接,通过添加第二液压杆的长度能够带动连接板移动,便于根据种植坑的深度对起垄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实用性强。
[0028]实施例2
[0029]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连接板12底部开设有与导向块匹配的滑槽,滑槽能够对导向块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通过导向块与滑槽的配合能够提高安装板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方向发生偏移。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机体与牵引机械连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春播育种整地起垄机,包括机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1)下方设置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底部设置有多组起垄组件,所述连接板(12)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起垄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板(12)底部的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底部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块(14),所述安装块(14)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5),所述安装板(13)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板(16),所述连接杆(15)远离安装块(14)的一端与固定板(16)一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16)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液压杆(18),所述第一液压杆(18)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起垄板(19),两个所述固定板(16)相互靠近的一侧底端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16)之间远离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双向伸缩杆(17),所述双向伸缩杆(17)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16)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春播育种整地起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对多组起垄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包括设置在连接板(12)内部的丝杆(21)和伸缩架(22),所述伸缩架(22)的多个交叉点处均设置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底部转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霞,陈士亮,周欣,桑利民,方晓春,任杰,任美伶,王莉莉,康亮,魏国,张志江,项福星,宫羽,尚玉儒,葛红丽,赵继艳,于水民,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