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热器、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换热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回热器、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回热器通常采用毛细管缠绕在回气管上,或将毛细管与回气管套合在一起的方式进行换热,采用这两种换热方式,回气管内冷媒与毛细管内冷媒的换热面积过小,换热效率较低,存在过冷度不够的问题,导致换热不充分,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低、增加耗能,为解决该问题通常会采用延长回气管长度的方式,但是这会导致成本过高,且回气管过长导致回热器体积过大,不利于回热器的安装,此外,回气管过长会阻碍泡液流动,造成发泡不良,进而影响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回热器、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回热器包括主体和回热扁管。主体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及位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的侧壁。所述回热扁管涡旋形地盘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以与所述主体共同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形成于所述回热扁管内部,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隔绝;其中,所述第一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及位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的侧壁;回热扁管,所述回热扁管涡旋形地盘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以与所述主体共同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形成于所述回热扁管内部,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隔绝;其中: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位于涡旋的中心,并作为所述回热器的热端出口,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位于涡旋的末端,并作为所述回热器的热端入口;所述第二流道的入口位于涡旋的中心,并作为所述回热器的冷端入口;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位于涡旋的末端,并作为所述回热器的冷端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流道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流道的高度为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15mm;和/或,所述第二流道的高度为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流道的宽度,所述第一流道的宽度为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8mm;和/或,所述第二流道的宽度为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的宽度沿着所述涡旋的中心到所述涡旋的末端的方向逐渐扩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智勤,余圣辉,申孟亮,瞿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