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21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包括垫板、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垫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用于手部抓握的手托件和用于支撑腕部的腕托件,手托件和腕托件分别设于垫板的首尾两端,且手托件和腕托件分别设于垫板的上下两侧,手托件包括第一外袋和内托件,内托件设于外袋内,腕托件包括第二外袋和填充件,填充件设于外袋内;该种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能够对患者手部与腕部姿势进行辅助调整,能够使患者保证输液的正确姿势,保证输液通畅,减轻患者及临床护士的负担。临床护士的负担。临床护士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属于医疗用具


技术介绍

[0002]手背部是静脉输液的常用部位,在需要对患者进行较长时间的静脉输液时,使用留置针能够减少多次针头穿刺。患者进行手背部留置针输液时,手背部的正确姿势为手腕部稍下垂状态,同时手部处于半握拳状态。手部姿势不正确容易造成留置针软管在血管中不能保持平直状态,造成输液不畅。因此需要对患者的手背部进行固定,以保证手背部姿势正确。
[0003]目前当患者因手部位置问题造成手背输液不畅时,临床护士常用卷纸、小靠枕等调节患者手部位置,但患者无法长时间保持正确位置。
[0004]针对在手背静脉输液中需要对手背部进行固定的问题,中国技术专利CN201620230145.5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手背静脉输液固定器,包括固定板,还包括第一弹力绷带和第二弹力绷带。上述专利能够实现对手背部进行固定,但是该专利中固定时通过固定板保持手部伸直,仍存在留置针软管在血管中不能保持平直而致使液体流入不畅的弊端,手部长时间伸直容易引起疲劳不适感。
[0005]上述问题是在手背静脉输液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时手部处于伸直等不正确姿势,导致留置针软管在血管中不能保持平直而致使液体流入不畅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8]一种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包括垫板、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垫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用于手部抓握的手托件和用于支撑腕部的腕托件,手托件和腕托件分别设于垫板的首尾两端,且手托件和腕托件分别设于垫板的上下两侧,手托件包括第一外袋和内托件,内托件设于外袋内,腕托件包括第二外袋和填充件,填充件设于外袋内。
[0009]进一步地,手托件通过魔术贴连接垫板,魔术贴的勾面设于手托件上,魔术贴的毛面设于垫板上。
[0010]进一步地,填充件采用记忆海绵。
[0011]进一步地,填充件采用高度可调节填充件。
[0012]进一步地,填充件包括气囊,气囊设于第二外袋内,气囊采用可充气式气囊,气囊连通充气软管的一端,充气软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通充气球,充气软管设有气阀。
[0013]进一步地,气囊包括两层以上由下而上叠落设置的囊部,相邻的囊部相互连通,囊部均采用方形或H形,
[0014]进一步地,内托件采用记忆海绵或自发热暖贴。
[0015]进一步地,内托件采用圆柱形。
[0016]进一步地,垫板采用硬质塑料制成的垫板,垫板设有海绵垫。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通过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将垫板与患者手部进行固定。通过设置腕托件,支撑患者腕部,用于保持手腕部稍下垂状态,拉直腕部血管,保持血管通畅。通过设置手托件,患者手部可抓握手托件,使手部处于半握拳状态,可拉直手背血管,保持血管通畅。手托件和腕托件分别设于垫板的上下两侧,可以保证留置针软管在血管中保持平直状态。该种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能够对患者手部与腕部姿势进行辅助调整,能够使患者保证输液的正确姿势,保证输液通畅,减轻患者及临床护士的负担。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实施例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实施例中气囊、充气软管、气阀和充气球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

垫板,2

第一固定带,3

第二固定带,4

手托件,5

腕托件,6

魔术贴的勾面,7

魔术贴的毛面,8

海绵垫;
[0022]41

第一外袋,42

内托件;
[0023]51

第二外袋,52

填充件;
[0024]521

气囊,522

充气软管,523

气阀,524

充气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0026]实施例
[0027]一种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如图1和图2,包括垫板1、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垫板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用于手部抓握的手托件4和用于支撑腕部的腕托件5,手托件4和腕托件5分别设于垫板1的首尾两端,且手托件4和腕托件5分别设于垫板1的上下两侧,手托件4包括第一外袋41和内托件42,内托件42设于外袋内,腕托件5包括第二外袋51和填充件52,填充件52设于外袋内。
[0028]该种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通过第一固定带2与第二固定带3将垫板1与患者手部进行固定。通过设置腕托件5,支撑患者腕部,用于保持手腕部稍下垂状态,拉直腕部血管,保持血管通畅。通过设置手托件4,患者手部可抓握手托件4,使手部处于半握拳状态,可拉直手背血管,保持血管通畅。手托件4和腕托件5分别设于垫板1的上下两侧,可以保证留置针软管在血管中保持平直状态。该种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能够对患者手部与腕部姿势进行辅助调整,能够使患者保证输液的正确姿势,保证输液通畅,减轻患者及临床护士的负担。
[0029]如图2,手托件4通过魔术贴连接垫板1,魔术贴的勾面6设于手托件4上,魔术贴的毛面7设于垫板1上。通过设置魔术贴,能够实现手托件4与垫板1的可拆卸连接,并能够通过魔术贴,调整手托件4在垫板1上的位置,实现手托件4与腕托件5的距离调整,以适应不同患
者。
[0030]如图3,填充件52采用高度可调节填充件52,填充件52可以根据患者的腕部情况,进行高度调整。填充件52包括气囊521,气囊521设于第二外袋51内,气囊521采用可充气式气囊521,气囊521连通充气软管522的一端,充气软管52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通充气球524,充气软管522设有气阀523。通过气阀523实现对充气软管522的通气控制,通过充气球524实现对气囊521的充气。在患者的腕部需要调高填充件52高度时,打开气阀523后,通过充气球524对气囊521进行充气,直至提高填充件52至需要高度。在需要调低填充件52高度时,将充气球524与充气软管522脱离后,打开气阀523对气囊521进行放气,直至降低填充件52至需要高度。
[0031]如图3,气囊521包括两层以上由下而上叠落设置的囊部,相邻的囊部相互连通,囊部均采用方形或H形,便于支撑腕部。气囊521采用橡胶制成,成本低且耐用性好。
[0032]该种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中,内托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包括垫板、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垫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其特征在于:用于手部抓握的手托件和用于支撑腕部的腕托件,手托件和腕托件分别设于垫板的首尾两端,且手托件和腕托件分别设于垫板的上下两侧,手托件包括第一外袋和内托件,内托件设于外袋内,腕托件包括第二外袋和填充件,填充件设于外袋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手托件通过魔术贴连接垫板,魔术贴的勾面设于手托件上,魔术贴的毛面设于垫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填充件采用记忆海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背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填充件采用高度可调节填充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背静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