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助力装置及充电桩,包括悬臂梁、平衡器、钢丝绳,以及卡线器;其中,悬臂梁用于固定连接在充电桩的顶部,且一端悬空,悬臂梁的内部间隔布设有多个滑轮组,悬空端设有导向轮组;平衡器固定连接于充电桩顶部或悬臂梁靠近充电桩顶部的位置上,用于输出与负载力相对应的牵引力;钢丝绳的一端与平衡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在各个滑轮组的依次引导下穿过悬臂梁的内部,并穿过导向轮组向下延伸;卡线器与钢丝绳的向下延伸端连接,且用于卡装充电枪的枪线;导向轮组能够向钢丝绳提供水平四向的滚动支撑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桩助力装置及充电桩,操作方便灵活,稳定性高,无需频繁进行维修保养。无需频繁进行维修保养。无需频繁进行维修保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桩助力装置及充电桩
[0001]本技术属于充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助力装置及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充电桩设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由于充电桩的功率较大,因此其附带的充电枪和充电线缆(枪线)比较沉重,而在进行充电时需要抓取充电枪并拖拽枪线,十分费力,鉴于这种情况,一些充电桩上通常会采用助力装置。
[0003]目前常见的助力装置通常是采用配重块或者安装滑轨的方式对较重的充电枪及其枪线进行助力,但是这两种方式都非常容易损坏失灵,而且采用滑轨的方式还需要增加润滑措施,进行频繁的维护作业,同时,这两种方式的助力大小均不易调节,因此经常容易出现牵引力度失衡,从而导致枪线松脱或者过紧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助力装置及充电桩,旨在解决当前充电桩助力方式操作不便、稳定性差、需要频繁进行维修保养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桩助力装置,包括悬臂梁、平衡器、钢丝绳,以及卡线器;其中,悬臂梁用于固定连接在充电桩的顶部,且一端悬空,悬臂梁的内部间隔布设有多个滑轮组,悬空端设有导向轮组;平衡器固定连接于充电桩顶部或悬臂梁靠近充电桩顶部的位置上,用于输出与负载力相对应的牵引力;钢丝绳的一端与平衡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在各个滑轮组的依次引导下穿过悬臂梁的内部,并穿过导向轮组向下延伸;卡线器与钢丝绳的向下延伸端连接,且用于卡装充电枪的枪线;导向轮组能够向钢丝绳提供水平四向的滚动支撑力。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向轮组包括轮架和四个滚轮;其中,轮架固定连接于悬臂梁的悬空端;四个滚轮垂直交叉分布于轮架上,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四个滚轮配合围成适于钢丝绳穿行的穿线间隙。
[0007]示例性的,滚轮为直筒轮。
[0008]一些实施例中,卡线器包括第一卡线部和第二卡线部;其中,第一卡线部与钢丝绳的向下延伸端固定连接,且在钢丝绳的向下延伸端于平衡器的牵引作用下上升至极限位置时,第一卡线部与其中至少两个滚轮的下轮缘抵接;第二卡线部位于第一卡线部的下方,具有适于枪线穿行的卡孔。
[0009]举例说明,卡线器沿其轴线、且沿卡孔的轴线平分为两个半体,两个半体通过阵列分布的多个紧固件连接固定。
[0010]举例说明,两个半体的顶部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弧槽,两个弧槽共同围成适于插入并夹紧固定钢丝绳的向下延伸端的插孔。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悬臂梁为翻转90
°
的L型中空结构,且悬空端底壁上开设有适于嵌入安装导向轮组的避让孔。
[0012]一些实施例中,滑轮组具有至少三个,其中,悬臂梁的内部于导向轮组的正上方设有一个滑轮组,悬臂梁的弯折位置设有一个滑轮组,平衡器的输出端与悬臂梁的固定端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滑轮组。
[0013]示例性的,平衡器为弹簧平衡器,平衡器上设有用于调节其弹性回收力的调力旋钮。
[0014]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桩助力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充电桩助力装置,采用悬臂梁的结构布局合理紧凑,能够降低钢丝绳的无效牵引行程,利用平衡器能够对连接在钢丝绳的向下延伸端的卡线器上的充电枪及枪线提供平稳的牵引力,无需进行频繁的注油润滑等日常保养,稳定性高,且能够通过调节平衡器的输出力而调节助力大小,方便实用,同时配合位于悬臂梁的悬空端的导向轮组对钢丝绳进行水平面内任意方向或者至少是四个方向的滚动支撑作用,能够确保充电枪及枪线向各个方向拉扯的顺畅性,从而提高助力效果和助力稳定性。
[001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上述充电桩助力装置,具有与上述充电桩助力装置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助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导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卡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悬臂梁;11、滑轮组;12、导向轮组;120、穿线间隙;121、轮架;122、滚轮;20、平衡器;21、调力旋钮;30、钢丝绳;40、卡线器;401、半体;402、紧固件;41、第一卡线部;411、插孔;42、第二卡线部;421、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桩助力装置进行说明。所述充电桩助力装置,包括悬臂梁10、平衡器20、钢丝绳30,以及卡线器40;其中,悬臂梁10用于固定连接在充电桩的顶部,且一端悬空,悬臂梁10的内部间隔布设有多个滑轮组11,悬空端设有导向轮组12;平衡器20固定连接于充电桩顶部或悬臂梁10靠近充电桩顶部的位置上,用于输出与负载力相对应的牵引力;钢丝绳30的一端与平衡器20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在各个滑轮组11的依次引导下穿过悬臂梁10的内部,并穿过导向轮组12向下延伸;卡线器40与钢丝绳30的向下延伸端连接,且用于卡装充电枪的枪线;导向轮组12能够向钢丝绳30提供水平四向的滚动支撑力。
[0022]需要说明,平衡器20可以是气动式或弹簧式,能够提供与悬吊物重力相匹配的回收牵引力,利用平衡器20输出的拉力能够使悬吊物(具体为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枪及枪线)处于无重力状态,此时操作人员无论是充电拉拽枪线时带动钢丝绳30伸长,还是充电完成后回收枪线,均能够起到助力效果。
[0023]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助力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悬臂梁10的结构布局合理紧凑,能够降低钢丝绳30的无效牵引行程,利用平衡器20能够对连接在钢丝绳30的向下延伸端的卡线器40上的充电枪及枪线提供平稳的牵引力,无需进行频繁的注油润滑等日常保养,稳定性高,且能够通过调节平衡器20的输出力而调节助力大小,方便实用,同时配合位于悬臂梁10的悬空端的导向轮组12对钢丝绳30进行水平面内任意方向或者至少是四个方向的滚动支撑作用,能够确保充电枪及枪线向各个方向拉扯的顺畅性,从而提高助力效果和助力稳定性。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导向轮组12包括轮架121和四个滚轮122;其中,轮架121固定连接于悬臂梁10的悬空端;四个滚轮122垂直交叉分布于轮架121上,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四个滚轮122配合围成适于钢丝绳30穿行的穿线间隙120。利用四个滚轮122能够围成一个矩形的空间,即穿线间隙120,此时无论需要向哪个方向拖拽枪线,均能够使钢丝绳30支撑在相应方向上的滚轮122上,从而保证钢丝绳30在各个方向的出线或收线顺畅性。
[0025]在本实施例中,滚轮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充电桩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臂梁,用于固定连接在充电桩的顶部,且一端悬空,所述悬臂梁的内部间隔布设有多个滑轮组,悬空端设有导向轮组;平衡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充电桩顶部或所述悬臂梁靠近所述充电桩顶部的位置上,用于输出与负载力相对应的牵引力;钢丝绳,一端与所述平衡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在各个所述滑轮组的依次引导下穿过所述悬臂梁的内部,并穿过所述导向轮组向下延伸;卡线器,与所述钢丝绳的向下延伸端连接,且用于卡装充电枪的枪线;其中,所述导向轮组能够向所述钢丝绳提供水平四向的滚动支撑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组包括:轮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悬臂梁的悬空端;四个滚轮,垂直交叉分布于所述轮架上,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四个所述滚轮配合围成适于所述钢丝绳穿行的穿线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直筒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器包括:第一卡线部,与所述钢丝绳的向下延伸端固定连接,且在所述钢丝绳的向下延伸端于所述平衡器的牵引作用下上升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卡线部与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滚轮的下轮缘抵接;第二卡线部,位于所述第一卡线部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刘方正,樊志强,李远征,张超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