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试样用洛氏硬度计多检测头切换结构,包括;安装座,螺旋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容纳筒,横螺旋穿插所述容纳筒的侧推部,设置在所述容纳筒的杠杆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两个金刚头,让其中一个金刚头作为备用件,在一个使用中的金刚头损坏时,通过侧推部位置的调节工作让杠杆部受力保持调节角度的倾斜状态,损坏的一个金刚头受其中一个拉绳的牵引上提作用力上升,完好的一个金刚头受杠杆部下压作用力下降,通过一个步骤而实现了两个金刚头的功能性替换工作,保证了洛氏硬度计的工作效率。氏硬度计的工作效率。氏硬度计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试样用洛氏硬度计多检测头切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洛氏硬度计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试样用洛氏硬度计多检测头切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洛氏硬度计是世界上第一台依据洛氏硬度试验原理设计的,只需要单侧接触试样就可测试金属硬度的洛氏硬度计。
[0003]现有技术中洛氏硬度计一般只配备一个检测头,洛氏硬度计的检测头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磨损需要更换,现有更换措施,都是对损坏检测头直接性的进行拆卸更换,在金属试样需要多次进行时,影响工作效率;且为了保证检测头安装后的牢固性,检测头一般为间隙配合安装,安装过程中的阻力较大,促使安装工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洛氏硬度计箭头头更换方式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金属试样用洛氏硬度计多检测头切换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金属试样用洛氏硬度计多检测头切换结构,包括;安装座,螺旋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容纳筒,横螺旋穿插所述容纳筒的侧推部,设置在所述容纳筒的杠杆部,设置在所述容纳筒下端的两个安置孔,设置在两个所述安置孔内的两个金刚头,设置在所述容纳筒内侧的容纳槽,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出油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若干抹油部;两个所述金刚头上端设置有两个牵引槽,两个所述牵引槽内设置有两个拉绳,两个所述拉绳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牵引槽,两个所述拉绳另一端连接所述杠杆部,其中;螺旋转动所述侧推部,所述侧推部能够侧推所述杠杆部旋转,以使所述杠杆部下压其中一个所述金刚头下降,以使其中一个所述拉绳上拉另一个所述金刚头上升;其中一个所述金刚头能够下推所述出油部,所述出油部能够分别出油至若干所述抹油部和其中一个所述金刚头侧端,以使若干所述抹油部抹油润滑其中一个所述金刚头。
[0006]进一步地,所述侧推部包括设置在螺旋贯穿所述容纳筒的两根转柱以及设置在两根所述转柱之间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两侧均设置为圆台形,其中;螺旋转动两根所述转柱,两根所述转柱能够带动所述活动块旋转,以使所述活动块侧推所述杠杆部旋转。
[0007]进一步地,所述杠杆部包括铰接设置在所述容纳筒的活动杆以及铰接设置在所述活动杆两侧的两个转球;两个所述转球能够间断下抵两个所述金刚头,其中;所述活动块能够侧推其中一个所述转球旋转,以使其中一个所述转球底推其中一个所述金刚头下降;所述活动块侧推其中一个所述转球旋转时,所述活动杆能够旋转带动另一个所述转球上升,以使另一个所述转球上抵所述活动块。
[0008]进一步地,所述金刚头包括圆座段以及一体设置在所述圆座段下端的锥头段;所述圆座段外径大于所述安置孔孔径,其中;其中一个所述转球能够底推所述圆座段下降,以
使所述圆座段下抵所述容纳筒。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出油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波纹储油囊以及连通设置在所述波纹储油囊的第一排油管;所述第一排油管具有柔性,其中;其中一个所述转球底推所述圆座段下降时,所述圆座段能够侧压所述波纹储油囊,以使所述第一排油管出油至所述锥头段侧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波纹储油囊的一端面为弧形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油管一端镜像倾斜设置有两个排油孔,其中;两个所述排油孔适于分流排油。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出油部还包括垂直连通在所述第一排油管下端的第二排油管;所述第二排油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排油管的管径,其中;所述圆座段侧压所述波纹储油囊时,所述第二排油管适于出油至若干所述抹油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抹油部包括镜像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侧端的两组折弯胶条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折弯胶条上的若干通油孔;两组所述折弯胶条内侧棱边为倒圆角边;油能够分别淋至两组所述折弯胶条和若干所述通油孔,其中;其中一个所述转球底推所述圆座段下降时,所述锥头段能够下摩擦两组所述折弯胶条内侧,以使所述锥头段侧端抹油。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抹油部还包括设置所述圆座段外壁的螺旋凸纹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筒的半螺旋凹纹;所述半螺旋凹纹与所述螺旋凸纹相互匹配,其中;其中一个所述转球底推所述圆座段下降时,所述螺旋凸纹能够底推所述半螺旋凹纹螺旋自转动,以使所述锥头段螺旋抹油。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两个金刚头,让其中一个金刚头作为备用件,在一个使用中的金刚头损坏时,通过侧推部位置的调节工作让杠杆部受力保持调节角度的倾斜状态,损坏的一个金刚头受其中一个拉绳的牵引上提作用力上升,完好的一个金刚头受杠杆部下压作用力下降,通过一个步骤而实现了两个金刚头的功能性替换工作,保证了洛氏硬度计的工作效率;且完好的一个金刚头沿着其中一个安置孔下降的过程中,出油部受压出油至一个金刚头和若干抹油部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若干抹油部能让油平整涂抹在一个金刚头外壁,以提升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A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抹油部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排油管前视图。
[0018]图中:1、安装座;2、容纳筒;3、侧推部;31、转柱;32、活动块;
4、杠杆部;41、活动杆;42、转球;5、安置孔;6、金刚头;61、圆座段;62、锥头段;7、容纳槽;8、出油部;82、波纹储油囊;83、第一排油管;9、抹油部;91、折弯胶条;92、通油孔;93、螺旋凸纹;94、半螺旋凹纹;10、牵引槽;11、拉绳;12、排油孔;13、第二排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0]请参阅1所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2所示,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请参阅3所示,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示意图;请参阅4所示,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A处放大图;请参阅5所示,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抹油部立体示意图;请参阅6所示,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排油管前视图,如图1
‑
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试样用洛氏硬度计多检测头切换结构,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设置在洛氏硬度计主体上,螺旋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容纳筒2,其方向为竖螺旋方向,容纳筒2可通过改变螺旋活动方向与安装座1拆装,横螺旋穿插所述容纳筒2的侧推部3,设置在所述容纳筒2的杠杆部4,容纳筒2与杠杆部4的连接方式为铰接,设置在所述容纳筒2下端的两个安置孔5,设置在两个所述安置孔5内的两个金刚头6,设置在所述容纳筒2内侧的容纳槽7,容纳槽7弧度与容纳筒2弧度相同,设置在所述容纳槽7的出油部8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槽7的若干抹油部9;两个所述金刚头6上端设置有两个牵引槽10,两个所述牵引槽10内设置有两个拉绳11,两个所述拉绳11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牵引槽10,两个所述拉绳11另一端连接所述杠杆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试样用洛氏硬度计多检测头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螺旋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容纳筒(2),横螺旋穿插所述容纳筒(2)的侧推部(3),设置在所述容纳筒(2)的杠杆部(4),设置在所述容纳筒(2)下端的两个安置孔(5),设置在两个所述安置孔(5)内的两个金刚头(6),设置在所述容纳筒(2)内侧的容纳槽(7),设置在所述容纳槽(7)的出油部(8)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槽(7)的若干抹油部(9);两个所述金刚头(6)上端设置有两个牵引槽(10),两个所述牵引槽(10)内设置有两个拉绳(11),两个所述拉绳(11)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牵引槽(10),两个所述拉绳(11)另一端连接所述杠杆部(4),其中;螺旋转动所述侧推部(3),所述侧推部(3)能够侧推所述杠杆部(4)旋转,以使所述杠杆部(4)下压其中一个所述金刚头(6)下降,以使其中一个所述拉绳(11)上拉另一个所述金刚头(6)上升;其中一个所述金刚头(6)能够下推所述出油部(8),所述出油部(8)能够分别出油至若干所述抹油部(9)和其中一个所述金刚头(6)侧端,以使若干所述抹油部(9)抹油润滑其中一个所述金刚头(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试样用洛氏硬度计多检测头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推部(3)包括设置在螺旋贯穿所述容纳筒(2)的两根转柱(31)以及设置在两根所述转柱(31)之间的活动块(32);所述活动块(32)两侧均设置为圆台形,其中;螺旋转动两根所述转柱(31),两根所述转柱(31)能够带动所述活动块(32)旋转,以使所述活动块(32)侧推所述杠杆部(4)旋转。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试样用洛氏硬度计多检测头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部(4)包括铰接设置在所述容纳筒(2)的活动杆(41)以及铰接设置在所述活动杆(41)两侧的两个转球(42);两个所述转球(42)能够间断下抵两个所述金刚头(6),其中;所述活动块(32)能够侧推其中一个所述转球(42)旋转,以使其中一个所述转球(42)底推其中一个所述金刚头(6)下降;所述活动块(32)侧推其中一个所述转球(42)旋转时,所述活动杆(41)能够旋转带动另一个所述转球(42)上升,以使另一个所述转球(42)上抵所述活动块(3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试样用洛氏硬度计多检测头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头(6)包括圆座段(61)以及一体设置在所述圆座段(61)下端的锥头段(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贫,卞晨,桂鑫,崔怿然,桂鹏,潘正村,宗泽,周翔,吴文双,丁杉,吕晨,郑兰斌,吴志华,艾晓蕾,赵薇,孙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春谷增材检验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