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纯水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冲洗装置和大流量无桶纯水机,包括与RO反渗透罐并联的纯水储存罐,所述纯水储存罐的进水口经过第二单向阀并通过三通管件连接在RO反渗透罐的出水口的管路上;纯水储存罐的出水口依次经过第二流量控制器和第三单向阀并通过三通管件连接在RO反渗透罐的进水口的管路上;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的流量远小于第一流量控制器的流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现有纯水机为基础,加装或改用一个过滤罐作为纯水储存罐对RO反渗透罐进行反冲洗,在没有增加纯水机体积的情况下,解决了RO反渗透罐内渗析现象,实现了纯水机启动时及时出水无需等待,且水质达标可以直饮的目的。直饮的目的。直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冲洗装置和大流量无桶纯水机
[0001]本技术属于纯水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冲洗装置和大流量无桶纯水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纯水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从早期小流量带储水桶到现在以大流量无桶纯水机为主,但是大流量纯水机在停机后,由于RO反渗透罐的RO膜两侧分别为纯水和浓缩水,存在浓度差,会出现渗析现象,直至RO反渗透膜两侧浓度相同。从而在纯水机下次启动时,前1分钟左右出水的TDS值比较高。现有技术中为解决该问题,一种方式为纯水机在停机后将浓缩水排出,但在纯水机下次启动时需等待1分钟左右才会出水;另一种方式为在RO反渗透膜出水侧加装气囊式压力储水桶,在纯水机停机后,用气囊式压力储水桶中的纯水反冲洗RO反渗透罐,并将RO反渗透罐用纯水填充,以实现纯水机启动时及时出水且水质达标。
[0003]纯水机为实现对RO反渗透罐反冲洗,需要额外加装气囊式压力储水桶,增加了纯水机成本,并且气囊式压力储水桶需额外占用空间。同时,气囊式压力储水桶使用不方便且容易坏,进一步增加了使用成本。气囊式压力储水桶由气囊提供压力,但压力时大时小,不易控制。气囊式压力储水桶提供的冲洗水量也不易控制,造成过量冲洗,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冲洗装置和大流量无桶纯水机,以现有纯水机为基础,加装或改用一个前置过滤罐作为纯水储存罐对RO反渗透罐进行反冲洗。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冲洗装置,包括与RO反渗透罐并联的纯水储存罐,所述纯水储存罐的进水口经过第二单向阀并通过三通管件连接在RO反渗透罐的出水口的管路上;纯水储存罐的出水口依次经过第二流量控制器和第三单向阀并通过三通管件连接在RO反渗透罐的进水口的管路上;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的流量远小于第一流量控制器的流量。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与第一流量控制器的流量比为1:11。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冲洗装置的最大压力设置为2.5个大气压。
[0008]进一步的,所述纯水储存罐的出水口处安装有小型超滤膜。
[0009]进一步的,一种大流量无桶纯水机,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PP棉过滤罐、低压开关、前置碳过滤罐、进水电磁阀、增压泵、RO反渗透罐、第一单向阀、高压开关和后置碳过滤罐,所述PP棉过滤罐进水口与自来水管路连接,后置碳过滤罐的出水口与水龙头连接,所述RO反渗透罐的排水口通过第一流量控制器与下水管连接;还包括与RO反渗透罐并联的纯水储存罐,所述纯水储存罐的进水口经过第二单向阀并通过三通管件连接在RO反渗透罐的出水口的管路上;纯水储存罐的出水口依次经过第二流量控制器和第三单向阀并通过三通管件连接在RO反渗透罐的进水口的管路上;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的流量远小于第一流量控制器的流量。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压开关的压力值设为2.5个大气压。
[0011]本技术以现有纯水机为基础,加装或改用一个过滤罐作为纯水储存罐对RO反渗透罐进行反冲洗,在没有增加纯水机体积的情况下,解决了RO反渗透罐内渗析现象,实现了纯水机启动时及时出水无需等待,且水质达标可以直饮的目的。同时,以纯水浸泡RO反渗透膜,可以有效延长RO反渗透膜和后置碳芯的寿命。本技术相比现有加装气囊式压力储水桶的纯水机,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冲洗的纯水量易控制、节约用水、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现有纯水机的前置过滤罐一般为三个或者更多,其最后一个过滤罐为PP棉过滤罐。自来水经过前置的PP棉过滤罐1、前置碳过滤罐2和/或其它过滤罐的过滤,自来水中的杂质已基本过滤干净,最后一个的PP棉过滤罐的作用已经不大。在此基础上,对最后一个PP棉过滤罐进行改用、或在此过滤罐后再加装一个过滤罐,移除过滤芯只保留过滤罐体作为纯水储存罐,用于对RO反渗透罐进行反冲洗。
[00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以三个前置过滤罐为例,一种大流量无桶纯水机,自来水通过管路接入PP棉过滤罐1的进水口11,PP棉过滤罐1的出水口12通过低压开关5与前置碳过滤罐 2的进水口21连接。前置碳过滤罐2的出水口依次经过进水电磁阀6和增压泵7与RO反渗透罐8的进水口81连接。RO反渗透罐8的出水口82依次经过第一单向阀9和高压开关10与后置碳过滤罐4的进水口41连接,后置碳过滤罐4的出水口42与水龙头15连接。RO反渗透罐 8的排水口83通过1100cc/min的第一流量控制器17与下水管连接。
[0016]在增压泵7与RO反渗透罐8的进水口81之间的管路上的A点和RO反渗透罐8的出水口82 与第一单向阀9之间的管路上的B点之间并联一个反冲洗装置。前置的最后一个PP棉过滤罐、或在此过滤罐后再加装一个过滤罐,移除过滤芯只保留过滤罐体作为纯水储存罐3,用于对RO 反渗透罐8进行反冲洗。纯水储存罐3的进水口31经过第二单向阀16并通过三通管件连接在 RO反渗透罐8的出水口82与第一单向阀9之间的管路上的B点。纯水储存罐3的出水口32 依次经过第二流量控制器13和第三单向阀14并通过三通管件连接在增压泵7与RO反渗透罐8 的进水口81之间的管路上的A点。在纯水储存罐3的出水口32处安装有小型超滤膜33,以防止其内滋生的细菌对RO反渗透罐8造成污染。
[0017]纯水储存罐3内是空气,在水龙头15关闭后,纯水机继续工作造水,由三通B点经第二单向阀16流进纯水储存罐3。因为增压泵7的出水压力较高(一般为6个大气压),大于纯水储存罐3内的压力,所以纯水储存罐3内纯水和空气不会经第三单向阀14流向A点。纯水储存罐3内的空气经水压缩到2.5个大气压时,RO反渗透罐8的出水口82后端管路内的水压也为2.5个大气压,达到高压开关的设定值,纯水机停止工作。本实施例RO反渗透罐8为市场上最常规的3013ro膜壳容积为1400ml,作为纯水储存罐3的过滤罐容积为1000ml。经试验,当纯
水储存罐3的气压为2.5个大气压时,气体体积缩小60%,即纯水储存罐3内60%为纯水,此时的水量能够满足对RO反渗透罐8反冲洗的水量要求。相较加装气囊式压力储水桶的纯水机,对冲洗的纯水量控制更容易、更精准、能够节约用水。
[0018]纯水机停止工作时,RO反渗透罐8内的压力通过排废口83释放压力,此时纯水储存罐3 内压缩空气也释放压力,将纯水储存罐3内纯水经100cc/min的第二流量控制器13和第三单向阀14压入RO反渗透罐8内,对RO反渗透罐8进行反冲洗,并最终填充满RO反渗透罐8。纯水储存罐3内的压力逐渐变小时,RO反渗透罐8的出水口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RO反渗透罐(8)并联的纯水储存罐(3),所述纯水储存罐(3)的进水口(31)经过第二单向阀(16)并通过三通管件连接在RO反渗透罐(8)的出水口(82)的管路上;纯水储存罐(3)的出水口(32)依次经过第二流量控制器(13)和第三单向阀(14)并通过三通管件连接在RO反渗透罐(8)的进水口(81)的管路上;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13)的流量远小于第一流量控制器(17)的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13)与第一流量控制器(17)的流量比为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冲洗装置的最大压力设置为2.5个大气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储存罐(3)的出水口(32)处安装有小型超滤膜(33)。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反冲洗装置的大流量无桶纯水机,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PP棉过滤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广桐,
申请(专利权)人:吴广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