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微生物改性再生骨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利于环境保护的建筑垃圾处理方法,特别涉及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微生物改性再生骨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垃圾为建筑物拆除遗留的废料,较为常见的为混凝土废料、废砖块等等,通常通过填埋或者堆积的方式处理。随着基础建设的逐步争夺,老旧建筑的拆除,建筑垃圾特别是混凝土则不断增多,传统的填埋和堆积已经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污染。堆积最终结果会导致建筑塌方等安全事故,且由建筑垃圾携带的重金属及经土壤沉淀后的有毒物质会对环境安全和人身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对生态环境的正常新陈代谢功能造成了无形的影响。同时,建筑物的新建则需要大量的附属材料,比如混凝土骨料,在获取过程中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由此可见,传统建筑垃圾资源化方法的效率已无法满足我国目前建筑垃圾的产量,研发出低成本、高效、经济、绿色、环保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方案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微生物改性再生骨料的方法,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微生物改性再生骨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建筑垃圾去筋破碎成骨料原料;b.配制微生物改性再生骨料菌液,将骨料原料浸没于微生物改性再生骨料菌液,置于真空环境中设定时间;c.制备矿化营养液,将矿化营养液以雾化状态输送至步骤b的真空环境;d.与雾化状态的矿化营养液呈交替的方式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至步骤b的真空环境;e.在设定时间内循环重复步骤d,形成合格的再生骨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微生物改性再生骨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微生物改性再生骨料菌液利用嗜碱芽孢杆菌H4制备而成;所述嗜碱芽孢杆菌H4是由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3
‑
(环己胺)
‑1‑
丙磺酸培养基得到,所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包括离子水为溶剂,包括2~4g/L的牛肉膏和9~11g/L的蛋白胨;3
‑
(环己胺)
‑1‑
丙磺酸培养基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包括20~30kg/L的3
‑
(环己胺)
‑1‑
丙磺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微生物改性再生骨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矿化营养液包括9~11g/L的乳酸钠、2~4g/L的硝酸钠、3~5g/L氯化钙、0.1~0.4g/L的硫酸镁、0.1~0.4g/L的磷酸氢二钾、20~30kg/L的3
‑
(环己胺)
‑1‑
丙磺酸;矿化营养液的PH值为10.4~10.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微生物改性再生骨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微生物改性再生骨料菌液由嗜碱芽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伟暄,伍川生,漆玲玲,彭杨霞,葛曼,郝天琪,李宇悦,张建强,彭康,唐静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