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箱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箱体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升降组件、钻头,工作台的上台面水平,并开设有定位孔,工作台的上台面安装有传送组件,传送组件用于驱使盖板水平移动至初始位置,钻头位于定位孔的上方,升降组件与钻头相连接,升降组件用于驱使钻头升降;还包括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调节组件,第一转运组件布置于工作台的上方,第二转运组件布置于工作台的下方,第一转运组件用于将初始位置的盖板输送到定位孔的上方;在加工过程中,模拟盖板在机箱侧面的安装,并在安之后对两者进行同步加工,使用同样的机器和刀具,避免盖板在机箱侧面的安装过程中出现不对位的问题。不对位的问题。不对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箱体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箱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计算机箱体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此外,电脑机箱具有电磁辐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由于机箱不像CPU、显卡、主板等配件能迅速提高整机性能。
[0003]目前市场中,机箱的侧面均设有开口,开口的设置方便机箱内配件的安装,同时,在开口处安装盖板,盖板在安装时首先扣在机箱侧面,随后使用螺栓拧紧,扣接的方式可方便机箱和盖板上的孔洞对位。
[0004]而在目前的加工中,盖板和机箱大多是单独加工,由于加工所使用的机器、刀具等加工环境的不同,便会影响到盖板和机箱上的钻孔,导致两者孔洞在后续安装过程中出现不对位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箱体加工装置,解决相关技术中盖板和机箱上的孔洞不对位而影响安装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箱体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升降组件、钻头,工作台的上台面水平,并开设有定位孔,工作台的上台面安装有传送组件,传送组件用于驱使盖板水平移动至初始位置,钻头位于定位孔的上方,升降组件与钻头相连接,升降组件用于驱使钻头升降;
[0007]还包括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调节组件,第一转运组件布置于工作台的上方,第二转运组件布置于工作台的下方,第一转运组件用于将初始位置的盖板输送到定位孔的上方,第二转运组件包括传动件、载物板,传动件与载物板相连接,传动件用于驱使载物板升降,载物板的上承载面水平,并承载有代加工的机箱,机箱的侧面开口朝上,调节组件与载物板相配合,调节组件用于在载物板升降过程中驱使机箱倾斜。
[0008]进一步地:第一转运组件包括辊轴,辊轴的辊长方向与工作台的宽度方向一致,辊轴的一端安装有摆臂,摆臂远离辊轴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长度方向与工作台的长度方向一致,固定杆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下表面安装有吸盘,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与吸盘相适配的阀门。
[0009]进一步地:固定块安装有两组,两组固定块之间的间距等于盖板初始位置至定位孔之间的间距。
[0010]进一步地:传送组件安装有两组,并沿定位孔对称分布。
[0011]进一步地:传动件包括驱动轴、槽轮,驱动轴的轴向与工作台的长度方向一致,驱动轴的一端安装有拨杆,拨杆与槽轮传动连接,槽轮呈垂直布置,槽轮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拨杆上安装有与凹槽相适配的拨块,拨杆上还装有凸轮,凸轮的下方安装有撑杆,撑杆的一
端与凸轮相配合,另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杆长方向与驱动轴的轴向一致,第一连杆远离撑杆的一端安装有U型杆,U型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与U型杆活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安装衔接杆,衔接杆和第二连杆之间安装有配合件,配合件用于在第二连杆一端抬升过程中驱使衔接杆上升,衔接杆呈垂直布置;槽轮的内部安装有中轴,中轴呈垂直布置,中轴的一端安装有转盘,转盘呈水平布置,载物板安装于转盘上,衔接杆的顶部安装有撑板,撑板位于载物板底部。
[0012]进一步地:配合件包括支撑块,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与衔接杆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支撑块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槽向与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连杆的一端安装有滑块,滑块位于滑动槽内部,并与滑动槽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0013]进一步地:载物板安装有多组,载物板呈圆形等距排列于转盘上。
[0014]进一步地:调节组件包括主动件、被动件、限位板,主动件与被动件相配合,用于在载物板升降过程中驱使限位板转动。
[0015]进一步地:主动件包括限位板,限位板的中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载物板,载物板的两端均安装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的圆心与轴承的轴线相重合,载物板上安装有齿轮,齿轮与弧形齿条相啮合,被动件包括A齿板和B齿板,A齿板和B齿板均安装于定位孔的孔壁,并分别位于载物板的两侧,与齿轮相啮合。
[0016]进一步地:A齿板和B齿板之间通过杆件相互连接,且工作台的内部有容纳槽,A齿板、B齿板、杆件均位于容纳槽内,定位孔的孔壁还开设有A滑槽和B滑槽,A滑槽和B滑槽分别位于载物板的两侧,A滑槽和B滑槽的内部分别安装有A联动块和B联动块,A联动块和B联动块分别连接A齿板和B齿板,A联动块顶部以及B联动块的底部均安装有楔块,载物板的外壁安装有与A凸块和B凸块,A凸块与A滑槽构成滑动导向配合,B凸块与B滑槽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加工过程中,模拟盖板在机箱侧面的安装,并在安之后对两者进行同步加工,使用同样的机器和刀具,避免盖板在机箱侧面的安装过程中出现不对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传动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机箱倾斜对位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主动件和被动件对位放大图。
[0023]图中:1、工作台;11、定位孔;2、升降组件;3、钻头;4、传送组件;5、第一转运组件;51、辊轴;52、摆臂;53、固定杆;54、固定块;6、第二转运组件;61、传动件;611、驱动轴;612、凸轮;613、撑杆;614、第一连杆;615、U型杆;616、第二连杆;617、衔接杆;618、拨杆;619、槽轮;62、载物板;63、配合件;631、滑块;632、滑动槽;633、支撑块;7、盖板;71、卡扣;8、机箱;81、卡槽;9、调节组件;91、主动件;911A、A齿板;911B、B齿板;912A、A联动块;912B、B联动块;913A、A滑槽;913B、B滑槽;914、楔块;915A、A凸块;915B、B凸块;916、杆件;92、被动件;921、齿轮;922、弧形齿条;9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将参考示例实施方式讨论本文描述的主题。应该理解,讨论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从而实现本文描述的主题,并非是对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保护范围、适用性或者示例的限制。可以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讨论的元素的功能和排列进行改变。各个示例可以根据需要,省略、替代或者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另外,相对一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在其他例子中也可以进行组合。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
‑
图5所示,一种计算机箱体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升降组件2、钻头3,工作台1的上台面水平,并开设有定位孔11,工作台1的上台面安装有传送组件4,传送组件4用于驱使盖板7水平移动至初始位置,钻头3位于定位孔11的上方,升降组件2与钻头3相连接,升降组件2用于驱使钻头3升降;
[0027]还包括第一转运组件5、第二转运组件6、调节组件9,第一转运组件5布置于工作台1的上方,第二转运组件布置于工作台1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箱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升降组件(2)、钻头(3),工作台(1)的上台面水平,并开设有定位孔(11),工作台(1)的上台面安装有传送组件(4),传送组件(4)用于驱使盖板(7)水平移动至初始位置,钻头(3)位于定位孔(11)的上方,升降组件(2)与钻头(3)相连接,升降组件(2)用于驱使钻头(3)升降;还包括第一转运组件(5)、第二转运组件(6)、调节组件(9),第一转运组件(5)布置于工作台(1)的上方,第二转运组件(6)布置于工作台(1)的下方,第一转运组件(5)用于将初始位置的盖板(7)输送到定位孔(11)的上方,第二转运组件(6)包括传动件(61)、载物板(62),传动件(61)与载物板(62)相连接,传动件(61)用于驱使载物板(62)升降,载物板(62)的上承载面水平,并承载有代加工的机箱(8),机箱(8)的侧面开口朝上,调节组件(9)与载物板(62)相配合,调节组件(9)用于在载物板(62)升降过程中驱使机箱(8)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箱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运组件(5)包括辊轴(51),辊轴(51)的辊长方向与工作台(1)的宽度方向一致,辊轴(51)的一端安装有摆臂(52),摆臂(52)远离辊轴(51)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杆(53),固定杆(53)的长度方向与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一致,固定杆(53)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块(54),固定块(54)的下表面安装有吸盘,固定块(54)的内部安装有与吸盘相适配的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箱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块(54)安装有两组,两组固定块(54)之间的间距等于盖板(7)初始位置至定位孔(11)之间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箱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组件(4)安装有两组,并沿定位孔(11)对称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箱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件(61)包括驱动轴(611)、槽轮(619),驱动轴(611)的轴向与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一致,驱动轴(611)的一端安装有拨杆(618),拨杆(618)与槽轮(619)传动连接,槽轮(619)呈垂直布置,槽轮(619)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拨杆(618)上安装有与凹槽相适配的拨块,拨杆(618)上还装有凸轮(612),凸轮(612)的下方安装有撑杆(613),撑杆(613)的一端与凸轮(612)相配合,另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杆(614),第一连杆(614)的杆长方向与驱动轴(611)的轴向一致,第一连杆(614)远离撑杆(613)的一端安装有U型杆(615),U型杆(615)远离第一连杆(61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杆(616),第二连杆(616)与U型杆(615)活动连接,第二连杆(616)的一端安装衔接杆(617),衔接杆(617)和第二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品车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