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头单元结构、桥梁连接结构、斜拉桥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154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锚头单元结构,包括锚管单元件、以及分别与所述锚管单元件固定连接的锚头单元上翼缘板、锚头单元腹板、连接板和锚头单元下翼缘板;所述锚头单元上、下翼缘板和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与主梁杆件可拆卸连接。锚头单元腹板与所述锚管单元件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锚头单元上、下翼缘板平行设置在所述锚头单元腹板的两端;连接板设置在锚头单元腹板远离所述锚管单元件的一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锚头单元结构的桥梁连接结构和斜拉桥,以及桥梁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锚头单元结构、桥梁连接结构、斜拉桥及其制造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整体结构尺寸及重量偏大、以及组装时应力导致的变形问题。变形问题。变形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头单元结构、桥梁连接结构、斜拉桥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锚头单元结构、桥梁连接结构、斜拉桥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交通压力也日益增加,与此同时钢桥梁的发展也朝着大跨径、轻巧化方向发展。而斜拉桥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有更大的跨越能力,比悬索桥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已成为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并将在下一世纪的桥梁建设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0003]锚头单元是斜拉桥结构的主要受力单元,其制造的精度直接关系到斜拉索的传力效果。在现有的斜拉桥的锚头单元多采用焊接方式与主梁杆件焊为一体,此种连接方式为一体式的固定连接,因此在吊装和运送过程中需要将锚头单元和主梁杆件同时进行运送,这样势必会造成运送的整体尺寸偏大的问题,同时会使吊装的整体重量偏大,不利于运输和吊装工作的进行。同时,焊接部位过多,其焊接应力还会导致主梁杆件或锚头单元的变形,将严重影响桥梁的制造精度,进而影响到斜拉索的传力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头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管单元件、以及分别与所述锚管单元件固定连接的锚头单元上翼缘板、锚头单元腹板、连接板和锚头单元下翼缘板;所述锚头单元上翼缘板、锚头单元下翼缘板和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与主梁杆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锚头单元腹板的板面与所述锚管单元件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并与所述锚管单元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锚头单元上翼缘板和锚头单元下翼缘板分别平行设置在所述锚头单元腹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锚头单元腹板和锚管单元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锚头单元腹板远离所述锚管单元件的一端,并与所述锚头单元腹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头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管单元件包括锚管和分别设置于所述锚管长度方向两端的锚垫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头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管长度方向;所述锚垫板的板面与所述锚管中心轴线的角度范围为89.85
°
~90.1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头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头单元上翼缘板和锚头单元下翼缘板间的间距公差范围为
±
0.5mm;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锚管单元件的中心轴线间的间距公差范围为
±
2mm。5.一种桥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杆件、与所述主梁杆件可拆卸连接的锚头单元结构、以及连接件;所述锚头单元结构为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锚头单元结构;所述主梁杆件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和固定孔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杆件包括主梁腹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梁腹板两端的主梁上翼缘板和主梁下翼缘板;所述主梁上翼缘板和主梁下翼缘板分别与所述主梁腹板垂直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头板和/或主梁加劲肋;所述接头板的一端与所述主梁腹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固定孔,用于与所述锚头单元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梁加劲肋固定于所述主梁腹板下部。8.一种斜拉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元霞宋红飞李久成胡广瑞刘申刘秀娥南亚轻周宇娟刘海月马怀玉马国英刘佳张鑫刘振刚常国光刘万里张阔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