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冷装置及制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能存储
,尤其是涉及一种蓄冷装置及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冷能利用的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其连续性、能够实现持续供冷的目的。在涉及到峰电使用阶段时通过蓄冷装置进行少量冷量的储存,同时在涉及到谷电使用的阶段,则会存在对冷量需求降低的状况,此时可利用谷电阶段使系统继续运行并将其中较大一部分冷量储存,以用于其他对冷量有需求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冷装置及制冷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结构的蓄冷装置,以便于对冷量存储;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谷电阶段系统继续运行时可通过蓄冷装置存储大量冷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冷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蓄冷体,其中,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制冷剂进液管,所述蓄冷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蓄冷体内设置载冷工质管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蓄冷体(2),其中,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制冷剂进液管(101),所述蓄冷体(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蓄冷体(2)内设置载冷工质管道(201),所述载冷工质管道(201)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壳体(1);所述蓄冷体(2)与所述壳体(1)的周向内侧面上形成液态腔,所述壳体(1)上设置制冷剂出液管(102),所述制冷剂出液管(102)与所述液态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体(2)为一个;或者,所述蓄冷体(2)为两个以上且各所述蓄冷体(2)沿所述壳体(1)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体(2)为两个以上且设置在最下方的所述蓄冷体(2)为底部蓄冷体,设置在所述底部蓄冷体上方的所述蓄冷体(2)为上蓄冷体,所述上蓄冷体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上蓄冷体底部的周向边沿与所述壳体(1)的内侧面相连接;所述上蓄冷体顶端的直径沿所述壳体(1)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蓄冷体的外表面轮廓呈圆台状;所述蓄冷体(2)的外表面轮廓呈圆锥状。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体(2)内的载冷工质管道(201)呈螺旋状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装置还包括布液器(3),所述布液器(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制冷剂进液管(101)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器(3)包括布液直管(301)和弧形管(302),所述布液直管(301)与所述制冷剂进液管(101)相连接且所述布液直管(301)沿所述制冷剂进液管(101)的周向方向分布,所述弧形管(302)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布液直管(301),所述弧形管(302)沿周向方向分布且沿所述布液直管(301)的径向方向分布多圈所述弧形管(302),所述布液直管(301)以及所述弧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惠青,刘金喜,林增毅,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