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药箱,涉及药箱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药箱本体,药箱本体的上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转动配合有多个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中部的下侧装设有圆形板,圆形板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齿轮中部的上侧螺纹配合有药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药箱本体上侧设置第一通孔,圆形板中部设置第二通孔,利用驱动机构带动多个第一齿轮相互啮合,使第一齿轮带动圆形板在往复旋转过程中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产生叠合,从而实现将药丸一粒一粒依次掉落至螺旋辊的一端,减少药丸聚集性掉落的情况发生,并利用设置的螺旋辊,将药丸依次移动至弹出机构,有效减少了药丸因分布不均导致配药时掉出过多的情况发生,大大提升了智能药箱在配药时的精准性。药时的精准性。药时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药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箱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药箱。
技术介绍
[0002]药箱是指一个专门用来存放药品、医疗工具的箱子。当中的隔层用于区分内服药品、外用药品、各种医疗工具,以免混淆。药箱按使用人群来区分,一般分为:家用药箱、医用药箱;按材质区分,一般分为:全塑料药箱、全金属药箱、铝塑药箱、木质药箱或者其他材质。家用药箱是指将急救或常用药品及各种常用的医疗器具集中存放的箱子,一般是用于家庭,也可用于单位、工厂等地方。随着医疗的普及,药箱逐渐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
[0003]在日常生活中,繁杂的事情会导致人们很多时候忘记在指定时间进行服药,因此设计了一种智能药箱用于提示人们及时服药,年龄稍大的老年人可能会记不清药丸服用个数,但现有的智能药箱仅存在提示功能,很难精准的对该服用的药丸进行配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药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药箱仅存在提示功能技术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药箱,包括药箱本体,药箱本体的上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转动配合有多个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中部的下侧装设有圆形板,圆形板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齿轮中部的上侧螺纹配合有药盒,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应;药箱本体的一侧固定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其一第一齿轮传动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一齿轮啮合,药箱本体内壁的一侧固定有与多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半筒体壳,半筒体壳内装设有螺旋辊,多个半筒体壳一端装设有弹出机构。
[0006]可选的,圆形板与第一齿轮中部的内壁之间装设有两个弹性撞珠,且两个弹性撞珠对称设置,多个第一通孔呈距形依次阵列设置于药箱本体上侧的边缘处,且第一通孔位于第一齿轮中部的下方。
[0007]可选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药箱本体一侧的第一电机、固定于第一电机输出端的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其一第一齿轮啮合,螺旋辊的一端位于第一通孔的下方,药箱本体一侧的中部装设有多个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旋辊的一端固定。
[0008]可选的,弹出机构包括固定于多个半筒体壳一端的底板、装设于底板下侧的多个压力传感器、转动配合于底板上侧边缘处的板体、开设于药箱本体一侧的开口、固定于开口一侧的存储盒、装设于存储盒内壁一侧的电动导轨、滑动配合于电动导轨内的移动盒、装设于药箱本体与存储盒上侧之间的盖板,多个压力传感器与多个螺旋辊一一对应,药箱本体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板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配合于底板上侧远离半筒体壳的边缘处,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
[0009]可选的,螺旋辊的另一端装设有第一转速传感器,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装设有第二转速传感器,多个旋转电机的一侧均装设有第一控制器,第二电机的一侧装设有第二控制器,电动导轨的一侧装设有第三控制器,压力传感器与第一控制器相对应,第一转速传感器与第二控制器相对应,第二转速传感器与第三控制器相对应,存储盒的下侧与底板的一侧固定,药箱本体开口处的上侧转动配合有第二转轴,盖板与第二转轴的周侧固定,且第二转轴的端部装设有扭簧。
[001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药箱本体上侧设置第一通孔,圆形板中部设置第二通孔,利用驱动机构带动多个第一齿轮相互啮合,使第一齿轮带动圆形板在往复旋转过程中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产生叠合,从而实现将药丸一粒一粒依次掉落至螺旋辊的一端,减少药丸聚集性掉落的情况发生,并利用设置的螺旋辊,将药丸依次移动至弹出机构,有效减少了药丸因分布不均导致配药时掉出过多的情况发生,大大提升了智能药箱在配药时的精准性。
[0011]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药箱本体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药箱本体装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药盒装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螺旋辊装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存储盒装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药箱本体1、第一通孔101、第一齿轮2、圆形板201、弹性撞珠202、第二通孔203、药盒3、第一电机4、第二齿轮5、半筒体壳6、螺旋辊7、旋转电机8、底板9、压力传感器10、板体11、移动盒12、电动导轨13、盖板14、存储盒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15]为了保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专利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16]请参阅图1
‑
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药箱,包括:药箱本体1,药箱本体1的上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01、转动配合有多个第一齿轮2,第一齿轮2中部的下侧装设有圆形板201,圆形板201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203,第一齿轮2中部的上侧螺纹配合有药盒3,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203相对应;
药箱本体1的一侧固定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其一第一齿轮2传动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一齿轮2啮合,药箱本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有与多个第一通孔101一一对应的半筒体壳6,半筒体壳6内装设有螺旋辊7,多个半筒体壳6一端装设有弹出机构。
[0017]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先将不同的药丸放置于各个药盒3内,然后根据各个药盒3内的药丸大小在第一齿轮2中部的下侧安装适合的圆形板201,使圆形板201中部的第二通孔203仅供一粒药丸漏出,然后再将药盒3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一齿轮2中部的上侧,然后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多个第一齿轮2相互啮合,使第一齿轮2带动圆形板201进行转动,然后圆形板201在转动过程中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203会产生叠合,此时一粒药丸从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3内掉落至螺旋辊7一端,螺旋辊7旋转带动药丸进行移动,使药丸一粒一粒间隔性掉落至弹出机构内,然后弹出机构将需要服用的药丸弹出药箱本体1,用以提醒人们进行及时服药。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所有用电设备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0018]通过在药箱本体1上侧设置第一通孔101,圆形板201中部设置第二通孔203,利用驱动机构带动多个第一齿轮2相互啮合,使第一齿轮2带动圆形板201在往复旋转过程中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203产生叠合,从而实现将药丸一粒一粒依次掉落至螺旋辊7的一端,减少药丸聚集性掉落的情况发生,并利用设置的螺旋辊7,将药丸依次移动至弹出机构,有效减少了药丸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药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箱本体(1),药箱本体(1)的上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01)、转动配合有多个第一齿轮(2),第一齿轮(2)中部的下侧装设有圆形板(201),圆形板(201)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203),第一齿轮(2)中部的上侧螺纹配合有药盒(3),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203)相对应;药箱本体(1)的一侧固定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其一第一齿轮(2)传动连接,且相邻的两个第一齿轮(2)啮合,药箱本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有与多个第一通孔(101)一一对应的半筒体壳(6),半筒体壳(6)内装设有螺旋辊(7),多个半筒体壳(6)一端装设有弹出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药箱,其特征在于,圆形板(201)与第一齿轮(2)中部的内壁之间装设有两个弹性撞珠(202),且两个弹性撞珠(202)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药箱,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通孔(101)呈距形依次阵列设置于药箱本体(1)上侧的边缘处,且第一通孔(101)位于第一齿轮(2)中部的下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药箱,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药箱本体(1)一侧的第一电机(4)、固定于第一电机(4)输出端的第二齿轮(5),且第二齿轮(5)与其一第一齿轮(2)啮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药箱,其特征在于,螺旋辊(7)的一端位于第一通孔(101)的下方,药箱本体(1)一侧的中部装设有多个旋转电机(8),旋转电机(8)的输出端与螺旋辊(7)的一端固定。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薇,阮象丰,汤永峰,刘婉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