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尼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尼龙(PA)制备工艺用反应釜系统。该反应釜系统包括釜体、支撑架、进料口、出料口、加热模块和搅拌模块;支撑架安装在釜体底部,进料口设置在釜体顶部,出料口设置在釜体底部中间位置,加热模块安装在釜体内壁上,用以对釜体内部进行加热,搅拌模块用以对釜体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工作电机,工作电机输出轴启动并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的搅拌板转动,在水平方向上加速反应原料混合的同时,加速竖直方向上反应原料的混合。加速竖直方向上反应原料的混合。加速竖直方向上反应原料的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尼龙(PA)制备工艺用反应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尼龙制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尼龙(PA)制备工艺用反应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尼龙纤维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但也存在缺点,如模量低、耐光耐热差、易老化、抗静电性差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完全满足于传统纤维带来的保暖效果,更加追求功能化,精细化、健康化、品质化。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尼龙纤维新产品非常少,真正用于产业化的品种则更少,其次尼龙纤维价格较聚酯纤维高,纤维系列产品必须定位在高端层次,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力。
[0003]在尼龙制备工艺流程中,利用反应釜将尼龙原料进行充分搅拌、加热,在此过程中,对于反应原料搅拌和加热的充分程度关系着是否能够更加优化地发挥功能粒子的作用,提高最终得到的尼龙质量;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的加热装置往往设置在内壁部分,造成反应釜内部靠近内壁部位和远离内壁部位的原料受热不均匀,且现有技术中的搅拌装置,一方面难以实现加速靠近内壁部位和远离内壁部位的原料的交换,使得原料充分反应,同样也难以加速竖直方向上,不同水平高度上,反应原料的混合程度,这样也无法改善因为反应原料中各种成分密度不同可能造成的不同竖直高度上成分含量不同,最终都会影响得到的尼龙质量。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出了一种尼龙(PA)制备工艺用反应釜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尼龙(PA)制备工艺用反应釜系统,包括釜体、支撑架、进料口、出料口、加热模块和搅拌模块;
[0006]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釜体底部,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釜体顶部,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釜体底部中间位置,所述加热模块安装在所述釜体内壁上,用以对釜体内部进行加热,所述搅拌模块用以对釜体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处理;
[0007]所述搅拌模块包括:
[0008]工作电机,所述工作电机安装在所述釜体顶部;
[0009]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安装在所述釜体内部,且所述搅拌轴顶部受到所述工作电机的输出轴的驱动;
[0010]搅拌板,所述搅拌板均匀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侧壁;
[0011]充气模块,所述充气模块与所述搅拌轴相连,用以通过搅拌轴输出气流,提高搅拌程度。
[0012]优选的,所述搅拌模块还包括:
[0013]充气槽,所述充气槽水平设置在所述搅拌板内部中间位置;
[0014]推动杆,所述推动杆滑动安装在所述充气槽内部,并且所述推动杆端部伸出所述搅拌板端部;
[0015]刮板,所述刮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推动杆端部;
[0016]冲击孔,所述冲击孔均匀设置在所述刮板端部,并与所述充气槽内部相通;
[0017]且所述搅拌轴为管状结构,并且搅拌轴内部空腔与所述充气槽相通。
[0018]优选的,所述釜体顶部内壁安装有动力箱,所述搅拌轴端部和工作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均伸入所述动力箱内部,并相互交错,所述搅拌轴端部设置第一齿轮,所述工作电机端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且所述搅拌轴顶部通过旋转接头安装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外界的气泵相通。
[0019]优选的,所述搅拌板倾斜设置。
[0020]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上同一竖直方向所对应的搅拌板为一组,同一组的搅拌板为偶数,且竖直方向上相邻的搅拌板的倾斜方向相反。
[0021]优选的,所述充气槽侧壁上设置有电热丝,且所述充气槽侧壁为铝铜合金材质。
[0022]优选的,所述刮板倾斜设置,且所述冲击孔沿着竖直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刮板靠近釜体两侧端部上。
[0023]优选的,所述釜体的两侧端部上与所述冲击孔对应的部位设有气槽,所述气槽截面为梯形。
[0024]优选的,同一组的相邻的所述搅拌板之间的相对部位均匀设有破碎钩块,相邻所述搅拌板上的所述破碎钩块相互交错设置。
[0025]优选的,所述破碎钩块内部中空并且与所述充气槽内部相通;并且所述破碎钩块呈现弯曲状,并且破碎钩块弯曲部位上均匀设有清洁孔,所述清洁孔与所述破碎钩块内部中空部位相通。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7]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尼龙(PA)制备工艺用反应釜系统,通过启动工作电机,工作电机输出轴启动并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的搅拌板转动,在水平方向上加速反应原料混合的同时,加速竖直方向上反应原料的混合。
[0028]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尼龙(PA)制备工艺用反应釜系统,通过将一定压力的氮气输入的搅拌轴中,氮气沿着搅拌轴内部竖直的空腔流动,并流入搅拌板内部的充气槽中,一方面推动充气槽中滑动连接的推动杆移动,使得推动杆端部靠近釜体内壁,在此过程中有效搅动了水平方向上位于搅拌板端部和釜体内部之间位置的反应原料,并且带动并加速了靠近釜体内部部位和原理釜体内壁部位的原料的交换,使得原料反应得更加充分,受热更加均匀;另一方面,一部分氮气通过推动杆中间位置所设置的气孔流入推动杆内部,而刮板内部中空,氮气在刮板内部中空部位流动并通过冲击孔流出,充满釜体内部挤压内部空气通过釜体顶部的出气孔排出,实现置换空气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搅拌模块结构的立体图;
[0033]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5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6是刮板的截面图;
[0036]图中:釜体1、支撑架2、进料口3、出料口4、搅拌模块5、工作电机51、第二齿轮511、搅拌轴52、第一齿轮521、搅拌板53、破碎钩块531、清洁孔532、充气模块54、充气槽541、输气管542、推动杆55、刮板56、冲击孔57、气槽571、动力箱6。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8]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尼龙(PA)制备工艺用反应釜系统,包括釜体1、支撑架2、进料口3、出料口4、加热模块和搅拌模块5;
[0039]所述支撑架2安装在所述釜体1底部,所述进料口3设置在所述釜体1顶部,所述出料口4设置在所述釜体1底部中间位置,所述加热模块安装在所述釜体1内壁上,用以对釜体1内部进行加热,所述搅拌模块5用以对釜体1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处理;
[0040]所述搅拌模块5包括:
[0041]工作电机51,所述工作电机51安装在所述釜体1顶部;
[0042]搅拌轴52,所述搅拌轴52安装在所述釜体1内部,且所述搅拌轴52顶部受到所述工作电机51的输出轴的驱动;
[0043]搅拌板53,所述搅拌板53均匀设置在所述搅拌轴52侧壁;
[0044]充气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尼龙(PA)制备工艺用反应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支撑架(2)、进料口(3)、出料口(4)、加热模块和搅拌模块(5);所述支撑架(2)安装在所述釜体(1)底部,所述进料口(3)设置在所述釜体(1)顶部,所述出料口(4)设置在所述釜体(1)底部中间位置,所述加热模块安装在所述釜体(1)内壁上,用以对釜体(1)内部进行加热,所述搅拌模块(5)用以对釜体(1)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处理;所述搅拌模块(5)包括工作电机(51)、搅拌轴(52)、搅拌板(53)与充气模块(54),所述工作电机(51)安装在所述釜体(1)顶部;所述搅拌轴(52)安装在所述釜体(1)内部,且所述搅拌轴(52)顶部受到所述工作电机(51)的输出轴的驱动;所述搅拌板(53)均匀设置在所述搅拌轴(52)侧壁;所述充气模块(54)与所述搅拌轴(52)相连,用以通过搅拌轴(52)输出气流,提高搅拌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尼龙(PA)制备工艺用反应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模块(5)还包括充气槽(541)、推动杆(55)、刮板(56)与冲击孔(57),所述充气槽(541)水平设置在所述搅拌板(53)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推动杆(55)滑动安装在所述充气槽(541)内部,并且所述推动杆(55)端部伸出所述搅拌板(53)端部;所述刮板(56)竖直设置在所述推动杆(55)端部;所述冲击孔(57)均匀设置在所述刮板(56)端部,并与所述充气槽(541)内部相通;所述搅拌轴(52)为管状结构,并且搅拌轴(52)内部空腔与所述充气槽(541)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尼龙(PA)制备工艺用反应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顶部内壁安装有动力箱(6),所述搅拌轴(52)端部和工作电机(51)的输出轴端部均伸入所述动力箱(6)内部,并相互交错,所述搅拌轴(52)端部设置第一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尚才,裴兆敏,陈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爱特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