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辅助器械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辅助器械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可以针对脊柱纠正人员的严重程度进行调节的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0002]脊柱是人体的躯干骨,健康的脊柱使身体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在生活中常常由于工作原因或其他原因,而使人体的脊柱出现侧弯,脊柱不灵活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借助一些器械,使人体的脊柱得到一定的纠正,避免其再进行侧弯,使其恢复至灵活性。
[0003]通常在纠正脊柱时,会通过一个弧形状结构,即通常称为脊柱矫正器,使其人体的后背完全贴服在弧形状结构上,可以使脊柱起到纠正和改善脊柱曲度的器械。
[0004]由于这种弧形状的辅助器械通常是固定的,一方面使用者在躺卧到弧形状结构上之后无法进行移动,使用效果不佳。另一方面躺卧者无法逐渐地躺卧到弧形结构上,即无法在初期阶段以相对舒适的状态或者较小的倾斜状态躺卧在弧形结构上,然后在使用的时候逐渐地转换为水平或者更大的倾斜角度的状态,这样就对于老年使用者或者行动不方便的使用者的应用带来了不便。
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可调节的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前端上设置有座位部,所述壳体的上端平行设置有两个导向槽,所述固定板的前端两侧上分别设置有脚踏部;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与移动板,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调节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移动板分别与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可滑动的铰接连接,所述移动板为四个,且两个竖向方向的移动板为一组,两组所述移动板分别从导向槽穿设过与弧形块的下端两侧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调节组件分别用于带动移动板进行前后的角度调节;带动结构,所述带动结构设置在壳体的一端,所述带动结构与弧形块配合移动,且所述带动结构带动弧形块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脊柱矫正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调节组件均包括底板、弧形连接板、锥形连接板、调节板和滑动框,所述弧形连接板为四个,四个所述弧形连接板两个为一组,两组所述弧形连接板分别设置在底板上的两端,且两组所述弧形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底板的中部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锥形连接板,两个所述锥形连接板上端之间通过固定轴杆连接,所述弧形连接板上设置有弧形导向孔,每一组所述弧形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杆连接,所述螺杆可活动的设置在弧形导向孔,所述螺杆的两端端部分别从壳体的弧形孔穿设至壳体外,所述螺杆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螺母,所述调节板的两端与固定轴杆和螺杆铰接连接,所述滑动框可滑动的设置在调节板上,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调节组中的滑动框两侧分别与两组所述移动板铰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脊柱矫正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结构包括铰接杆、连接块、滑动件和伸缩复位件,所述弧形块的后端下的两侧位置分别与铰接杆连接,所述连接块设置在壳体的一端,两个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滑动件铰接连接,所述滑动件可滑动的设置在连接块上,所述伸缩复位件与滑动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科脊柱矫正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滑槽、滑块和横向板,所述滑槽设置在连接块的上端,所述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块的上端设置所述横向板,所述横向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铰接杆铰接连接,所述伸缩复位件包括弹簧结构和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筒竖向设置在滑槽内的后侧壁上,两个所述固定筒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