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源专利>正文

心脏状态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49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心脏状态监测方法,测量一生命体的生理参数,将生理参数进行傅利叶转换之后,再转换为一能量频谱密度分析图,根据能量频谱密度分析图得到生命体的心脏脉动杂讯指数,并依照心脏脉动杂讯指数诊断生命体的心脏状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生命体免除脱除衣物的不便,利用手臂、手腕、手指或脚踝上心脏脉动的测量,再经数值运算处理后,即可正确地得知生命体心脏的状况,使生命体可轻松进行测量的工作且正确的得到身体的健康状况;并可将生理参数通过传输线路传送至医疗中心,即时记录与分析生命体目前的心脏状况,让生命体在任何地方都可轻松地测量且正确地记录当时的心脏状况,使生命体及医护人员可随时掌握当时的所有心脏状况,并作即时且有效地处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一种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可快速轻松测量并可随时掌握生命体的心脏状况的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心脏血管疾病一直是人们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引起心脏血管疾病的原因除了年龄、高脂血症、血中胆固醇过高、高血压、糖尿病、遗传等之外,喜爱抽烟、缺少运动、肥胖、饮食不正常导致脂肪含量过高的人都会引起心脏血管疾病。在心脏血管疾病中,基本上都是得通过仪器测量而得知,习知多是利用仪器测量心脏的心电图而判断患者是属于哪一种状况。通常,是让患者静躺在床上做静态心电图,但心律不整或冠状动脉不全等变化常在做运动时才出现,因此有必要时也让患者做一定的运动后才做心电图的检查,这一种检查就叫做运动心电图,另外因为心律不整或冠状动脉不全病状并不一定在什 时候出现,一天二十四小时的任何时候都会出现,因此为了要抓住随时发生的变化,就把仪器二十四小时装在身上来抓住随时发作时的变化,这一种检查叫做二十四小时心电图检查。然而通过运动后或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监控,对于患者而言是相当的麻烦,而且因为心脏疾病在人体内反应并不是随时发生,所以有时并不容易发现。使得有许多人有心脏疾病而不知,而使心脏疾病造成国民健康健康的隐藏杀手。除了上述的缺点外,在使用习知的测量仪器测量心脏的健康情况时,大部分都需要脱除身上的衣物以便将测量仪器的贴片黏贴或吸附于心脏附近,才能进行心脏状况的测量,以得到患者的心电图,对于患者而言相当的不方便,尤其是针对女性患者更是相当的麻烦。而且习知的心脏测量仪器所测量结果,只限于医护人员在患者身旁时才可进行分析,当患者外出办公或游玩时,一但身体出现状况,医护人员无法随时员掌握患者的生理状况,因此常常使得患者延误就医时间而酿成悲剧,无法确实提早发现而提早治疗,虽然「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老生常谈,但实为对抗心脏疾病的不二法门。因此,本专利技术即在针对上述的困扰,提出一种,可随时自行测量并判断出心脏的健康状况,以有效克服习知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出一种,其利用手臂、手腕、手指或脚踝上心脏脉动的测量,再经数值运算处理后,即可正确地得知生命体心脏的状况,使生命体可轻松进行测量的工作且正确的得到心脏的健康状况。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提出一种,其可将测得生命体的生理参数,经由传输线路传送至医疗中心,并可即时记录与分析生命体目前的心脏状况,让生命体在任何地方都可轻松地测量且正确地记录当时的心脏状况,使生命体及医护人员可随时掌握当时生命体的心脏状况,并作即时且有效地处理。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下列方法,首先,测量一生命体的生理参数;接着,将生理参数进行傅利叶转换;之后,再转换为一能量频谱密度分析图;然后,根据能量频谱密度分析图,以得到生命体的心脏脉动杂讯指数;最后,再依照心脏脉动杂讯指数诊断生命体的心脏状况。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测量一生命体的生理参数;接着,再将生理参数进行包络线函数的分析;并根据包络线函数分别求出积分粗糙度及微分粗糙度;最后,再依照积分粗糙度及微分粗糙度诊断生命体的心脏状况。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其使生命体免除脱除衣物的不便,利用手臂、手腕、手指或脚踝上心脏脉动的测量,再经数值运算处理后,即可正确地得知生命体心脏的状况,使生命体可轻松进行测量的工作且正确的得到身体的健康状况。并且可将测得生命体的生理参数,经由传输线路传送至医疗中心,并可即时记录与分析生命体目前的心脏状况,让生命体在任何地方都可轻松地测量且正确地记录当时的心脏状况,使生命体及医护人员可随时掌握当时的所有心脏状况,并作即时且有效地处理。底下通过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2A为将心脏脉动信号数据进行复利叶转换的曲线图;图2B为将图2A转换的能量频谱密度分析图;图3为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的能量频谱密度分析图;图4为早发性心室收缩患者的能量频谱密度分析图;图5为早发性心房收缩患者的能量频谱密度分析图;图6A为没有心脏疾病的受试者的心脏脉动信号数据进行计算所得的包络线曲线图;图6B为将图6A进行时域积分的包络线围成面积图;图7A为心肌病变患者的心脏脉动信号数据进行计算所得的包络线曲线图;图7B为将图7A进行时域积分的包络线围成面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的流程示意图,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如步骤S10,测量一患者的手臂,以得到心脏脉动信号等生理参数;接着,将生理参数利用一传输线路传送至医疗中心,当医疗中心接收到患者的生理参数等资料后,如步骤S12,以进行傅利叶转换(Fourier Transform),将生理参数由时域资料转换成频域资料,再将这些资料储存、整合并储存至一资料库;之后,如步骤S14,将频域资料再转换为一能量频谱密度分析图(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然后,如步骤S16,根据能量频谱密度分析图中,在各谐波之间的许多谐波杂讯波形,计算出患者的心脏脉动杂讯指数;最后,如步骤S18,再依照心脏脉动杂讯指数诊断患者的心脏状况。其中,除了测量患者的手臂之外,更可测量患者的手腕、手指或脚踝以得到患者的生理参数,或者,更可利用一红外线生理测量装置进行测量。另外,传输线路可为电话线路、整体服务数字网路(ISDN)、非对称数字用户回路(ADSL)线路、高速数字用户回路(HDSL)线路、国际互联网(TCP/IP)、缆线(Cable)线路、红外线传输线路或射频(RF)传输线路等。本专利技术除了可由患者自行测量心脏生理状态之外,还可利用传输线路将患者的生理参数传送至医疗中心进行分析,使得患者不论是在家里或者外出游玩、办公,都可于必要时进行测量,再通过传输线路,将患者的生理参数传送至医疗中心或医护人员的所在地,以便可随时掌握患者的状况;此外,亦可利用传输线路将患者的生理参数传输至任何的医疗设备或装置内,以进行生理参数的分析及储存。再者,本专利技术与台湾大学进行研发合作,并在国泰医院进行实验,首先,以心脏没有疾病的受试者利用上述的方法进行测量,以得到该名心脏没有疾病的受试者的心脏脉动信号的数据,该数据以时间横轴的心脏脉动信号,如下表所示 150.5829 317.6681 -447.623 22.69058 20.6278 105.2018 51.5695 78.38564 51.56945.38116 30.9417 84.57398 47.44394 63.9462 66.0089618.56502 655.9641 -447.623 33.00448 6.18834 113.4529 55.69506 47.44394 82.5112 49.50672 49.50672 94.88788 49.50672 59.8206 63.9461826.81614 606.4573 -402.242 37.13004 4.12556 84.57398 59.82062 30.9417 84.57398 49.50672 70.13452 78.38564 49.50672 55.6951 68.071746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脏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是:其包含下列步骤:(a)测量一生命体的生理参数;(b)将该生理参数进行傅利叶转换后,再转换为一能量频谱密度分析图;(c)根据该能量频谱密度分析图,以得到该生命体的心脏脉动杂讯指数;以及   (d)依照该心脏脉动杂讯指数诊断该生命体的心脏状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源张国辅叶吉芳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源张玲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