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4810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包括底座和夹持部件,夹持部件放置于底座的上方,夹持部件包括安装管、封块、主转杆、副转杆、夹持架和齿轮,封块固定在安装管的两端,封块的上侧对称安装有转动套,主转杆和副转杆通过转动套安装在封块的上侧,夹持架安装在主转杆和副转杆延伸至封块外部的一端;本方案通过各零件的相互配合,使得人员可通过控制两个夹持架的开合对韧带端部便捷的进行夹持,省去了传统的用穿线法带动韧带穿过骨隧道时,牵引线不易从骨隧道内穿过的缺陷,进而有利于手术的使用。利于手术的使用。利于手术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关节镜是一种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光学器械,适用于诊治关节疾病的内窥镜,如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关节软骨损伤等疾病。
[0003]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通常使用关节镜进行诊断,再进行骨隧穿,骨隧穿是指在韧带原先附着在骨头的位置使用骨钻钻出一个通道,此通道称为骨隧道,然后把韧带从骨隧道内穿过并在达到另一端后通过螺钉固定。
[0004]而目前在进行手术时,人员通常使用穿线法带动韧带穿过骨隧道,此方式虽可达到控制韧带穿过骨隧道的效果,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人员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把牵引线从骨隧道内穿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包括底座和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放置于底座的上方,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安装管、封块、主转杆、副转杆、夹持架和齿轮,所述封块固定在安装管的两端,所述封块的上侧对称安装有转动套,所述主转杆和副转杆通过转动套安装在封块的上侧,所述夹持架安装在主转杆和副转杆延伸至封块外部的一端,所述齿轮安装在主转杆和副转杆的杆体上,且两个所述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0008]两个所述齿轮位于安装管的内部,所述安装管内部的两侧通过固定块对称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杆体上共同套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端设有齿牙并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限位块的下端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封块的外部。
[0009]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杆体上套设有顶簧,所述限位块在顶簧的作用下与齿轮相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主转杆远离夹持架的一端延伸至封块的外部并安装有拨帽,所述拉杆延伸至封块外部的一端位于拨帽的下方。
[0011]优选的,所述主转杆和副转杆靠近夹持架的一端均套设有转动环,两个所述转动环的外环面共同安装有联动块。
[0012]优选的,所述夹持架与主转杆和副转杆之间均为焊接,且所述夹持架的内侧设有防滑凸起。
[0013]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端固定有放置架,所述底座上表面远离放置架的一端设有防尘套。
[0014]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远离放置架的一侧固定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内部设有若干隔板。
[001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人员手持夹持部件,进而人员通过安装管控制夹持架通过骨隧道达到另一端的韧带处,进一步的人员拉动拉杆,而拉杆带动限位块向拨帽移动,进一步的限位块与齿轮脱离接触,此时人员便可通过拨帽转动主转杆,而副转杆在齿轮的作用下同步转动并旋向相反,由此主转杆和副转杆端部安装的夹持架便向两侧张开,进而人员便可通过镊子等工具把韧带的端部置于两个夹持架之间。
[0016]进一步的当韧带的端部置于两个夹持架中间时,人员通过拨帽带动夹持架反向转动,此时韧带的端部便被两个夹持架所夹紧,当韧带的端部被夹持架夹紧后,人员向外拉动安装管便可带动韧带穿过骨隧道。
[0017]因此,本方案通过各零件的相互配合,使得人员可通过控制两个夹持架的开合对韧带端部便捷的进行夹持,省去了传统的用穿线法带动韧带穿过骨隧道时,牵引线不易从骨隧道内穿过的缺陷,进而有利于手术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的夹持部件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的转动环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的安装管内部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的限位块示意图。
[0023]图中:1、底座;2、安装管;3、封块;4、主转杆;5、副转杆;6、夹持架;7、齿轮;8、固定块;9、导向杆;10、限位块;11、拉杆;12、顶簧;13、拨帽;14、转动环;15、联动块;16、放置架;17、防尘套;18、放置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参照图1

5,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包括底座1和夹持部件,夹持部件放置于底座1的上方,夹持部件包括安装管2、封块3、主转杆4、副转杆 5、夹持架6和齿轮7,封块3固定在安装管2的两端,封块3的上侧对称安装有转动套,主转杆4和副转杆5通过转动套安装在封块3的上侧,夹持架6安装在主转杆4和副转杆5延伸至封块3外部的一端,齿轮7安装在主转杆4和副转杆5的杆体上,且两个齿轮7之间相互啮合。
[0027]两个齿轮7位于安装管2的内部,安装管2内部的两侧通过固定块8对称安装有导向
杆9,导向杆9的杆体上共同套设有限位块10,限位块10的上端设有齿牙并与齿轮7相啮合,导向杆9的杆体上套设有顶簧12,限位块10在顶簧 12的作用下与齿轮7相啮合,顶簧12的设置,使得人员取消对拉杆11的施力后,拉杆11可自动复位。
[0028]限位块10的下端连接有拉杆11,拉杆11的另一端延伸至封块3的外部,主转杆4远离夹持架6的一端延伸至封块3的外部并安装有拨帽13,拉杆11延伸至封块3外部的一端位于拨帽13的下方,拨帽13的设置,使得人员可更便捷的对主转杆4施力。
[0029]主转杆4和副转杆5靠近夹持架6的一端均套设有转动环14,两个转动环 14的外环面共同安装有联动块15,夹持架6与主转杆4和副转杆5之间均为焊接,且夹持架6的内侧设有防滑凸起,转动环14和联动块15的设置,使得主转杆4和副转杆5靠近夹持架6的一端受到限制,避免了主转杆4和副转杆5 的端部受力变形的现象,且夹持架6内侧设置的防滑凸起,使得夹持架6夹持韧带时更牢固。
[0030]底座1上表面的一端固定有放置架16,底座1上表面远离放置架16的一端设有防尘套17,底座1上表面远离放置架16的一侧固定有放置盒18,放置盒 18的内部设有若干隔板,放置架16和防尘套17的设置,使得夹持部件放置更方便,而放置盒18的设置,使得手术过程中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包括底座(1)和夹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放置于底座(1)的上方,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安装管(2)、封块(3)、主转杆(4)、副转杆(5)、夹持架(6)和齿轮(7),所述封块(3)固定在安装管(2)的两端,所述封块(3)的上侧对称安装有转动套,所述主转杆(4)和副转杆(5)通过转动套安装在封块(3)的上侧,所述夹持架(6)安装在主转杆(4)和副转杆(5)延伸至封块(3)外部的一端,所述齿轮(7)安装在主转杆(4)和副转杆(5)的杆体上,且两个所述齿轮(7)之间相互啮合;两个所述齿轮(7)位于安装管(2)的内部,所述安装管(2)内部的两侧通过固定块(8)对称安装有导向杆(9),所述导向杆(9)的杆体上共同套设有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的上端设有齿牙并与齿轮(7)相啮合,所述限位块(10)的下端连接有拉杆(11),所述拉杆(11)的另一端延伸至封块(3)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镜骨隧穿和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9)的杆体上套设有顶簧(12),所述限位块(10)在顶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治军魏合伟郑维蓬陈胜廖志浩胡伟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