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美容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脂肪颗粒组织的注入装置,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管,所述注射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注射管靠近所述挡板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辅助操作器,所述注射管的内部活动插入有活塞杆,所述挡板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急停组件,所述螺管的内部贯穿螺接有螺纹抵杆,所述导管的内部滑动插入有直抵杆,所述急停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内定制活动抵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更可靠的移动操作注射管,更便于医生拿持,避免注射管意外脱手,另外,还可限制活塞杆的意外移动,避免活塞杆的位移过大,避免造成注射管内部的脂肪流失,同时可避免在手术时意外注入过多的脂肪。时可避免在手术时意外注入过多的脂肪。时可避免在手术时意外注入过多的脂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脂肪颗粒组织的注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美容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脂肪颗粒组织的注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脂肪移植手术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保证移植的脂肪颗粒有较高的存活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获取的脂肪颗粒进行筛选处理,从而将生命力强的脂肪细胞留存下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在现有脂肪移植的手术中,传统的注射管管身太细,不便于拿持,在手术时,医生会手持注射管不断改变注射方向,用于保证脂肪充分填充,但是太细的管身并不利于频繁地改变注射方向,非常容易导致脱手;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倘若活塞杆受到意外挤压而移动,注射管内部的脂肪将会大量流失并四处飞溅,非常影响手术的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脂肪颗粒组织的注入装置,能够。
[0006]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7]一种脂肪颗粒组织的注入装置,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管,所述注射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注射管靠近所述挡板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辅助操作器,所述注射管的内部活动插入有活塞杆,所述挡板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急停组件;
[0008]所述辅助操作器还包括套装管,所述套装管活动套设在所述注射管的外表面,所述套装管的一端一侧固定设置有螺管,所述套装管背离所述螺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管,所述螺管的内部贯穿螺接有螺纹抵杆,所述导管的内部滑动插入有直抵杆,所述螺纹抵杆与所述直抵杆相靠近的一端均活动贴合在所述注射管的外壁。
[0009]所述套装管的一侧外壁固定设置有握杆,所述套装管远离所述握杆的一端外壁固定设置有食指垫块。
[0010]所述直抵杆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另一端活动套设在所述螺纹抵杆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抵杆外表面靠近所述螺管的一端活动螺接有次调节螺管。
[0011]所述连接架背离所述次调节螺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且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螺纹抵杆的外表面。
[0012]所述活塞杆一端位于所述注射管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压片,所述活塞杆的一侧壁固定设置有齿杆。
[0013]所述急停组件还包括急停壳,所述急停壳的一侧转动安装有齿轮,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杆相啮合,所述齿轮轮轴一端位于所述急停壳内部固定连接有触发杆。
[0014]所述急停壳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内环齿,所述急停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内定制活动抵块,所述内定制活动抵块的内部开设有偏移槽,所述触发杆活动嵌入在所述偏移槽的内
部,所述内定制活动抵块的一端外壁固定设置有抵齿,所述抵齿与所述内环齿活动啮合。
[0015]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0016](1)本技术,此辅助操作器,便于更可靠的移动操作注射管,更便于不断调节注射管的注射方向,更便于医生拿持,在不断且快速调节注射方向的过程中,有效避免注射管意外脱手,保证注射工作正常的进行,且该辅助操作器的安装工作简单,组装速度快。
[0017](2)本技术,当活塞杆遭受意外挤压而快速移动时,抵齿将立即与内环齿啮合,从而限制活塞杆的移动,避免活塞杆的位移过大,避免造成注射管内部的脂肪流失,避免脂肪四处飞溅,另外,同时提供一种紧急停止注射的效果,避免在手术时意外注入过多的脂肪。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主视结构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辅助操作器的后视结构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急停组件的安装结构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急停壳的内部结构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注射管;101、针管;102、挡板;2、辅助操作器;201、套装管;202、握杆;203、食指垫块;204、螺管;205、次调节螺管;206、螺纹抵杆;207、弹簧;208、连接架;209、导管;210、直抵杆;3、活塞杆;301、齿杆;302、压片;4、急停组件;401、齿轮;402、急停壳;403、触发杆;404、内定制活动抵块;405、偏移槽;406、抵齿;407、内环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0025]如图1
‑
4所示,一种脂肪颗粒组织的注入装置,包括注射管1,注射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管101,注射管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挡板102,注射管1靠近挡板102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辅助操作器2,注射管1的内部活动插入有活塞杆3,挡板102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急停组件4。
[0026]参照附图2,辅助操作器2还包括套装管201,套装管201活动套设在注射管1的外表面,套装管201的一侧外壁固定设置有握杆202,套装管201远离握杆202的一端外壁固定设置有食指垫块203,医生三指握住握杆202,食指抵住食指垫块203,大拇指按压活塞杆3便可完成脂肪的注射工作。
[0027]参照附图2,套装管201的一端一侧固定设置有螺管204,套装管201背离螺管20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管209,螺管204的内部贯穿螺接有螺纹抵杆206,导管209的内部滑动插入有直抵杆210,螺纹抵杆206与直抵杆210相靠近的一端均活动贴合在注射管1的外壁,直抵杆210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08,连接架208另一端活动套设在螺纹抵杆206的外表面,螺纹抵杆206外表面靠近螺管204的一端活动螺接有次调节螺管205,连接架208背离次调节螺管20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207,且弹簧207套设在螺纹抵杆206的外表面,将套装管201
移动到注射管1一端之后,转动螺纹抵杆206,由于螺管204与螺纹抵杆206螺纹连接,螺纹抵杆206将不断向注射管1靠近,接着旋转次调节螺管205,次调节螺管205移动的同时将带动连接架208移动,进而带动直抵杆210不断向注射管1靠近,直到螺纹抵杆206与直抵杆210都紧贴注射管1的外壁。
[0028]参照附图3,活塞杆3一端位于注射管1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活塞杆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压片302,活塞杆3的一侧壁固定设置有齿杆301,急停组件4还包括急停壳402,急停壳40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齿轮401,且齿轮401与齿杆301相啮合,齿轮401轮轴一端位于急停壳402内部固定连接有触发杆403,在按压活塞杆3注射的工作中,活塞杆3一侧的齿杆301将会带动齿轮401旋转。
[0029]参照附图4,急停壳402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内环齿407,急停壳40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内定制活动抵块404,内定制活动抵块404的内部开设有偏移槽405,触发杆403活动嵌入在偏移槽405的内部,内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脂肪颗粒组织的注入装置,包括注射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管(101),所述注射管(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挡板(102),所述注射管(1)靠近所述挡板(102)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辅助操作器(2),所述注射管(1)的内部活动插入有活塞杆(3),所述挡板(102)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急停组件(4);所述辅助操作器(2)还包括套装管(201),所述套装管(201)活动套设在所述注射管(1)的外表面,所述套装管(201)的一端一侧固定设置有螺管(204),所述套装管(201)背离所述螺管(20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管(209),所述螺管(204)的内部贯穿螺接有螺纹抵杆(206),所述导管(209)的内部滑动插入有直抵杆(210),所述螺纹抵杆(206)与所述直抵杆(210)相靠近的一端均活动贴合在所述注射管(1)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脂肪颗粒组织的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装管(201)的一侧外壁固定设置有握杆(202),所述套装管(201)远离所述握杆(202)的一端外壁固定设置有食指垫块(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脂肪颗粒组织的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抵杆(210)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08),所述连接架(208)另一端活动套设在所述螺纹抵杆(206)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抵杆(206)外表面靠近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柯文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万海赛康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