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恒温电泳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464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5
一种封闭式恒温电泳仪,涉及电泳仪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电泳仪本体和恒温循环冷却组件,电泳仪本体用于承载载体,在电泳仪本体内部设置有恒温循环冷却组件用于实时对电泳仪释放的热量进行中和,防止热量过高损坏电泳仪内部存放的介质,具体来说,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的测量从而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预设值调整控制阀阀门大小确保电泳仪的恒温状态;综述来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泳仪本体内部增设恒温循环冷却组件使得电泳仪相对保持稳定的温度,实现及时散热,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于实现。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式恒温电泳仪


[0001]本技术涉及电泳仪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封闭式恒温电泳仪。

技术介绍

[0002]电泳仪是实现电泳分析的仪器,电泳是一种带电分子在电场中向着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电泳仪的工作原理为,在溶液中能吸附带电质点或本身带有可解离基团的物质颗粒,如蛋白质、氨基酸等,在一定pH值条件下,于直流电场中必然会受到电性相反的电极吸引而发生移动。不同物质的颗粒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除与其带电状态和电场强度有关外,还与颗粒的大小、形状和介质黏度有关,根据这一特征,应用电泳法便可以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或将一定混合物进行组分分析或单个组分提取制备。
[0003]如中国授权公告号为CN20730097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封闭式电泳仪,包括电泳仪本体、转动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电泳仪本体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电泳仪壳体,所述电泳仪壳体的底部通过支脚上方连接有悬空的电泳槽组,所述电泳槽组包括电泳槽、包裹住电泳槽的电绝缘层和位于最外侧的与电绝缘层接触的流动室,所述流动室一侧底部设有进水管,该进水管连通流动室与电泳仪壳体外部空间,流动室对面一侧顶部设有出水管,该出水管连通流动室与电泳仪壳体外部空间,所述进水管通过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电泳仪壳体的顶端设有一圈滑槽,滑槽一侧为开口,该滑槽内插入有用于封闭住电泳仪壳体的透明玻璃板,该玻璃板下方粘贴有紫外透光片,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电泳仪壳体底部连接的连接板、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滚珠轴承及与所述滚珠轴承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在下方的底板上,所述行走机构为安装在底板下方的移动轮,所述电泳仪壳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与电泳仪壳体内部相通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安装有微型散热风扇,所述电泳槽与散热风扇分别采用相互独立的电源开关。
[0004]在电泳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热量,虽然有散热风扇对电泳仪进行散热,但是电泳仪内的温度还是会升高,从而破坏介质以及会使分离物质变形造成测量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搬运不方便以及无法及时散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封闭式恒温电泳仪,具体方案如下:
[0006]一种封闭式恒温电泳仪,所述封闭式恒温电泳仪包括电泳仪本体和恒温循环冷却组件,所述恒温循环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泳仪本体的内部。
[0007]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电泳仪本体包括电泳仪壳体、电泳仪盖和电泳槽,所述电泳仪盖与所述电泳仪壳体相匹配,所述电泳槽设置在所述电泳仪壳体内部。
[0008]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恒温循环冷却组件包括水冷层、冷却风扇、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控制阀,所述水冷层设置在所述电泳仪壳体内部,且所述水冷层设置在所述电泳槽的四周,所述冷却风扇有两个,两个所述冷却风扇依次设置在所述电泳仪壳体相对的侧边,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泳槽的外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
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阀相连接,所述控制阀与外部供水系统相连接的管道中。
[0009]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电泳仪盖的两侧均设置有盖紧按钮,所述电泳仪盖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盖紧按钮包括盖帽、弹簧、限位孔和支撑柱组成,所述盖帽的两侧呈凸起状,所述盖帽的两侧凸起状与所述卡槽相匹配,所述盖帽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所述弹簧环设在所述支撑柱外壁,所述限位孔设置在所述电泳仪壳体上,并且所述限位孔的尺寸与所述支撑柱的尺寸相匹配。
[0010]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电泳仪壳体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设置于所述水冷层的上方,所述出水孔设置于所述水冷层的下方,所述进水孔与外部供水系统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泳槽的外壁上并且所述温度传感器浸没在冷却水中。
[0011]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电泳仪盖的四周设置有若干密封条。
[0012]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电泳仪本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0013]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电泳仪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硅橡胶。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设置有电泳仪本体用于承载载体,在电泳仪本体内部设置有恒温循环冷却组件用于实时对电泳仪释放的热量进行中和,防止热量过高损坏电泳仪内部存放的介质;综述来说,本技术通过在电泳仪本体内部增设恒温循环冷却组件使得电泳仪相对保持稳定的温度,实现及时散热,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0016](2)将电泳槽放入到电泳仪壳体内部,并且在电泳仪壳体和电泳槽之间设置有一定的空间,便于放置恒温循环冷却组件,实现对电泳槽内的及时散热和降温功能,并且为了保证电泳槽工作的密封性,电泳仪本体还包括有电泳仪盖,电泳仪盖四周设置的若干密封条可有效地实现对电泳槽内液体以及温度的密封,给介质提供封闭式的环境,电泳仪壳体内壁的散热硅橡胶有效的实现了在电泳槽工作时,及时对电泳仪散热的目的;
[0017](3)恒温循环冷却组件用于对电泳仪本体实行控温作用,其中水冷层呈空腔设置,水冷层的两端连接有进水孔和出水孔,并且进水孔与外部供水系统连接开设于水冷层一侧的上方,出水孔开设在水冷层相对一侧的下方,通过水冷的方式中和电泳槽内产生的过量的温度,电泳仪壳体上设置的冷却风扇用于进一步实现电泳槽的降温工作;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电泳仪本体的实时温度将温度数据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预先设定的预警值实现对控制阀的调控,控制阀从而实现进水孔进水量的多少,实现电泳仪的恒温状态;
[0018](4)在电泳仪呈密封状态时,电泳仪盖覆盖在电泳仪壳体之上且与电泳仪壳体适配,盖紧按钮呈按下的状态,即盖帽两侧的凸起状嵌入在卡槽内部,换设在支撑柱外壁的弹簧储存弹性势能,当需要打开电泳仪时,旋转盖帽,使得盖帽的凸起状远离卡槽,支撑柱外壁环设的弹簧释放弹性势能,盖帽不再起到限位固定作用,此时可将电泳仪盖取下;
[0019](5)将进水孔设置在出水孔上方,有利于供水系统的水对整个电泳仪本体实现降温吸热工作;
[0020](6)由于本技术设置的电泳仪为封闭式结构,不便于移动,因此电泳仪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方便其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电泳仪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电泳仪盖的正面剖面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电泳仪盖的侧面剖面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电泳仪本体;2、恒温循环冷却组件;3、电泳仪壳体;4、电泳仪盖;5、电泳槽;6、水冷层;7、冷却风扇;8、温度传感器;9、控制器;10、控制阀;11、盖紧按钮;111、盖帽;112、弹簧;113、限位孔;114、支撑柱;115、卡槽;12、进水孔;13、出水孔;14、密封条;15、万向轮; 16、散热硅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式恒温电泳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式恒温电泳仪包括电泳仪本体(1)和恒温循环冷却组件(2),所述恒温循环冷却组件(2)设置在所述电泳仪本体(1)的内部;所述电泳仪本体(1)包括电泳仪壳体(3)、电泳仪盖(4)和电泳槽(5),所述电泳仪盖(4)与所述电泳仪壳体(3)相匹配,所述电泳槽(5)设置在所述电泳仪壳体(3)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恒温电泳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循环冷却组件(2)包括水冷层(6)、冷却风扇(7)、温度传感器(8)、控制器(9)和控制阀(10),所述水冷层(6)设置在所述电泳仪壳体(3)内部,且所述水冷层(6)设置在所述电泳槽(5)的四周,所述冷却风扇(7)有两个,两个所述冷却风扇(7)依次设置在所述电泳仪壳体(3)相对的侧边,所述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所述电泳槽(5)的外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8)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9)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9)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阀(10)相连接,所述控制阀(10)与外部供水系统相连接的管道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恒温电泳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仪盖(4)的两侧均设置有盖紧按钮(11),所述电泳仪盖(4)的内部设置有卡槽(115),所述盖紧按钮(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蒙周建忠徐军郭美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柏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