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板拉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449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木板拉直机构领域,公开一种门板拉直器,包括:调直螺杆、调节螺母、盖板以及至少一个弹片卡扣件,调直螺杆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与调节螺母进行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母限位固定后能通过旋转调节调直螺杆的伸缩距离,盖板的底面具有凸起的下侧开口的倒凹槽,弹片卡扣件的下端具有限位部,其上端具有两弹片,该两弹片之间形成供调直螺杆杆体放置的容置空间,且两弹片与倒凹槽之间还设置了相互钩扣结构。该拉直器通过盖板和弹片卡扣件相互钩扣,能更好的将调直螺杆、调节螺母稳定的限于门板上,而且盖板不易被顶开或者发生变形和脱离,使得拉直后的门板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变形,以及可方便、轻松、快捷完成安装过程,减少繁琐操作。少繁琐操作。少繁琐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板拉直器


[0001]本技术涉及木板拉直机构,特别指涉及一种实现快速、便捷安装固定的门板拉直器。

技术介绍

[0002]门板一般由木板加工制成,而木板自身具有弹性,在正常受力范围内,木板可以弯曲,在应力消除后即恢复原形态;如超出应力极限,即发生永久性变形且纤维分裂。因此,若门板受到存放环境、加工不当、堆放受压和门板过高等因素影响,会使门板发生永久性的翘曲变形,从而导致门板与门框不适配,造成无法正常使用,外形不美观等问题。
[0003]随着本领域的技术不断革新,逐渐出现了一种门板拉直器,可以对门板的翘曲度进行矫正,通过拉紧力调直门板。目前,门板拉直器主要由调直螺杆、调节螺母组成,调直螺杆的一端固于门板的一端,其另一端与调节螺母进行螺纹连接后一同固定在门板的另一端,且该调节螺母可以进行限位转动,当进行调节操作时,用适配工具对调节螺母进行旋转,随之调节螺母与调直螺杆作相对运动,使调直螺杆可进行伸缩,当调直螺杆伸展或缩进时,可以为翘曲的门板提供持续的拉伸力,使翘曲的门板达到一定的直线度,从而实现门板调直的目的。此外,在安装过程中,还需要在门板表面预先开槽,将拉直器整体或部分埋于槽内,然后在槽口加设盖板固定并兼作装饰之用。
[0004]在实践过程中,由于门板有一定高度,使得调直螺杆两端之间形成较长的杆体,而且拉直器的拉伸力与门板的弯曲力形成相反的抵抗力,调直螺杆的杆体存在被门板的弯曲力顶开或者顶变形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一般在杆体部分每隔一段合适距离加装固定件进行加固,例如:抱箍等,但是,该种固定件需要在门板上进行打孔并逐个安装,其操作较为繁琐复杂,影响安装效率。为此,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告号:CN210547142U)公开一种门板拉直器,见第0028段,拉直杆1(即为调直螺杆)和校直件2(即为调节螺母)的外侧设有罩盖5,在固定座3和调节座4之间的区域,罩盖5的外侧向外延伸有限位卡条,所述限位卡条沿罩盖5延伸方向设置,根据其记载内容,该罩盖可以避免校直件与拉直杆外露,影响门板的外观,同时,罩盖可以嵌于门板,并利用限位卡条与门板进行固定。由此可见,罩盖对拉直杆和校直件有一定固定作用,但是,由于罩盖与门板为限位卡条摩擦连接,而且拉直杆和校直件之间的杆体没设置固定件,因此,这种连接方式也不稳固,罩盖也很容易被门板的弯曲力顶开,甚至出现变形和脱离门板的情况,以及对拉直杆、校直件的稳定性和门板的外观也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实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调直螺杆的固定操作复杂繁琐,以及使用罩盖固定容易被顶开失效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更稳固,能实现快速、便捷安装固定的门板拉直器。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调直螺杆、调节螺母,所述调直螺杆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与调节螺母进行螺纹连接,且该调节螺母限位固定后能通过旋转调节调
直螺杆的伸缩距离,此外,还包括:盖板以及至少一个弹片卡扣件,所述盖板的底面具有凸起的下侧开口的倒凹槽,所述弹片卡扣件的下端具有限位部,其上端具有两弹片,该两弹片之间形成供调直螺杆杆体放置的容置空间,且两弹片与倒凹槽之间还设置了相互钩扣结构。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需要预先在翘曲的门板表面进行开槽(下称安装槽),其槽型与弹片卡扣件匹配,可供当弹片卡扣件置入,且能使弹片卡扣件的限位部与安装槽的内部形成相互限制,让其在使用状态下无法向上脱离安装槽,而调直螺杆放入安装槽后,其杆体同时置入弹片卡扣件的容置空间内,并被该弹片卡扣件承托,然后,盖板通过其倒凹槽嵌于安装槽上并对其槽口进行遮盖,同时,弹片卡扣件的两弹片嵌入倒凹槽内时,二者进行钩扣连接。因此,通过弹片卡扣件和盖板之间的钩扣结构,能使二者紧紧相互钩住,进而把调直螺杆稳定的限于安装槽内,而且所采用的弹性钩扣方式,也使得拉直器安装固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免去多余的安装工序及其使用的工具、配件。
[0008]更进一步的,上述的倒凹槽的内壁两侧具有倒钩,以及两弹片的外侧具有扣部,且在该两弹片嵌入倒凹槽内时,其扣部与倒凹槽的倒钩对应钩扣。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门板的安装槽为了适配盖板的倒凹槽,以及使倒凹槽和两弹片之间具有弹性钩扣的空间,安装槽的槽宽会预留两弹性片的弹动空间,若采用两弹片套于倒凹槽上的方式进行钩扣,两弹片存在一定几率被撑开,从而脱离钩扣连接,因此,此处,采用了盖板的倒凹槽套于两弹片上并结合钩扣方式,使得弹扣连接更容易实现,而且可以增加连接的稳固性,减少钩扣出现脱离的情况。
[0009]更进一步的,上述的限位部呈倒“T”型。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弹片卡扣件的限位部为倒“T”型设计,即两边形成对称的限位边,为了实现限位作用,门板安装槽的槽型采用了与之配合的上侧开口的倒“T”型,安装时,将弹片卡扣件以侧放状态从安装槽的槽口放入至槽底,再旋转90度,使二者的倒“T”型方向一致,此时,弹片卡扣件处于使用状态,受到倒“T”型安装槽的限制,无法向上移动。进而通过倒“T”型设计,使得弹片卡扣件的安装过程变得更易安装,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完成。
[0010]更进一步的,上述的倒凹槽的两边具有韧性,且该倒凹槽两边的外侧面还具有沿倒凹槽延伸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齿条由上至下呈阶梯状排列。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需要预先在门板安装槽的两侧槽壁同时加工可供齿条嵌入的直壁槽,齿条利用倒凹槽两边的韧性,通过挤压方式嵌入直壁槽内进行固定,从而进一步加强盖板在门板上的稳固性,使之不易脱离门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拉直器中增加了相互钩扣的盖板和弹片卡扣件,再配合与之配合的门板开槽的槽型结构,能更好的将调直螺杆、调节螺母等部件稳定的限于门板上,而且盖板不易被顶开或者发生变形和脱离,从而使拉直后的门板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变形。同时,在无需借助其他工具、配件的情况下,通过弹扣方式可方便、轻松、快捷完成整个安装过程,减少安装操作的繁琐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安装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1—调直螺杆;2—盖板;3—倒凹槽;4—倒钩;5—齿条;6—弹片卡扣件;7—限位边;8—限位部;9—容置空间;10—弹片;11—扣部;12—翘曲门板;13—安装槽;14—槽孔;15—固定座;16—自攻螺钉;17—固定端;18—螺纹端;19—固定座;20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调直螺杆1、调节螺母20、盖板2以及至少一个弹片卡扣件6。调直螺杆的一端为固定端17,该固定端固于翘曲门板12的一端后则无法进行活动,而调直螺杆的另一端则为螺纹端18,设有一段距离的外螺纹。调节螺母的一端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调直螺杆的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而调节螺母的另一端则以限位方式固定在翘曲门板12的另一端,并且相对于门板可进行旋转活动,进而通过转动调节螺母的方式来调节调直螺杆的伸缩距离,以实现门板拉直的目的。
[0016]上述盖板2盖采用塑料通过拉轧型材的生成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板拉直器,包括:调直螺杆、调节螺母,所述调直螺杆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与调节螺母进行螺纹连接,且该调节螺母限位固定后能通过旋转调节调直螺杆的伸缩距离,其特征是,还包括:盖板(2)以及至少一个弹片卡扣件(6),所述盖板的底面具有凸起的下侧开口的倒凹槽(3),所述弹片卡扣件的下端具有限位部,其上端具有两弹片(10),该两弹片之间形成供调直螺杆杆体放置的容置空间(9),且两弹片与倒凹槽之间还设置了相互钩扣结构。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傲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泰铃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