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精油的包被方法及包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415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精油的包被方法及包被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重量比,取精油一、精油二、精油三、精油四、精油五和精油六,每种精油单独经过液体混合设备充分混合配制成精油单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次包被,第一次包被的包被剂采用成型后较软的包被层,第二次包被的包被剂采用成型后硬质的包被层,这种包被方式,可充分保留每种精油的味道,同时在进行混合时,会具备精油香味的层次感,从而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使用感受。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精油的包被方法及包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油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精油的包被方法及包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精油是从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挤压法、冷浸法或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精油又分稀释的(复方精油)和未经稀释的(单方精油),比如仙人掌种子油。现有的精油在使用中,一般会将精油混合直接添加,但是由于其挥发性会造成精油损失,因此通常是采用包被方式储存精油,但是现有的包被方式直接将各种精油混合后再包被,失去了每种精油的自身味道,混合后不具备层次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在混合精油时,还能保持每种精油自身味道的复合精油的包被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复合精油的包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重量比,取精油一、精油二、精油三、精油四、精油五和精油六,每种精油单独经过液体混合设备充分混合配制成精油单体;S2:按照重量比,取S1中的精油单体与多孔淀粉在固体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得到精油单体混合微粒;S3:按照重量比,取单硬脂酸甘油酯加热融化;S4:将S2中得到的精油单体混合微粒投入到底喷流化床包衣机中,沸腾温度控制在30

34℃;S5:将已熔化的单硬脂酸甘油酯经底喷流化床包衣机的喷枪雾化喷入底喷流化床包衣机内,开始包被造粒,成型精油单体微包被粒;S6:按照重量比,取有机酸复合包被制剂加热融化;S7:将已熔化的有机酸复合包被制剂经底喷流化床包衣机的喷枪雾化喷入底喷流化床包衣机内,对多种类型的精油单体微包被粒混合,并对多种混合微包被粒的表面开始再包被造粒,成型复合精油包被粒;S8:将S7中成型的复合精油包被粒经20

60分级筛筛分后,得到包被的复合精油包被粒成品。
[0005]进一步的,在S6和S7中,所述有机酸复合包被制剂包括以下组分和配比:微晶纤维素15

18份、海带提取物10

12份、玉米淀粉2

3份、植酸酶0.2

0.5份、脂肪酶0.5

0.7份、益生菌1.0

1.2份、有机酸2

3份。
[0006]进一步的,所述益生菌为布拉酵母菌、嗜酸乳酸菌、乳酸菌或双歧杆菌至少两种益生菌。
[0007]进一步的,所述精油一、精油二、精油三、精油四、精油五和精油六包括但不限于浓缩精油、配制精油、除萜精油和重组精油中任一一种精油类型。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干燥效果好,能高效快速在精油表面形成包被层,以有效防止精油挥发的复合精油包被装置。
[0009]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方案是:一种复合精油包被装置,包括进风机构、包衣机构和出风机构,所述进风机构与包衣机构连接以向包衣机构内鼓入干燥空气,所述包衣机构与出风机构连接以排出废气废热,所述包衣机构包括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内形成有位于底部的原料室和位于原料室上方的扩散室,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中心设有用于向上喷出包被液的雾化喷枪,所述扩散室内设有环设于雾化喷枪外周的环状弧形挡板,所述环状弧形挡板由下至上依次形成有位于雾化喷枪上方的渐缩管段和渐扩管段,所述环状弧形挡板的下侧壁内设有中空环形风腔,所述中空环形风腔的底部通过若干个风管与进风机构连接,所述中空环形风腔的顶部设有用于吹出干燥空气的环形缝隙,且所述环形缝隙与环状弧形挡板底部弧面相切以形成康达效应向上吹动微粒。
[0010]进一步的,为了在扩散室顶壁雾化喷枪上方形成钝头结构,以保证较大的发射面,使部分气流反冲,从而给颗粒减速,并分散颗粒,从而增大颗粒与液雾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所述扩散室的侧壁包括位于雾化喷枪上方的球形弧面以及由球形弧面向上弧形弯曲后下落的抛物线弧面,所述球形弧面向下凸起以将下方吹上来的气流反射回去从而分散微粒并减缓微粒上移速度增加微粒与包被液的接触时间和面积,所述球形弧面与抛物线弧面圆滑连接以保证气流和物料由球形弧面沿抛物线弧面下落至原料室内。
[0011]进一步的,为了带动原料室内的微粒向上流动,以形成微粒环形流动回路,并保证雾化液的正常流动;所述原料室的侧壁为向下弧形弯曲的弧形曲面,所述弧形曲面的上侧与抛物线弧面圆滑连接以保证微粒沿抛物线弧面下落至弧形曲面中间,所述原料室的中间设有用于向上吹动微粒的扇叶,所述扇叶同轴固定安装在雾化喷枪上,所述雾化喷枪的底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用于驱动雾化喷枪转动的转动电机,所述雾化喷枪上转动安装有位于反应容器外部的进液套筒,所述进液套筒内设有环形空腔,所述雾化喷枪上设有与环形空腔连通的进液孔,所述进液套筒上连接有用于输入包被液的进液管。
[0012]进一步的,为了加速微粒向上移动;所述环状弧形挡板的底部还向上延伸设置有位于渐缩管段内侧的内渐缩管段,所述内渐缩管段环设于雾化喷枪的外周且位于扇叶的上方以加速被扇叶吹上来的微粒的上移速度。
[0013]进一步的,为了吹出热风,并形成具有梯度的向上吹动的旋风,将微粒分离开;所述反应腔内还设有用于吹出干燥空气的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包括设于扩散室内的圆锥头、转动管和干燥电机,所述转动管的一端与圆锥头连接,转动管的另一端伸出反应容器外与干燥电机连接,所述转动管为空心结构以形成用于通入干燥空气的管路,所述圆锥头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管路相通以吹出干燥空气的风孔,所述圆锥头上螺旋设置有转动叶片以形成螺旋气流分离微粒防止微粒粘结,所述转动管上还转动安装有位于反应容器外部的进气套筒,所述进气套筒内设有环形气腔,所述转动管上设有与环形气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套筒通过进气管与进气机构连接。
[0014]进一步的,为了形成干燥热风,以鼓入包衣机构;所述进风机构包括沿进风顺序依次设置的前置过滤器、用于将空气中的水份凝结排出的冷凝器、用于吸附水蒸汽的吸湿板、冷热风腔、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器以及后置过滤器,所述吸湿板位于冷凝器的左侧,所述冷热风腔位于吸湿板的下方,所述加热器位于冷热风腔的右侧。
[0015]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两次包被,第一次包被的包被剂采用成型后较软的包被层,第二次包被的包被剂采用成型后硬质的包被层,这种包被方式,可充分保留每种精油的味道,同时在进行混合时,会具备精油香味的层次感,从而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料室中心设置扇叶,通过扇叶的转动将底部颗粒向上甩吹,内渐缩管段会加速颗粒向上移动,同时,雾化喷管向上喷射雾化液,雾化液与微粒接触形成包被,而扩散室内设置的环状弧形挡板,将扩散室分为内腔和侧腔,环状弧形挡板底部通过与其弧面相切的细缝向上通入压缩空气,因环状弧形挡板侧壁为内凹圆滑面,由于康达效应,气流大部分贴附内壁向上流动,同时会有一定扩散,与颗粒均匀混合,当移动到扩散室顶部时,部分气流和微粒会被扩散室顶部的球形弧面反弹回来,与其他颗粒接触,并且,由环状弧形挡板渐缩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精油的包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重量比,取精油一、精油二、精油三、精油四、精油五和精油六,每种精油单独经过液体混合设备充分混合配制成精油单体;S2:按照重量比,取S1中的精油单体与多孔淀粉在固体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得到精油单体混合微粒;S3:按照重量比,取单硬脂酸甘油酯加热融化;S4:将S2中得到的精油单体混合微粒投入到底喷流化床包衣机中,沸腾温度控制在30

34℃;S5:将已熔化的单硬脂酸甘油酯经底喷流化床包衣机的喷枪雾化喷入底喷流化床包衣机内,开始包被造粒,成型精油单体微包被粒;S6:按照重量比,取有机酸复合包被制剂加热融化;S7:将已熔化的有机酸复合包被制剂经底喷流化床包衣机的喷枪雾化喷入底喷流化床包衣机内,对多种类型的精油单体微包被粒混合,并对多种混合微包被粒的表面开始再包被造粒,成型复合精油包被粒;S8:将S7中成型的复合精油包被粒经20

60分级筛筛分后,得到包被的复合精油包被粒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精油的包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和S7中,所述有机酸复合包被制剂包括以下组分和配比:微晶纤维素15

18份、海带提取物10

12份、玉米淀粉2

3份、植酸酶0.2

0.5份、脂肪酶0.5

0.7份、益生菌1.0

1.2份、有机酸2

3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精油的包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为布拉酵母菌、嗜酸乳酸菌、乳酸菌或双歧杆菌至少两种益生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精油的包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油一、精油二、精油三、精油四、精油五和精油六包括但不限于浓缩精油、配制精油、除萜精油和重组精油中任意一种精油类型。5.一种复合精油包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机构、包衣机构和出风机构,所述进风机构与包衣机构连接以向包衣机构内鼓入干燥空气,所述包衣机构与出风机构连接以排出废气废热,所述包衣机构包括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内形成有位于底部的原料室和位于原料室上方的扩散室,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中心设有用于向上喷出包被液的雾化喷枪,所述扩散室内设有环设于雾化喷枪外周的环状弧形挡板,所述环状弧形挡板由下至上依次形成有位于雾化喷枪上方的渐缩管段和渐扩管段,所述环状弧形挡板的下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贞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昌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