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402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防抖机构;所述防抖机构包括框架、透镜载体和防抖驱动单元;所述透镜载体设置在所述框架的载体容置腔内,透镜载体与框架之间设置有2自由度滑动支撑结构和防止透镜载体与框架脱离的防脱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透镜驱动装置通过设置2自由度滑动支撑结构和防止透镜载体与框架脱离的防脱结构;使防抖机构不采用悬丝结构进行悬挂连接;比悬丝式连接结构更耐用,且降低了制作难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摄像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型摄像头的透镜驱动装置及应用该透镜驱动装置的微型摄像头和安装上述摄像头的手机、笔记本或其他具有摄像模块的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相机的高精确度、高倍率的要求的日益增加,对于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相机的防止抖动、振动等而进行补正的光学防抖(OIS)功能的补正性能的需要日益变高。现有技术提供的防抖驱动装置多采用悬丝式结构,悬丝式结构复杂,制作难度极大,安装精度和定位精度要求高,并且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并且能够完全不采用悬丝式结构的透镜驱动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4]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防抖机构;所述防抖机构包括框架、透镜载体和防抖驱动单元;所述透镜载体设置在所述框架的载体容置腔内,透镜载体与框架之间设置有2自由度滑动支撑结构。
[0005]进一步,水平滑动支撑结构采用滚珠滑动支撑结构结合防止透镜载体与框架脱离的防脱结构,所述透镜载体与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滚珠,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框架滑槽,载体的底部设置有载体滑槽,所述框架滑槽与所述载体滑槽在空间形成容纳每个所述支撑滚珠的十字滑槽。
[0006]进一步,还包括调焦机构,所述调焦机构包括调焦驱动单元、竖直滑动支撑结构。
[0007]进一步,所述竖直滑动支撑结构包括防止底座与框架脱离的防脱结构以及若干竖直滑动滚珠、滚珠容置槽和与所述竖直滑动滚珠配合的竖直方向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至少两个。
[0008]进一步,还底座和所述框架均为矩形框,所述滑动槽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框相邻的两个角部。
[0009]进一步,所述防脱结构由驱动单元的磁体和吸磁体组成。
[0010]进一步,所述防抖驱动单元和所述调焦驱动单元的线圈均通过PCB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PCB板为FPC板。
[0012]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摄像装置,采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0013]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采用上述的摄像装置。
[0014]本技术透镜驱动装置通过设置2自由度滑动支撑结构和防止透镜载体与框架脱离的防脱结构;使防抖机构不采用悬丝结构进行悬挂连接;比悬丝式连接结构更耐用,且降低了制作难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透镜驱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俯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透镜驱动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8]图4为驱动单元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防抖驱动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防抖单元分解结构示意图1;
[0021]图7为防抖单元分解结构示意图2;
[0022]图8为上盖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上盖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变焦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外壳;2、上盖板;21、撞击凸台;3、透镜载体;31、磁性柱;32、水平滚珠上滑槽;4、框架;41、竖直滚珠;42、水平滚珠;43、水平滚珠下滑槽;44、导头;5、FPC板;6、底座;61、吸磁片;7、第一驱动单元;71、第一驱动单元线圈;72、第一驱动单元磁体;73、第一驱动单元吸磁片;74、第一驱动单元霍尔元件;8、第二驱动单元;81、第二驱动单元线圈;82、第二驱动单元磁体;83、第二驱动单元吸磁片;84、第二驱动单元霍尔元件;9、第三驱动单元;91、第三驱动单元线圈;92、第三驱动单元磁体; 93、第三驱动单元霍尔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技术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0027]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底座6以及设置在底座6上的防抖机构。其中,所述防抖机构包括框架4、透镜载体3和防抖驱动单元。透镜(图中未示出)固定设置在透镜载体3上。
[0029]所述透镜载体3设置在所述框架4的载体容置腔内,透镜载体3与框架4之间设置有2自由度(例如X轴和Y轴杆两个方向)滑动支撑结构。通过防抖驱动单元可以驱动透镜载体3在容置腔内实现正交的2自由度移动,消除抖动的影响。当然,透镜载体3的外缘与载体容置腔内壁应留有足够的间隙,以保证透镜载体3有足够的移动空间用于防抖功能。
[0030]如图4所示,透镜驱动装置设置有驱动透镜沿X轴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单元7;驱动透镜沿Y轴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单元8;驱动透镜沿Z轴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单元9。
[0031]其中,第一驱动单元7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线圈71、第一驱动单元磁体72、第一驱动单元霍尔元件74;第二驱动单元8包括第二驱动单元线圈81、第二驱动单元磁体82、第二驱动单元霍尔元件84;第三驱动单元9包括第三驱动单元线圈91、第三驱动单元磁体92、第三
驱动单元霍尔元件93。
[0032]防抖单元中每个方向的驱动线圈可以是采用一个;由于防抖线圈只设置在一侧,不再对称设置;采用多个驱动线圈,可以获得更大的驱动力;更有利于抵消外壳对驱动磁石的吸力。
[0033]2自由度滑动支撑结构可以采用两组正交的滑块与滑轨或滑块与滑槽结合的方式实现。例如:其中一组滑轨或滑槽沿X轴方向延伸,固定在透镜载体3底端面;另一组滑轨或滑槽按Y轴方向延伸,固定在容置腔的底面;两组机构通过共用的滑块连接。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方式实现防抖方向的2自由度滑动支撑结构。
[0034]如图5至图7所示,2自由度滑动支撑结构可以采用滚珠滑动支撑结构和防止透镜载体3与框架4脱离的防脱结构结合来实现,结构更简单。具体结构为:所述透镜载体3与所述框架4之间设置有至少3个水平滚珠42,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水平滚珠下滑槽43作为框架滑槽,载体的底部设置有水平滚珠上滑槽32作为载体滑槽,所述框架滑槽与所述载体滑槽正交,在空间形成容纳每个所述支撑滚珠的十字滑槽。水平滚珠42既可以沿框架滑槽滑动,也可以沿载体滑槽滑动;所述透镜载体3与所述框架4通过水平滚珠42滑动实现X轴和Y轴相对移动。
[0035]在透镜驱动装置处于非正立状态下,或者处于剧烈震动中,透镜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防抖机构;所述防抖机构包括框架、透镜载体和防抖驱动单元;所述透镜载体设置在所述框架的载体容置腔内,其特征在于,透镜载体与框架之间设置有2自由度滑动支撑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自由度滑动支撑结构采用滚珠滑动支撑结构,所述透镜载体与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滚珠,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框架滑槽,载体的底部设置有载体滑槽,所述框架滑槽与所述载体滑槽在空间形成容纳每个所述支撑滚珠的十字滑槽;2自由度滑动支撑结构还设置有防止透镜载体与框架脱离的防脱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焦机构,所述调焦机构包括调焦驱动单元、竖直滑动支撑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滑动支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高峰王建华姜星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