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滁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救援双驱探测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77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救援双驱探测鲨,涉及仿生机械技术领域,包括鲨形外壳、胸鳍驱动装置以及尾部驱动装置,所述鲨形外壳包括鱼首部、鱼胸部、第一鱼腹部、第二鱼腹部以及第三鱼腹部,所述鱼首部内设有高清摄像装置,所述高清摄像装置的两侧设有探照灯,所述高清摄像装置的上方设有重心调节装置,所述鱼胸部的两侧面下方设有对称的胸鳍,所述胸鳍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在胸鳍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一鱼腹部、第二鱼腹部以及第三鱼腹部设有串联在一起的尾部驱动装置,所述尾部驱动装置的末端连接在尾鳍上,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通过设置的仿鲨鱼形外壳能够有效减少水下探测时游动的阻力,减少因阻力浪费的能量,延长水下工作时间。延长水下工作时间。延长水下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救援双驱探测鲨


[0001]本技术涉及仿生机械
,具体为一种智能救援双驱探测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传统的水下作业,人工操作不仅十分复杂,人身安全也无法完全保障。而且随着人类海洋活动的日趋广泛,水上、水下各类产业发展不断提速,未来对于仿生水下机器人的需求也将持续上涨。同时,人类的生产生活不仅对天空和陆地环境带来了各种污染,也导致了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据估算,全球每年因海洋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30亿美元。尽管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但近岸海域仍存在水环境质量差的问题,局部海域污染严重。为了研究海洋生物结构、勘探海洋的同时减少或解决海洋污染问题,仿生鲨鱼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救援双驱探测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救援双驱探测鲨,包括鲨形外壳、胸鳍驱动装置以及尾部驱动装置,所述鲨形外壳包括鱼首部、鱼胸部、第一鱼腹部、第二鱼腹部以及第三鱼腹部,所述鱼首部内设有高清摄像装置,所述高清摄像装置的两侧设有探照灯,所述高清摄像装置的上方设有重心调节装置,所述鱼胸部的两侧面下方设有对称的胸鳍,所述胸鳍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在胸鳍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一鱼腹部、第二鱼腹部以及第三鱼腹部设有串联在一起的尾部驱动装置,所述尾部驱动装置的末端连接在尾鳍上。
[0005]优选的,所述鱼首部的最前方设有透光镜,所述透光镜的两侧分别设有便于探照灯的灯光射出的探照灯窗口。r/>[0006]优选的,所述鱼胸部的背部还设有背鳍。
[0007]优选的,所述胸鳍上设有摆动连接轴以及转动连接轴。
[0008]优选的,所述胸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舵机、锥齿轮组、碳纤维管、铜套以及法兰,所述驱动舵机安装在多功能支架上,多功能支架安装在鱼胸部内,所述锥齿轮组一端连接在驱动舵机的输出轴上,一端连接在碳纤维管上,所述铜套以及法兰相邻设置并且对称设置在碳纤维管的两侧,所述碳纤维管通过法兰转动安装在鱼胸部内。
[0009]优选的,所述尾部驱动装置设有多组并且串联在一起,所述尾部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支架、舵机、舵机支架以及尾鳍连接板,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鱼胸部内并与多功能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舵机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与舵机支架上,所述尾鳍连接板转动连接在最末端的舵机上并且与尾鳍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鱼首部与鱼胸部通过螺栓密封连接,所述鱼胸部与第一鱼腹部之间通过密封圈连接,所述第一鱼腹部、第二鱼腹部以及第三鱼腹部之间活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重心调节装置包括直线导轨、滑块以及配重块,所述直线导轨安装在鱼首部的内侧顶部,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直线导轨上,所述配重块安装在滑块上。
[0012]优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转动块、连接件、连杆、转动部安装轴以及连接座,所述转动块的一端安装在碳纤维管的末端,所述转动块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件的尾部,所述连接件的头部通过销钉转动连接在连杆的头部,所述连杆的尾部转动连接在摆动连接轴上,所述转动部安装轴通过黄铜套以及安装法兰安装在鱼胸部上,所述转动部安装轴的末端连接在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在转动连接轴上。
[0013]优选的,所述鱼胸部内位于胸鳍驱动装置的正下方还设有无线充电电池,所述鱼首部的下方设有浊度监测模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技术能通过设置的仿鲨鱼形外壳能够有效减少水下探测时游动的阻力,减少因阻力浪费的能量,延长水下工作时间;
[0016]2.该技术通过设置的胸鳍、尾鳍驱动装置,能够使整个装置更加灵活,实现整个装置的柔性摆动,更好的适应水下工作的复杂环境。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鱼首部及鱼胸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尾部驱动装置以及尾鳍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鲨形外壳;11

鱼首部;111

透光镜;112

探照灯窗口;
[0023]12

鱼胸部;121

胸鳍;122

背鳍;123

摆动连接轴;124

转动连接轴;
[0024]13

第一鱼腹部;14

第二鱼腹部;15

第三鱼腹部;
[0025]2‑
胸鳍驱动装置;21

驱动舵机;22

锥齿轮组;23

碳纤维管;24

铜套;25
‑ꢀ
法兰;26

多功能支架;
[0026]3‑
尾部驱动装置;31

安装支架;32

舵机;33

舵机支架;34

尾鳍连接板;
[0027]4‑
高清摄像装置;
[0028]5‑
探照灯;
[0029]6‑
重心调节装置;61

直线导轨;62

滑块;63

配重块;
[0030]7‑
连杆机构;71

转动块;72

连接件;73

连杆;74

转动部安装轴;75

连接座;
[0031]8‑
尾鳍;9

密封圈;10

无线充电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救援双驱探测鲨,包括
鲨形外壳1、胸鳍驱动装置2以及尾部驱动装置3,所述鲨形外壳1包括鱼首部11、鱼胸部12、第一鱼腹部13、第二鱼腹部14以及第三鱼腹部15,所述鱼首部11内设有高清摄像装置4,所述高清摄像装置4的两侧设有探照灯5,所述高清摄像装置4的上方设有重心调节装置6,所述鱼胸部12的两侧面下方设有对称的胸鳍121,所述胸鳍121通过连杆机构7连接在胸鳍驱动装置2上,所述第一鱼腹部13、第二鱼腹部14以及第三鱼腹部15设有串联在一起的尾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救援双驱探测鲨,其特征在于:包括鲨形外壳(1)、胸鳍驱动装置(2)以及尾部驱动装置(3),所述鲨形外壳(1)包括鱼首部(11)、鱼胸部(12)、第一鱼腹部(13)、第二鱼腹部(14)以及第三鱼腹部(15),所述鱼首部(11)内设有高清摄像装置(4),所述高清摄像装置(4)的两侧设有探照灯(5),所述高清摄像装置(4)的上方设有重心调节装置(6),所述鱼胸部(12)的两侧面下方设有对称的胸鳍(121),所述胸鳍(121)通过连杆机构(7)连接在胸鳍驱动装置(2)上,所述第一鱼腹部(13)、第二鱼腹部(14)以及第三鱼腹部(15)设有串联在一起的尾部驱动装置(3),所述尾部驱动装置(3)的末端连接在尾鳍(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救援双驱探测鲨,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首部(11)的最前方设有透光镜(111),所述透光镜(111)的两侧分别设有便于探照灯(5)的灯光射出的探照灯窗口(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救援双驱探测鲨,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胸部(12)的背部还设有背鳍(1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救援双驱探测鲨,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鳍(121)上设有摆动连接轴(123)以及转动连接轴(1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救援双驱探测鲨,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鳍驱动装置(2)包括驱动舵机(21)、锥齿轮组(22)、碳纤维管(23)、铜套(24)以及法兰(25),所述驱动舵机(21)安装在多功能支架(26)上,多功能支架(26)安装在鱼胸部(12)内,所述锥齿轮组(22)一端连接在驱动舵机(21)的输出轴上,一端连接在碳纤维管(23)上,所述铜套(24)以及法兰(25)相邻设置并且对称设置在碳纤维管(23)的两侧,所述碳纤维管(23)通过法兰(25)转动安装在鱼胸部(12)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救援双驱探测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驱动装置(3)设有多组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峥周舟彭安乐张宣仲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