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斜板沉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62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斜板沉降器,包括:支撑部,为框架式结构,具有X梁和与其滑动相连的Y梁,所述Y梁之间设置有Z梁,所述Z梁上设置有卡槽;过滤部,包括设置在Z梁之间的倒V型侧向流斜板,所述倒V型侧向流斜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顶部相连,底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卡槽中;其中,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夹角随Y梁间距的改变而变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兼顾工况调节和高效清淤,提高了沉淀效率和排泥效果。沉淀效率和排泥效果。沉淀效率和排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斜板沉降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给排水污泥沉淀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斜板沉降器。

技术介绍

[0002]沉淀是给排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絮凝颗粒的快速沉降则是实现高效沉淀的重要途径。对于沉降距离仅30~200mm左右的浅层沉淀,侧向流(水流与沉泥方向垂直)斜板沉淀池是常用的结构形式。现有倒V型的侧向流斜板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一旦安装成型,后期将不能调整,如果运行工况发生变化,会影响沉淀效率;其次,在重力作用下,斜板上沉积的大部分污泥会斜向落至池底,然而,这种沉降方式存在清理不及时的缺陷,仍需配套专用清洗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兼顾调节和清淤的高效斜板沉降器,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所述的高效斜板沉降器,包括
[0005]支撑部,为框架式结构,具有X梁和与其滑动相连的Y梁,所述Y梁之间设置有Z梁,所述Z梁上设置有卡槽;
[0006]过滤部,包括设置在Z梁之间的倒V型侧向流斜板,所述倒V型侧向流斜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顶部相连,底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卡槽中;
[0007]其中,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夹角随Y梁间距的改变而变化。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顶部的所述X梁通过齿轨机构与所述Y梁相连。
[0009]进一步地,所述齿轨机构由电机驱动。
[0010]具体地,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通过柔性板相连。
[0011]或者,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通过铰接套件相连。
[0012]进一步地,所述铰接套件包括设置在左侧板顶部的铰接轴和设置在右侧板顶部的开口铰接套。
[0013]进一步地,所述铰接轴通过连接板与左侧板相连,所述开口铰接套与右侧板焊接相连。
[0014]根据室外给水设计标准规定,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夹角为α,且40
°
≤α≤60
°

[0015]为了在有限空间内尽可能多地布置侧向流斜板,所述卡槽在Z梁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
[0016]为了方便清理污泥,所述倒V型侧向流斜板沿X向间隔设置用于形成沉泥通道。
[0017]本技术提供的高效斜板沉降器,将装配式的侧向流斜板与活动支撑架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倒V型侧向流斜板开度的自由变化,其一能够适应工况变化,根据工况确定最佳安装形式,增强污泥沉淀效果;其二,当流斜板在摆动过程中,可以促进污泥的下落,达
到及时清淤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兼顾工况调节和高效清淤,提高了沉淀效率和排泥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20]图3是图1中左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1中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所述的高效斜板沉降器,包括
[0023]支撑部,为框架式结构,具有X梁和与其滑动相连的Y梁,所述Y梁之间设置有Z梁,所述Z梁上设置有卡槽;
[0024]过滤部,包括设置在Z梁之间的倒V型侧向流斜板,所述倒V型侧向流斜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顶部相连,底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卡槽中;
[0025]其中,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夹角随Y梁间距的改变而变化。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工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27]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部为矩形框架式结构,其包括玻璃钢材质的四根X梁1、八根Y梁2和八根Z梁3。上述X梁1位于支撑部的四角处,顶部两根X梁1之间设置有四根Y梁2,相对应地,底部两根X梁1之间也设置有四根Y梁2。而每对上下对应的Y梁2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Z梁3,每四根Z梁3构成一组,每组中的Z梁3内侧同一高度处均对应设置有用于安装倒V型侧向流斜板4的卡槽5。上述卡槽5在每个Z梁3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多个竖向排列的倒V型侧向流斜板4,从而缩短沉淀距离,有效提高净化效果。本实施例中倒V型侧向流斜板4沿X向设置为两组,组间间隔设置,用于形成沉泥通道6,可方便地进行污泥清理。
[0028]上述每个V型侧向流斜板4均包括左侧板41和右侧板42,左侧板41和右侧板42为乙丙共聚蜂窝板,其顶部可通过柔性板(如硅胶板等)相连,也可通过铰接套件相连。本实施例中左侧板41和右侧板42采用相对稳定耐用的铰接套件相连。具体地,铰接套件包括安装在左侧板41顶部的铰接轴43和安装在右侧板42顶部的开口铰接套44。上述铰接轴43多通过连接板45与左侧板41相连,可以避免对板体转动产生干涉。上述开口铰接套44则与右侧板42直接焊接相连,开口铰接套44的开口大小和位置依据倒V型侧向流斜板4的开度设置。上述左侧板41和右侧板42的底部分别安装在Z梁3的卡槽5内。安装时,铰接轴43从铰接套44的端部插入,由于铰接套44的开口相对较小,因此,两者不会发生脱落,且不会发生锁死影响角度调整。
[0029]X梁1和Y梁2之间均通过齿轨机构相连,且顶部的齿轨机构由电机驱动,可通过连接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对每个Y梁2位移的控制,从而通过改变每组Y梁2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倒V型侧向流斜板4的开度发生改变。上述左侧板41和右侧板42的顶部夹角α应控制在40

60
°

这不仅符合室外给水设计标准规定,而且,经实验验证,倒V型侧向流斜板4在此范围内开合时脱泥效果最佳。
[0030]使用时,根据水温、水质等工况确定倒V型侧向流斜板4的初始开度,并使其保持该开度进行水质净化处理,在此过程中,水流沿水平方向流动,沉泥沿竖直方向降落,实现泥水分离。一段时间后,通过控制齿轨机构中电机的工作状态,使每对Y梁2反复进行相对运动和反向运动,从而使Z梁3及与其相连的倒V型侧向流斜板4反复开合,加速倒V型侧向流斜板4污泥的脱落。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诸如“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斜板沉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为框架式结构,具有X梁和与其滑动相连的Y梁,所述Y梁之间设置有Z梁,所述Z梁上设置有卡槽;过滤部,包括设置在Z梁之间的倒V型侧向流斜板,所述倒V型侧向流斜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顶部相连,底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卡槽中;其中,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夹角随Y梁间距的改变而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斜板沉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顶部的所述X梁通过齿轨机构与所述Y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斜板沉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轨机构由电机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斜板沉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通过柔性板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斜板沉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星刘元元杜晖王笑飞张玉婉黄绍磊郭晓萌崔寒牛永前魏中伟谢宁丁玉许寒剑侯少璞胡晓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