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61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风道件,风道件设置于壳体内,风道件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进风口与第一进风口相连通;风机,风机设置于风道件内;换热器,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换热器包括:翅片和扁管,翅片设置于相邻的扁管之间,翅片具有朝向第二出风口的进风侧和朝向第一出风口的出风侧,出风侧的出风方向与换热器朝向第一出风口一侧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关系式:α<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内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室内机使用的平行流换热器安装在后板上,平行流换热器主要包括扁管和翅片,翅片的进出风方向垂直于换热器的平面。
[0003]但是,换热器部件受壳体宽高比的限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气流经风道件进入翅片时流向变化剧烈(接近77度),故该部位的风阻较高,局部能量损失大,气流换热时间增加,在出风时容易形成凝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不易在第一出风口处形成凝露,而且可以加快气流经过换热器,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05]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风道件,所述风道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件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所述换热器包括:翅片和扁管,所述翅片设置于相邻的所述扁管之间,所述翅片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进风侧和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侧,所述出风侧的出风方向与所述换热器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一侧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关系式:α<90
°

[0006]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出风侧的出风方向与换热器朝向第一出风口一侧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关系式:α<90
°
,此时翅片上的局部阻碍面积较小,这样可以减少气流换热时间,防止气流在制热时出风温度较低,制冷时出风温度较高,从而容易在第一出风口处形成凝露,另外,这样设置也可以加快气流经过换热器,从而可以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α满足关系式:30
°
<α<90
°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翅片在相邻的所述扁管之间形成有多个流体风道,所述流体风道相对所述换热器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一侧倾斜设置。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翅片包括:波峰部、主片体部和波谷部,所述主片体部连接于所述波峰部和所述波谷部之间,以在相邻的所述扁管之间形成所述流体风道,所述波峰部设置于一个所述扁管上,所述波谷部设置于另一个所述扁管上。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分别设置于所述扁管的两端,位于上方的所述集流管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位于下方的所述集流管安装在所述风道件上。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
集流管上,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和/或所述风道件上。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集流管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板,所述集流管的两端均对应有所述安装板。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包括:面罩和后板,所述面罩和所述后板连接,所述风道件固定于所述后板上,所述换热器倾斜地设置于所述后板和所述风道件上。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方。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风道件为蜗壳,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图;
[0020]图3是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换热器的局部安装示意图;
[0022]图5是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空调器室内机;
[0025]10、壳体;11、第一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13、面罩;14、后板;20、风道件;21、第二进风口;22、第二出风口;30、风机;40、换热器;41、翅片;42、扁管;43、进风侧;44、出风侧;45、流体风道;46、波峰部;47、主片体部;48、波谷部;49、集流管;50、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7]下面参考图1

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包括:壳体10、风道件20、风机30和换热器40。壳体10可以构造成空调器室内机1的整体外观结构,而且可以起到安装和保护的作用,防止壳体10内部的器件与外物触碰而受到损坏。风道件20主要用于风通过,一般将风机30设置于风道件20内,通过风机30的转动工作,可以将风吸入到风道件20内。而换热器40可以起到换热的作用,从而可以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包括: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风道件20设置于壳体10内,风道件20包括:第二进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第二进风口21与第一进风口11相连通,换热器40设置于壳体10内且位于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22之间,也就是说,在风机30工作后,风机30产生吸力,室内的空气先通过第一进风口11进入到壳体10内,然后通过第二进风口21进入到风道件20内,再通过第二出风口22排出,此时排出的空气均需要通过换
热器40,经过换热器40的换热后形成冷空气或热空气,最后从第一出风口12释放到室内,实现制冷或制热的效果。
[0030]如图3所示,换热器40包括:翅片41和扁管42,冷却液可以在扁管42中流通,将翅片41设置于相邻的扁管42之间,当气流经过翅片41时,冷却液可以通过翅片41对流经的气流升温或降温,从而实现制冷和制热的效果。翅片41具有朝向第二出风口22的进风侧43和朝向第一出风口12的出风侧44,也就是说,当气流从第二出风口22排出时,可以沿着进风侧43通过翅片41,并且在换热后,沿着出风侧44从第一出风口12释放到室内。
[0031]如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气流在经过翅片41时会在翅片41形成局部阻碍,局部阻碍是气流由于变相、变径等因素而产生能量损失的区域,该区域的面积与流向变化的剧烈程度正相关,将出风侧44的出风方向与换热器40朝向第一出风口12一侧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关系式:α<90
°
,此时翅片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风道件,所述风道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件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所述换热器包括:翅片和扁管,所述翅片设置于相邻的所述扁管之间,所述翅片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进风侧和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侧,所述出风侧的出风方向与所述换热器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一侧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关系式:α<9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α满足关系式:30
°
<α<9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在相邻的所述扁管之间形成有多个流体风道,所述流体风道相对所述换热器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一侧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包括:波峰部、主片体部和波谷部,所述主片体部连接于所述波峰部和所述波谷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亮邓文祥李文杰招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