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点点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350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开有推进口,且底座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上部两侧均活动设有弧形夹板,两个弧形夹板相对远离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底座上部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固定块,且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与底座之间设有滑动连接件,所述底座底部沿其一圈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且底座下部设有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两个弧形夹板相互靠拢夹紧支撑梁,实现稳定防护功能,避免支撑梁倾斜。避免支撑梁倾斜。避免支撑梁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护
,具体为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
[0003]但是木结构建筑所使用材料不同现代建筑材料,随着使用时间、周边环境等变化容易出现倾斜等影响稳定问题,大多木质古建筑都是依靠数根主要支撑梁来支撑,因此,对支撑梁的防护是预防倾倒的重中之重,目前,并没有针对木质古建筑的预防稳定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开有推进口,且底座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上部两侧均活动设有弧形夹板,两个弧形夹板相对远离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底座上部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固定块,且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与底座之间设有滑动连接件,所述底座底部沿其一圈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且底座下部设有支撑机构。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动连接件包括底座上部外壁两侧均开有条形槽,且条形槽内均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下部靠近底座一端固定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二连杆上端铰接于第三固定块,所述条形槽内设有调节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条形槽两侧内壁之间均转动设置的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贯穿滑块两侧外壁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上位于条形槽一侧内壁与滑块之间均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一螺纹柱远离推进口一端均穿过底座一侧外壁并固定有第一摇把。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底部一圈靠近多个万向轮位置处均设置的支撑柱,且支撑柱下端均固定有支撑盘。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柱上端均穿过底座内部底壁,且支撑柱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柱位于底座内部一端固定有同一个环形架,所述底座内部底壁一侧转动设有第二螺纹柱,且第二螺纹柱贯穿环形架两侧外壁并穿过底座上部外壁,所述第二螺纹柱与环形架螺纹连接,且第二螺纹柱上端固定有第二摇把。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环形架贯穿其两侧外壁滑动插设有导
向柱,且导向柱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底座上下两侧内壁。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形夹板内弧面粘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一侧设有防滑凸点。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通过在底座一侧开设的推进口,配合底座上部两侧设置的弧形夹板以及条形槽内设置的调节机构,使得人们使用时,只需将底座推至需要保护的支撑梁处,进而将推进底座使得支撑梁置于推进口内,然后分别转动两侧的第一摇把,带动两个第一螺纹柱旋转,使得滑块在条形槽内滑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杆拉动两个第一连杆转动,两个弧形夹板相互靠拢夹紧支撑梁,实现稳定防护功能,避免支撑梁倾斜。
[0014]2.本技术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通过在底座下部设置的万向轮,使得底座移动方便,并且在底座下部设置有支撑机构,使得人们在预先调整两个夹板时,先初步定位,不要夹紧,然后摇动第二摇把带动第二螺纹柱旋转,使得环形架带动多个支撑柱与支撑盘下移,升起底座,使得万向轮离地,避免支撑后底座任意移动,升起底座后,再次调整两个弧形夹板夹紧,进一步提高底座支撑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的调节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的环形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推进口;3、弧形夹板;4、第一固定块;5、第一连杆;6、第二固定块;7、第一摇把;8、条形槽;9、第二连杆;10、第二螺纹柱;11、第二摇把;12、支撑盘;13、万向轮;14、支撑柱;15、第三固定块;16、第一螺纹柱;17、滑块;18、弹簧;19、导向柱;20、环形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一侧开有推进口2,且底座1内部为中空结构,将推进底座1使得支撑
梁置于推进口2内,底座1上部两侧均活动设有弧形夹板3,两个弧形夹板3相对远离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固定块4,底座1上部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固定块6,且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固定块4与第二固定块6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4、第二固定块6铰接,第一连杆5与底座1之间设有滑动连接件,底座1底部沿其一圈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3,两个弧形夹板3相互靠拢夹紧支撑梁,实现稳定防护功能,避免支撑梁倾斜,且底座1下部设有支撑机构。
[0024]请参阅图1

4,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滑动连接件包括底座1上部外壁两侧均开有条形槽8,且条形槽8内均滑动设有滑块17,滑块17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杆9,第一连杆5下部靠近底座1一端固定有第三固定块15,第二连杆9上端铰接于第三固定块15,条形槽8内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条形槽8两侧内壁之间均转动设置的第一螺纹柱16,第一螺纹柱16贯穿滑块17两侧外壁并与其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柱16上位于条形槽8一侧内壁与滑块17之间均套设有弹簧18,第一螺纹柱16远离推进口2一端均穿过底座1一侧外壁并固定有第一摇把7,转动两侧的第一摇把7,带动两个第一螺纹柱16旋转,使得滑块17在条形槽8内滑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杆9拉动两个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一侧开有推进口(2),且底座(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上部两侧均活动设有弧形夹板(3),两个弧形夹板(3)相对远离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固定块(4),所述底座(1)上部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固定块(6),且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固定块(4)与第二固定块(6)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一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5)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4)、第二固定块(6)铰接,所述第一连杆(5)与底座(1)之间设有滑动连接件,所述底座(1)底部沿其一圈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3),且底座(1)下部设有支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件包括底座(1)上部外壁两侧均开有条形槽(8),且条形槽(8)内均滑动设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杆(9),所述第一连杆(5)下部靠近底座(1)一端固定有第三固定块(15),所述第二连杆(9)上端铰接于第三固定块(15),所述条形槽(8)内设有调节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预防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条形槽(8)两侧内壁之间均转动设置的第一螺纹柱(16),所述第一螺纹柱(16)贯穿滑块(17)两侧外壁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点点胡吉宏
申请(专利权)人:刘点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