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在接近柱底端的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419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4
一种设置在接近柱底端的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目的是利用地震过中钢柱倾倒时支撑打开使得钢柱不至于彻底倒塌从而使房屋内形成一个避难的空间以达到减小伤亡率的目的。其结构包括C型钢、矩形钢板;合页和合页轴;滑轨部分包括滑轨底板、滑轨侧板;支撑部分包括支撑板、滚轮托架、滚轮。支撑板与与合页连接,滚轮托架与支撑板连接,滚轮轴两端插入到滚轮托架轴孔里,合页与矩形钢板连接,滑轨与合页连接,滑轨侧板与滑轨底板连接,滑轨挡板与滑轨侧板和滑轨底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环保、废物再利用、连接方式新颖、施工简便及节省人力等一些突出特点。施工简便及节省人力等一些突出特点。施工简便及节省人力等一些突出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在接近柱底端的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技术、钢结构技术,具体是钢结构支撑抗震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要设法在钢结构柱倾倒时设置一个支撑构件,钢框架结构内部形成一个避难的空间,最大限度提高人员的生存率。
[0003]钢结构的特点有抗风性:型钢结构建筑重量轻、强度高、整体刚性好、防变形能力强。建筑物自重轻。耐久性:轻钢结构住宅结构全部采用冷弯薄壁钢构件体系组成,钢骨采用超级防腐高强冷轧镀锌板制造,有效避免钢板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锈蚀的影响,增加了轻钢构件的使用寿命。健康性:干作业施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房屋钢结构材料可回收,其他配套材料也可大部分回收,符合当前环保意识;所有材料为绿色建材,满足生态环境要求,有利于健康。快捷性:全部干作业施工,不受环境季节影响。环保性:材料可回收,真正做到绿色无污染。
[0004]在CN201510030790.2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立柱支撑装置。该专利包括立柱、滑条、防滑条、钢板、钢筋骨架、加重板、滑槽以及底座组成,经分析专利中所谈及的施工方法发现:该施工方法较为复杂,稳定性差,且钢筋骨架,钢板破坏后不易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在接近柱底端的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设置在接近柱底端的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设置在接近柱底端的支撑装置,内含支撑结构,滑轨,收纳装置三部分,包括C型钢1、矩形钢板2、第一合页5、第二合页3、第三合页6、第四合页8、第一合页轴4、第二合页轴7、支撑板9、滚轮托架10、滚轮11、滑轨挡板12、滑轨底板13、滑轨侧板14,C型钢1的腹板和柱的翼缘板相连;C型钢1上端和下端分别有两个同样尺寸的矩形钢板2连接;矩形钢板2的长度和宽度与C型钢1腹板的高度和翼缘板的高度相同;第一合页(5)与矩形钢板2相连;第一合页5和第二合页3通过插入合页轴的第一合页轴4相连;第二合页3与滑轨底板13相连;滑轨侧板14分别布置在滑轨底板13两侧与之相连;滑轨挡板12与滑轨侧板14和滑轨底板13相连;第四合页8与矩形钢板2相连;第四合页8与第三合页6通过第二合页轴7相连;支撑板9与第三合页6相连;滚轮11两端的滚轮轴分别插入滚轮托架10的轴孔里;滚轮托架10与支撑板9相连。
[0007]本专利技术的设置在接近柱底端的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步骤为:步骤(1)第一合页5与矩形钢板2通过焊接连接;步骤(2)第一合页5与和第二合页3通过第一合页轴4相连,第一合页轴4的两端与合页5通过焊接连接;步骤(3)第二合页3与滑轨底板13通过焊接连接;
步骤(4)滑轨侧板14与滑轨底板13通过焊接连接;步骤(5)滑轨挡板12与滑轨底板13和滑轨侧板14通过焊接连接;步骤(6)矩形钢板2与第四合页8通过焊接连接;步骤(7)第四合页8与第三合页6通过第二合页轴7连接,第二合页轴7两端与和第四合页8通过焊接连接;步骤(8)支撑板9一端与第三合页6通过焊接连接;步骤(9)滚轮11两端的滚轮轴分别插入滚轮托架的轴孔中,滚轮托架10与支撑板9通过焊接连接;步骤(10)矩形钢板2分别焊接在C型钢1两端;步骤(11)C型钢1的腹板与钢柱的翼缘板通过焊接连接同时该装置底端矩形钢板2距离柱底端梁的距离为该装置长度的12.5%。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1)所用构件可以预先在工厂加工,组装,节省人力成本,管理成本。(2)便于震后的更换维修,极大地加快了灾后重建的进度(3)房屋损坏后可进行回收利用,甚至无需重新加工。(4)可对损坏结构进行更换而不至于重新修建。(5)在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房屋构成一个整体,各构件之间紧密连接,房屋构成一个整体。能够有效减少因房间各部分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6)减少对环境的污染。(7)在地震时能吸取大量的地震能量。(8)有效降低震害不至于出现房屋内的彻底倒塌的后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整体构造示意图,图2是钢柱未发生倾倒时该支撑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是钢柱发生倾倒时该装置打开形成支撑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是C型钢1示意图,图5是第一合页5与矩形钢板2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第一合页5与第二合页3通过第一合页轴4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第四合页8与第三合页6通过第二合页轴7的连接示意图,图8是矩形钢板2的示意图,图9是支撑板9的 示意图,图10是滚轮托架10的示意图,图11是滚轮11的示意图,图12是滑轨挡板12的示意图,图13是滑轨底板13的示意图,图14是滑轨侧板14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C型钢1,矩形钢板2,第一合页5,第二合页3,第一合页轴4,第二合页轴7,第四合页8,第三合页6,支撑板7,滚轮卡托10,滚轮11,滑轨挡板12,滑轨底板13,滑轨侧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设置在接近柱底端的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设置在接近柱底端的支撑装置,内含支撑结构,滑轨,收纳装置三部分,包括C型钢1、矩形钢板2、第一合页5、第二合页3、第三合页6、第四合页8、第一合页轴4、第二合页轴7、支撑板9、滚轮托架10、滚轮11、滑轨挡板12、滑轨底板13、滑轨侧板14,C型钢1的腹板和柱的翼缘板相连;C型钢1上端和下端分别有两个同样尺寸的矩形钢板2连接;矩形钢板2的长度和宽度与C型钢1腹板的高度和翼缘板的高度相同;第一合页(5)与矩形钢板2相连;第一合页5和第二合页3通过插入合页轴的第一合页轴4相连;第二合页3与滑轨底板13相连;滑轨侧板14分别布置在滑轨底板13两侧与之相连;滑轨挡板12与滑轨侧板14和滑轨底板13相连;第四合页8与矩形钢板2相连;第四合页8与第三合页6通过第二合页轴7相连;支撑板9与第三合
页6相连;滚轮11两端的滚轮轴分别插入滚轮托架10的轴孔里;滚轮托架10与支撑板9相连。
[0011]以上所述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安装高度与该装置底端到下部梁的距离取该装置整体高度的12.5%。
[0012]以上所述的支撑装置,将矩形钢板2与第一合页5焊接,使第一合页5的槽口底部下端的边线与矩形钢板2右端的边缘线对齐。
[0013]以上所述的支撑装置,第四合页8和C型钢1的腹板紧密贴合。
[0014]本专利技术便于转移柱倾倒时产生的压应力,使柱不至于完全倾倒。在地震或超预期外力作用未发生时,该装置的滑轨部分和支撑部分收纳在该装置内部,如图2所示,安装时该支撑装置底端距离柱底端梁的距离为该装置总长度的12.5%,地震时钢柱发生倾倒,滑轨部分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然后滑轨顶端与与钢柱连接的梁接触,此时滑轨底板(13)与梁的角度为锐角,便于支撑板9的滚轮11沿滑轨向滑轨挡板12的方向滑移,随着钢柱继续倾斜,支撑板部分在重力的作用下从C型钢1内部向外伸出,并随着钢柱倾斜角度的进一步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在接近柱底端的支撑装置,内含支撑结构,滑轨,收纳装置三部分,包括C型钢(1)、矩形钢板(2)、第一合页(5)、第二合页(3)、第三合页(6)、第四合页(8)、第一合页轴(4)、第二合页轴(7)、支撑板(9)、滚轮托架(10)、滚轮(11)、滑轨挡板(12)、滑轨底板(13)、滑轨侧板(14),C型钢(1)的腹板和柱的翼缘板相连;C型钢(1)上端和下端分别有两个同样尺寸的矩形钢板(2)连接;矩形钢板(2)的长度和宽度与C型钢(1)腹板的高度和翼缘板的高度相同;第一合页(5)与矩形钢板(2)相连;第一合页(5)和第二合页(3)通过插入合页轴的第一合页轴(4)相连;第二合页(3)与滑轨底板(13)相连;滑轨侧板(14)分别布置在滑轨底板(13)两侧与之相连;滑轨挡板(12)与滑轨侧板(14)和滑轨底板(13)相连;第四合页(8)与矩形钢板(2)相连;第四合页(8)与第三合页(6)通过第二合页轴(7)相连;支撑板(9)与第三合页(6)相连;滚轮(11)两端的滚轮轴分别插入滚轮托架(10)的轴孔里;滚轮托架(10)与支撑板(9)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接近柱底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的安装高度与该装置底端到下部梁的距离取该装置整体高度的1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接近柱底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矩形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王长成张振永李少丰裴少荣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