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338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前端设有进水口,罐体内设有两块平行的隔板,以及两根水流方向由下往上的排水管,罐体后端设有出水口,罐体内部被两块平行的隔板分为厌氧消化池、微曝气反应池、沉淀池,厌氧消化池、微曝气反应池、沉淀池顶部均设有检查口,所述厌氧消化池的顶部还设有排气管,微曝气反应池的顶部设有太阳能驱动曝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增强了污水处理效果,便于后期更换管理,运营维护。整个反应系统内兼顾厌氧和好氧反应,能有效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满足了对低成本,低维护,供电不便,节能环保的需求。节能环保的需求。节能环保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
,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越来越得到重视。农村乡镇污水具有量小,排放分散,波动性大的特点,而一体化设备施工期短,工程造价低,处理效果好,使得一体化设备污水处理设备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中。
[0003]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填料的选取对污水处理效果尤为关键,且后续更换填料不便,多数装置需要依靠外界动力,实现污水的净化过程。在处于偏远地区或者进一步考虑经济效益的情况下,研发出一种利用新能源,实现整个一体化设备无动力运转,而且污水处理效果能符合排放标准,也是未来农村乡镇污水治理的方向。
[0004]净水领域中,竹炭具有极强的潜力,是竹材经过高温燃烧分解的产物,具有多孔结构,类似海绵,能吸附污水中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且竹炭表面丰富的孔隙分布特征和高比表面积,为微生物附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生物污泥陶粒是由污水处理厂生物污泥烧制而成,其表面的釉质层硬度高、抗冲击,内部丰富的孔隙结构为微生物的繁殖提高良好的生存环境,挂膜快,污染物去除能力强。陶粒粒径较为均匀,有利于水流在反应器内的分布,提高溶解氧的传递效率;火山岩是一种高效的脱氮填料,吸附性佳,空隙丰富,火山岩内含有丰富的Al、Fe、Ca、Mg等金属元素,为脱氮除磷提供了保障。砾石是一种沉积岩,广泛应用于用于铺路,利用其具有压实性,能使整个填料组合更加稳定。
[0005]因此,本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结合现有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无需专人运营维护,满足了供电不便的需求,实现了节能环保的需要。该设备工程造价及运行费用低,全地埋式设置,不占地表面积,可将污水处理与绿化设施集成建设。适用于农村乡镇,变电站,宾馆,小区等场所。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前端设有进水口,罐体内设有两块平行的隔板,以及两根水流方向由下往上的排水管,罐体后端设有出水口,罐体内部被两块平行的隔板分为厌氧消化池、微曝气反应池、沉淀池,厌氧消化池、微曝气反应池、沉淀池顶部均设有检查口,所述厌氧消化池的顶部还设有排气管,微曝气反应池的顶部设有太阳能驱动曝气装置。
[0009]所述太阳能驱动曝气装置包括太阳能板、曝气主机、曝气管、微孔曝气头,所述曝气主机安装在微曝气反应池顶部的罐体外侧壁上,曝气主机连接太阳能板,所述曝气管一
端连接到曝气主机,另一端连接微孔曝气头,所述微孔曝气头设置在微曝气反应池内。
[0010]所述微曝气反应池内填充有填料层,微孔曝气头埋入到填料层中,所述填料层的填料均用尼龙网袋分装。
[0011]所述填料层由下而上的填充结构为竹炭层、生物污泥陶粒层、火山石层、砾石层。
[0012]所述竹炭层、生物污泥陶粒层、火山石层、砾石层的高度控制为1:1:1:1,整个填料层高度为微曝气反应池高度的一半。
[0013]所述太阳能板为PET层压太阳能板,曝气主机内部有蓄电池实现能量存储,使得设备运行不受天气影响。
[0014]所述排气管为弯折式向下排气,且配备有防雨帽。
[0015]所述检查口上均安装密封盖。
[0016]所述排水管为PVC排水管,排水管的下端开口距离设备底部300mm,排出底层水。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地势差实现污水的流动,充分利用污水排放位能,使生活污水依次通过厌氧消化池,微曝气反应池,沉淀池。厌氧消化池中,污染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水解酸化。微曝气反应池中,新型组合填料有利于微生物的生殖繁衍和生物膜的生长形成,再依靠太阳能实现能量转换,创造好氧的条件,附着在滤料上的生物膜拦截、吸附、降解污染物质,增强了污水的处理程度和效果。使用尼龙网兜分装填料,具有不易堵塞,更换填料方便的特点,无需专人运营维护,满足了供电不便的需求,实现了节能环保的需要。该设备工程造价及运行费用低,全地埋式设置,不占地表面积,可将污水处理与绿化设施集成建设。适用于农村乡镇,变电站,宾馆,小区等场所。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专利的侧视图;
[0021]图3使本技术专利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3]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4]请参阅图1,本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罐
体1,罐体1的前端设有进水口2,罐体1内设有两块平行的隔板3,以及两根水流方向由下往上的排水管4,罐体1后端设有出水口5,罐体1内部被两块平行的隔板3分为厌氧消化池6、微曝气反应池7、沉淀池8,厌氧消化池6、微曝气反应池7、沉淀池8顶部均设有检查口9,所述厌氧消化池6的顶部还设有排气管10,微曝气反应池7的顶部设有太阳能驱动曝气装置。
[0025]所述太阳能驱动曝气装置包括太阳能板11、曝气主机12、曝气管13、微孔曝气头14,所述曝气主机12安装在微曝气反应池7顶部的罐体外侧壁上,曝气主机12连接太阳能板11,所述曝气管13一端连接到曝气主机12,另一端连接微孔曝气头14,所述微孔曝气头14设置在微曝气反应池7内。所述微曝气反应池7内填充有填料层15,微孔曝气头14埋入到填料层15中,所述填料层15的填料均用尼龙网袋16分装。所述的尼龙网兜孔径为3

5mm,将生物污泥陶粒、竹炭、火山岩、砾石填料分装并打结,方便于后续填料更换。
[0026]所述填料层15由下而上的填充结构为竹炭层、生物污泥陶粒层、火山石层、砾石层。所述竹炭层、生物污泥陶粒层、火山石层、砾石层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罐体(1)的前端设有进水口(2),罐体(1)内设有两块平行的隔板(3),以及两根水流方向由下往上的排水管(4),罐体(1)后端设有出水口(5),罐体(1)内部被两块平行的隔板(3)分为厌氧消化池(6)、微曝气反应池(7)、沉淀池(8),厌氧消化池(6)、微曝气反应池(7)、沉淀池(8)顶部均设有检查口(9),所述厌氧消化池(6)的顶部还设有排气管(10),微曝气反应池(7)的顶部设有太阳能驱动曝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驱动曝气装置包括太阳能板(11)、曝气主机(12)、曝气管(13)、微孔曝气头(14),所述曝气主机(12)安装在微曝气反应池(7)顶部的罐体外侧壁上,曝气主机(12)连接太阳能板(11),所述曝气管(13)一端连接到曝气主机(12),另一端连接微孔曝气头(14),所述微孔曝气头(14)设置在微曝气反应池(7)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曝气反应池(7)内填充有填料层(15),微孔曝气头(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萱瞿子涵陈红兵赵耀阳李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