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配置的RPA机器人全流程信息通知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337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配置的RPA机器人全流程信息通知处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用户通过浏览器选择对应的系统配置模板以及对应的策略渠道;S2,配置通知元数据并进行保存,同时生成规则信息和对应的通知组件生成任务;S3,通过组件生成器生成通知组件,并对生成的通知组件进行发布;S4,用户对发布后的通知组件进行拖拽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RPA技术应用、灵活简化配置和Webhook技术,且具有易用性极高、通用性强和易扩展的特点。通用性强和易扩展的特点。通用性强和易扩展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配置的RPA机器人全流程信息通知处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智能
,具体涉及可配置的RPA机器人全流程信息通知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它通过模仿用户在电脑的手动操作方式,自动执行系统操作流程。RPA解决了企业日常繁琐且重复性任务,同时也释放了企业员工劳动力,让员工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劳动。RPA技术提供了可视化的流程编辑器,开发人员可以在流程编辑器上以拖拽的方式进行开发,设计出能够在企业业务系统中自动执行的流程脚本;在脚本执行过程中,通过模拟键盘、鼠标操作、调用操作系统接口、分析网页结构等手段,来模拟人类的按钮点击、键盘输入、文件创建、网页跳转、逻辑判断等动作。RPA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多系统协同工作,从系统强耦合到无耦合的转化,解决了割裂式的服务系统数据传输操作等问题。
[0003]RPA告警系统,是指RPA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当遇到系统报错、操作异常等突发问题时,主动采取通知或告警的一种实时平台。传统RPA针对流程通知或者告警类消息的处理方式是,提供一个通知组件,或者直接硬编码的方式集成通知软件或系统(如邮件、钉钉、微信、站内信、ERP系统、手机)。在这种方式下如遇到需求变更或修改,需要大量且频繁的编码工作。举例:通知系统升级或变更产品,将原有的通知系统,更换为其他的通知系统。另外传统的RPA通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支持的通知方式有限。当前主流支持的只有邮件方式。但是往往企业内部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通知系统,例如自建的IM(Instant Messenger 即时通信系统),或企业内部开发的通信系统,以及内部搭建自有的告警系统。在上述场景下传统的RPA因为不支持这种定制化的通信系统,且受到防火墙、网络域、IP(Internet Protocol)、端口等安全策略限制,难以集成到企业内部定制化的通知系统中。
[0004]业内针对上述问题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解决方案是提供多种类型通知组件,以枚举的方式进行扩充。这种方式会存在两个问题:问题一,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用户需求;问题二,防火墙、IP、安全策略问题没有办法解决。第二种解决方案是将通知组件放到服务端(Server)端,并且提供特定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应用程序接口), 流程开发者在开发流程的时候以调用API的方式进行通知。这种方式同样会有两个问题:问题一,服务端需要提供大量的API接口给设计器,设计人员需要知道每个API的具体作用,并编写相应的API调用代码,编写流程容易出错,程序的健壮性不高;问题二,在集成第三方客户通知系统时需要服务器端做代码适配,服务器端代码无法做到统一通用。并且在集成客户通知系统后耦合性比较强,不利于后期的系统维护。
[0005]由于客户软件众多、系统五花八门,当前RPA通知类技术很难做到统一,以枚举的方式做很难覆盖全面,在特定需求出现时难以支持。具体如下:1.当前RPA设计器通知组件支持的场景存在局限性传统的RPA通知因为使用客户端提前预置的通知组件,通知组件需要填写大量的
配置参数,并且相同的流程难以复用,导致每一个流程都需要重新配置一次通知组件。造成流程开发者大量手动重复工作,故而降低工作效率。另外由于组件过于固定化,因为不能枚举出客户所有的通知场景,所以在真实的客户场景中往往会出现当前组件支持不了的问题,需要流程开发者自己动手通过调用API的方式进行支持。通知这个功能本身和业务并没有太大关系,只是因为客户的需求传统RPA通知组件不能支持。流程开发者不得不为了满足需求开发繁杂且重复的通知代码,由此增加流程开发的工作量。
[0006]2.服务器定制化开发的成本过高将通知组件放到服务器端,虽然可以解决网络限制问题,但是难以适配客户定制化需求。在客户需要集成自有的系统通知时,需要针对性的改造服务器端的通知组件。这样会造成RPA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应用强耦合,需要投入开发成本,并且需要服务重新发布部署。
[0007]因此,设计一种结合RPA技术应用、灵活简化配置和Webhook技术,且易用性极高、通用性强和易扩展的可配置的RPA机器人全流程信息通知处理方法及系统,就显得十分重要。
[0008]例如,申请号为CN202110680945.2的中国专利文献描述的基于AI和RPA的任务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方法包括:确定待处理的告警任务以及告警任务的等级;在等级小于预设的等级阈值时,获取与告警任务对应的处理策略;控制RPA机器人按照处理策略对所述告警任务进行处理。虽然通过控制RPA机器人按照处理策略对告警任务进行处理可自动对告警任务进行处理,避免了由于安全运营人员紧缺且技能不足导致安全响应不及时,提高了安全运营的效率,但是其缺点在于,上述方案使用存在局限性,在真实的客户场景中往往会出现当前组件支持不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现有RPA告警系统存在覆盖不全面,支持的场景存在局限性,定制化开发成本过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合RPA技术应用、灵活简化配置和Webhook技术,且易用性极高、通用性强和易扩展的可配置的RPA机器人全流程信息通知处理方法及系统。
[0010]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可配置的RPA机器人全流程信息通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用户通过浏览器选择对应的系统配置模板以及对应的策略渠道;S2,配置通知元数据并进行保存,同时生成规则信息和对应的通知组件生成任务;S3,通过组件生成器生成通知组件,并对生成的通知组件进行发布;S4,用户对发布后的通知组件进行拖拽使用。
[0011]作为优选,步骤S1中,所述系统配置模板包括独立通知和复核通知;所述独立通知为针对单个模式的通知,所述复核通知为针对多种模式的通知。
[0012]作为优选,步骤S1中,所述策略渠道包括邮件、钉钉、微信、站内信、Webhook和自定义。
[0013]作为优选,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S21,对所述通知元数据进行解析和正确性校验;
S22,对通过正确性校验后的通知元数据进行逻辑判断,判断为原子规则或组合规则;S23,若为组合规则,则生成规则信息,所述规则信息中包含多种规则的叠加编排以及规则组合逻辑;若为原子规则,则直接通过通知元数据创建规则信息;S24,生成通知组件生成任务并将所述规则信息作为任务参数,发送给组件生成器处理。
[0014]作为优选,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S31,对规则信息进行校验解析,所述校验解析包括格式校验、正确性校验和完整性校验;S32,将通过校验解析后的规则信息转化成RPA组件信息,并把转换好的RPA组件信息以参数的方式传递给组件生成器;S33,组件生成器根据接收到的参数生成出通知组件,并且对生成的通知组件进行自动化测试;S34,通过自动化测试后,触发发布通知组件的任务,并将通知组件作为任务参数。
[0015]作为优选,步骤S4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配置的RPA机器人全流程信息通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用户通过浏览器选择对应的系统配置模板以及对应的策略渠道;S2,配置通知元数据并进行保存,同时生成规则信息和对应的通知组件生成任务;S3,通过组件生成器生成通知组件,并对生成的通知组件进行发布;S4,用户对发布后的通知组件进行拖拽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置的RPA机器人全流程信息通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系统配置模板包括独立通知和复核通知;所述独立通知为针对单个模式的通知,所述复核通知为针对多种模式的通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置的RPA机器人全流程信息通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策略渠道包括邮件、钉钉、微信、站内信、Webhook和自定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置的RPA机器人全流程信息通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S21,对所述通知元数据进行解析和正确性校验;S22,对通过正确性校验后的通知元数据进行逻辑判断,判断为原子规则或组合规则;S23,若为组合规则,则生成规则信息,所述规则信息中包含多种规则的叠加编排以及规则组合逻辑;若为原子规则,则直接通过通知元数据创建规则信息;S24,生成通知组件生成任务并将所述规则信息作为任务参数,发送给组件生成器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置的RPA机器人全流程信息通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S31,对规则信息进行校验解析,所述校验解析包括格式校验、正确性校验和完整性校验;S32,将通过校验解析后的规则信息转化成RPA组件信息,并把转换好的RPA组件信息以参数的方式传递给组件生成器;S33,组件生成器根据接收到的参数生成出通知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龙孙林春张军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实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