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330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输入的包含鞋体图像的录入信息,生成鞋底二维图像;将所述原始无修改模基于所述鞋底二维图像进行对应鞋底轮廓的调整;并基于调整后的鞋底轮廓自适应调整整体模型;基于所述预设增长尺寸、所述初始待调整模型以及鞋底二维图像依次进行鞋体模型的构建。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型生成方式相对单一,缺乏灵活性且效果不佳的问题,使模型生成方式更加灵活、便于调整,以最终高效、快捷的实现符合用户需求的模型生成,提高了模型设计的整体修改效率,可以在细节上设计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鞋体模型。在细节上设计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鞋体模型。在细节上设计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鞋体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智能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设计的不断智能化,用户可通过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鞋体模型的生成以及设计。如专利文献CN112231782A公开了一种基于逆向工程的鞋品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得鞋楦的三维点云数据;根据鞋品结构设计原理,在鞋楦点云上标划处各种特征点和基本控制线;将控制线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分类将鞋楦点云划分为不同部分,对不同部分分别拟合成曲面,再将曲面合并后得到精确的鞋楦三维模型;根据所标画的特征点和基本控制线,画出不同鞋帮部件的轮廓线,将各部件曲面拟合,得到不同鞋品的3D帮样模型;将部件曲面加厚,设计鞋跟和其他辅助部件,从而完成整鞋模型。
[0003]上述方案直接在鞋楦三维模型上进行鞋品的3D设计,通过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和标划的特征点和基本控制线形成整鞋模型,其生成方式相对单一,缺乏灵活性且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型生成方式相对单一,缺乏灵活性且效果不佳的问题,使模型生成方式更加灵活、便于调整,以最终高效、快捷的实现符合用户需求的模型生成,提高了模型设计的整体修改效率,可以在细节上设计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鞋体模型。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鞋体模型生成指令时,生成鞋底二维图像;获取设置的预设增长尺寸以及原始无修改模型,将所述鞋底二维图像与所述原始无修改模型的鞋底区域进行匹配,得到初始待调整模型;基于所述预设增长尺寸、所述初始待调整模型以及鞋底二维图像依次进行鞋体模型的构建,并在每隔所述预设增长尺寸的构建完成时,进行修改指令的检测;在检测到所述修改指令时,对当前生成的鞋体模型进行调整,并在调整完毕后继续进行所述预设增长尺寸的鞋体模型的构建直至鞋体模型构建完成。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生成鞋底二维图像包括:基于输入的包含鞋体图像的录入信息,生成鞋底二维图像。
[0007]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鞋底二维图像与所述原始无修改模型的鞋底区域进行匹配,包括:将所述原始无修改模基于所述鞋底二维图像进行对应鞋底轮廓的调整;并基于调整后的鞋底轮廓自适应调整整体模型。
[0008]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增长尺寸、所述初始待调整模型以及鞋底二维图像
依次进行鞋体模型的构建,包括:以所述鞋底二维图像为基准,依次将所述预设增长尺寸的初始待调整模型添加至所述鞋底二维图像上。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依次将所述预设增长尺寸的初始待调整模型添加至所述鞋底二维图像上时,还包括:确定所述预设增长尺寸的初始待调整模型是否包含区块边界线;在包含所述区块边界线的情况下,以所述区块边界线作为添加模型的尺寸界限,添加至所述鞋底二维图像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在检测到所述修改指令时,对当前生成的鞋体模型进行调整,包括:根据检测到的所述修改指令的指令内容对当前生成的鞋体模型进行调整,并同步对所述初始待调整模型进行调整。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指令内容包括对新添加的模型区域的轮廓的调整参数。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二维图像生成模块,配置为在检测到鞋体模型生成指令时,生成鞋底二维图像;匹配模块,配置为获取设置的预设增长尺寸以及原始无修改模型,将所述鞋底二维图像与所述原始无修改模型的鞋底区域进行匹配,得到初始待调整模型;模型构建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预设增长尺寸、所述初始待调整模型以及鞋底二维图像依次进行鞋体模型的构建,并在每隔所述预设增长尺寸的构建完成时,进行修改指令的检测;模型调整模块,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修改指令时,对当前生成的鞋体模型进行调整,并在调整完毕后继续进行所述预设增长尺寸的鞋体模型的构建直至鞋体模型构建完成。
[00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设备,该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
[001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输入的包含鞋体图像的录入信息,生成鞋底二维图像;将所述原始无修改模基于所述鞋底二维图像进行对应鞋底轮廓的调整;并基于调整后的鞋底轮廓自适应调整整体模型;基于所述预设增长尺寸、所述初始待调整模型以及鞋底二维图像依次进行鞋体模型的构建。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型生成方式相对单一,缺乏灵活性且效果不佳的问题,使模型生成方式更加灵活、便于调整,以最终高效、快捷的实现符合用户需求的模型生成,提高了模型设计的整体修改效率,可以在细节上设计出满足个性化需
求的鞋体模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18]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可通过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装置执行,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01、在检测到鞋体模型生成指令时,生成鞋底二维图像。
[0019]本方案的使用场景为设计人员构建三维建模鞋体模型。在此过程中,基于所述预设增长尺寸、所述初始待调整模型以及鞋底二维图像依次逐层进行鞋体模型的构建。具体的,可以通过在智能终端上运行模型构建软件的方式,或者是通过浏览器访问模型构建页面的方式进行鞋体模型的构建。智能终端可以是电脑、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鞋体模型生成指令可以理解为指定智能设备生成鞋体模型的控制代码。所述鞋底二维图像可以理解为不包含深度信息的鞋底平面图像。所述检测到鞋体模型生成指令可以是智能终端识别到鞋体模型生成指令,也可以是通过浏览器识别到鞋体模型生成指令。
[0021]本实施例中,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检测到鞋体模型生成指令时,生成鞋底二维图像;获取设置的预设增长尺寸以及原始无修改模型,将所述鞋底二维图像与所述原始无修改模型的鞋底区域进行匹配,得到初始待调整模型;基于所述预设增长尺寸、所述初始待调整模型以及鞋底二维图像依次进行鞋体模型的构建,并在每隔所述预设增长尺寸的构建完成时,进行修改指令的检测;在检测到所述修改指令时,对当前生成的鞋体模型进行调整,并在调整完毕后继续进行所述预设增长尺寸的鞋体模型的构建直至鞋体模型构建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鞋底二维图像包括:基于输入的包含鞋体图像的录入信息,生成鞋底二维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鞋底二维图像与所述原始无修改模型的鞋底区域进行匹配,包括:将所述原始无修改模基于所述鞋底二维图像进行对应鞋底轮廓的调整;并基于调整后的鞋底轮廓自适应调整整体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增长尺寸、所述初始待调整模型以及鞋底二维图像依次进行鞋体模型的构建,包括:以所述鞋底二维图像为基准,依次将所述预设增长尺寸的初始待调整模型添加至所述鞋底二维图像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逐层绘制的三维建模鞋体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次将所述预设增长尺寸的初始待调整模型添加至所述鞋底二维图像上时,还包括:确定所述预设增长尺寸的初始待调整模型是否包含区块边界线;在包含所述区块边界线的情况下,以所述区块边界线作为添加模型的尺寸界限,添加至所述鞋底二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森吴昊谢子立林冠宇谢巧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时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