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数字滑模系统,包括移动车和加重组件,所述移动车下方设置有移动轮,且移动车右侧连接有用于自动调节高度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左侧设置有滑模配件,且滑模配件下方设置有出模口,用于增重量的所述加重组件设置于出模口上方外壁,所述加重组件包括配重块、顶卡块、底卡块和固定块,所述配重块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卡块,且顶卡块下方卡合连接有底卡块。该可升降的数字滑模系统通过加重组件,增加出模口整体的重量,避免了出模口因振动电机导致水泥表面参差不齐,增加水泥外壁的光滑度,通过升降组件,使滑模配件进行高度的调节,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调节的复杂流程,完成自动化高度调节,增加该装置自身便捷性。自身便捷性。自身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的数字滑模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站
,具体为一种可升降的数字滑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站,将电送到用电设备或用户的站点。位于电网的末端,是放射形网络上的一个点,上连变电站,下连各用电设备。一般容量较小,电压等级在35千伏以下,配电站在建造时,底部周围需要使用围栏框起,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围栏底部的基座建造时,可使用滑模进行快速建造,滑模机是模板缓慢移动结构成型,一般是固定尺寸的定型模板,由牵引设备牵引
[0003]现有的滑模装置制作水泥模时,存在外壁光滑度不稳定的问题,滑模装置内部的振动机进行震动时,水泥由出模口出模成型,若出模口未设有一定的重量,由于振动电机的震动,则水泥出模时,外壁光滑度会降低施工效率,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的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的数字滑模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升降的数字滑模系统,包括移动车和加重组件,所述移动车下方设置有移动轮,且移动车右侧连接有用于自动调节高度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左侧设置有滑模配件,且滑模配件下方设置有出模口,用于增重量的所述加重组件设置于出模口上方外壁,所述加重组件包括配重块、顶卡块、底卡块和固定块,所述配重块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卡块,且顶卡块下方卡合连接有底卡块,所述顶卡块和底卡块前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底卡块与出模口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通过顶卡块和底卡块与出模口卡合连接,且底卡块外壁尺寸与顶卡块内壁尺寸相吻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框架、驱动电机和螺纹杆,所述安装框架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移动套块和限位连接块,所述螺纹杆外壁套设有移动套块,且移动套块外壁连接有限位连接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螺纹杆与移动套块为同一中轴线分布设置,且螺纹杆与限位连接块为垂直分布。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模口后端设置有用于调节的调节组件,且调节组件下方设置有定位杆。
[00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板、调节杆、调节槽和蝶形螺栓,所述连接板中部开设有调节槽,且调节槽内部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左侧设置有蝶形螺栓。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可升降的数字滑模系统通过加重组件,增加出模口整体的重量,避免了出模口因振动电机导致水泥表面参差不齐,增加水泥外壁的光滑度,通过升降组件,使滑模配件进行高度的调节,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调节的复杂流程,完成自动化高度调节,增加该装置自身便捷性;
[0014]1.本技术通过加重组件、配重块、顶卡块、底卡块和固定块的设置,可以达到增加水泥外壁光滑度的目的,将配重块通过底部的顶卡块安装于出模口上方的底卡块中,由固定块的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完成便捷的安装,增加出模口整体的重量,避免了出模口因振动电机导致水泥表面参差不齐,增加水泥外壁的光滑度;
[0015]2.本技术通过升降组件、安装框架、驱动电机、螺纹杆、移动套块和限位连接块的设置,可以完成滑模配件的自动升降,需要调节滑模配件自身高度的高低时,由安装框架上方的驱动电机驱动螺纹杆进行转动,移动套块内壁设置有螺纹槽,螺纹杆运动时外壁的移动套块,进行上下两侧运动,带动限位连接块同时进行运动,限位连接块使滑模配件进行高度的调节,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调节的复杂流程,完成自动化高度调节,增加该装置自身便捷性;
[0016]3.本技术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板、调节杆、调节槽和蝶形螺栓的设置,可以完成便捷调整定位杆高度的目的,定位杆用于勘测整体是否偏离定位线,高度需要及时的进行调节,连接板一侧与移动车固定连接,拧动蝶形螺栓使调节杆可在调节槽内部进行运动,使调节杆高度进行改变,使其可以更好的跟随定位线的位置,防止偏移。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一种可升降的数字滑模系统正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一种可升降的数字滑模系统加重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一种可升降的数字滑模系统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移动车;2、移动轮;3、升降组件;301、安装框架;302、驱动电机;303、螺纹杆;304、移动套块;305、限位连接块;4、滑模配件;5、调节组件;501、连接板; 502、调节杆;503、调节槽;504、蝶形螺栓;6、定位杆;7、出模口;8、加重组件;801、配重块;802、顶卡块;803、底卡块;804、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
图3所示,一种可升降的数字滑模系统,移动车1下方设置有移动轮2,且移动车1右侧连接有用于自动调节高度的升降组件3,升降组件3左侧设置有滑模配件4,且滑模配件4下方设置有出模口7,升降组件3包括安装框架301、驱动电机302和螺纹杆303,安装框架301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302,且驱动电机302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303,升降组件3还包括移动套块304和限位连接块305,螺纹杆303外壁套设有移动套块304,且移动套块304外壁连接有限位连接块305,驱动电机302、螺纹杆303与移动套块304 为同一中轴线分布设置,且螺纹杆303与限位连接块305为垂直分布,出模口7后端设置有用于调节的调节组件5,且调节组件5下方设置有定位杆6;需要调节滑模配件4自身高度的高低时,由安装框架301上方的驱动电机302驱动螺纹杆303进行转动,移动套块 304内壁设置有螺纹槽,螺纹杆303运动时外壁的移动套块304,进行上下两侧运动,带动限位连接块305同时进行运动,限位连接
块305使滑模配件4进行高度的调节,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调节的复杂流程,完成自动化高度调节,增加该装置自身便捷性;
[0022]如图2和图3所示,用于增重量的加重组件8设置于出模口7上方外壁,加重组件8 包括配重块801、顶卡块802、底卡块803和固定块804,配重块801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卡块802,且顶卡块802下方卡合连接有底卡块803,顶卡块802和底卡块803前端设置有固定块804,底卡块803与出模口7固定连接,配重块801通过顶卡块802和底卡块803 与出模口7卡合连接,且底卡块803外壁尺寸与顶卡块802内壁尺寸相吻合,调节组件5 包括连接板501、调节杆502、调节槽503和蝶形螺栓504,连接板501中部开设有调节槽 503,且调节槽503内部设置有调节杆502,调节杆502左侧设置有蝶形螺栓504;将配重块801通过底部的顶卡块802安装于出模口7上方的底卡块803中,由固定块804的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完成便捷的安装,增加出模口7整体的重量,避免了出模口7因振动电机导致水泥表面参差不齐,增加水泥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的数字滑模系统,包括移动车(1)和加重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1)下方设置有移动轮(2),且移动车(1)右侧连接有用于自动调节高度的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左侧设置有滑模配件(4),且滑模配件(4)下方设置有出模口(7),用于增加重量的所述加重组件(8)设置于出模口(7)上方外壁,所述加重组件(8)包括配重块(801)、顶卡块(802)、底卡块(803)和固定块(804),所述配重块(801)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卡块(802),且顶卡块(802)下方卡合连接有底卡块(803),所述顶卡块(802)和底卡块(803)前端设置有固定块(804),所述底卡块(803)与出模口(7)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数字滑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801)通过顶卡块(802)和底卡块(803)与出模口(7)卡合连接,且底卡块(803)外壁尺寸与顶卡块(802)内壁尺寸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数字滑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安装框架(301)、驱动电机(302)和螺纹杆(303),所述安装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菊,郭岩雷,牛金辉,崔宇奎,邵续磊,
申请(专利权)人:东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