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网络通信和非地面网络通信集成中的时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311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关于NTN通信以及TN通信的集成中的时序处理的方案、技术、设计以及方法。建立UE与TN节点之间的通信以及UE与NTN节点之前的通信。UE补偿UE与NTN节点之间的通信中的第一传播时延,以及UE能够获得UE与NTN节点之间的第二传播时延。的第二传播时延。的第二传播时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地面网络通信和非地面网络通信集成中的时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0001]交叉引用
[0002]本专利技术要求如下优先权:2020年1月23日递交、申请号为PCT/CN2020/073953的国际专利申请,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总体有关于无线通信,以及,更具体地,有关于地面网络(terrestrial network,TN)通信和非地面网络(non

terrestrial network,NTN)通信的集成中的时序处理。

技术介绍

[0004]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部分中描述的方法不作为后面列出的权利要求书的现有技术,以及,不因包括在本部分中而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0005]NTN通信和TN通信的融合是提供全球网络覆盖的一种方式。NTN通信可以在必要时补充TN。此外,NTN可以在没有TN服务的区域(例如海洋、沙漠、山脉和高海拔地区)提供通信服务。此外,NTN通信也可以用作TN的备用(backup)解决方案。当由于某些原因无法使用TN服务时,终端(在此可互换地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以尝试通过NTN进行通信。
[0006]关于NTN通信和TN通信的集成,可以使用相同的通信架构和相同的波形。通过通信系统的低层(low

layer)集成,可以大大降低终端/UE和基站的开发成本。以终端开发为例,NTN通信和TN通信的集成方案允许在地面网络通信和非地面网络通信中使用一颗芯片(chip)。与需要两套设备单独支持相比,可以降低终端的成本。
[0007]然而,与TN通信相比,NTN通信中倾向于具有更大的传播时延。这是由于以下事实:NTN卫星离地球更远,存在的传播时延更长。因此,需要一种TN通信和NTN通信集成的时序处理机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下面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旨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也就是说,提供下文
技术实现思路
来介绍本文所述的新颖且非显而易见技术的概念、要点、益处和有益效果。所选实施方式在下文详细描述中进一步叙述。因此,下文
技术实现思路
并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基本特征,也不旨在用于确定所要求保护主题的范围。
[0009]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解决如前所述与NTN通信以及TN通信之间的传播时延的差异相关联的问题,提出方案、解决方法、概念、设计、方法以及系统。具体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所提出的方案旨在为TN通信和NTN通信的集成提供时序处理机制。更具体地,所提出的时序处理机制可以支持具有位置信息(例如,由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提供)的UE以及不具有位置信息的UE。
[0010]在一方面,一种方法可以包括UE与TN中的TN节点建立通信。该方法还可以包括UE与NTN中的NTN节点建立通信。该方法还可以包括UE通过UE补偿UE与NTN节点之间的通信中的第一传播时延,其中UE能够获得UE与NTN节点之间的第二传播时延。
[0011]在另一方面,在UE中实施的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耦接于该收发器的处理器。在操作中,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某些操作。例如,处理器可以通过收发器与TN中的TN节点建立通信。处理器还可以通过收发器与NTN中的NTN节点的建立通信。处理器还可以通过UE补偿UE与NTN节点之间的通信中的第一传播时延。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获得UE和NTN节点之间的第二传播时延。
[0012]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文提供的描述包括诸如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 IoT,NB

IoT)以及NTN的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网络和网络拓扑的内容,然而所提出的概念、方案及其任何变形/衍生可以于、用于或者通过其他任何类型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网络和网络拓扑实施。例如但不限于,第五代(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先进LTE(LTE

Advanced)、先进LTE升级版(LTE

Advanced Pro)、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以及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于本文所述的示例。
附图说明
[0013]所包括的附图用以提供对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以及,被并入且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概念,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所示出的一些组件可以以超出与实际实施方式中尺寸的比例示出。
[0014]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的包括支持TN通信和NTN通信的终端的通信环境的示意图。
[0015]图2是与近地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相关的传播时延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0016]图3是与地球同步赤道轨道(geosynchronous

equatorial

orbit,GEO)卫星相关的传播时延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0017]图4是LEO卫星的公共传播时延和差分传播时延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0018]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各种方案的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的时序处理机制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0019]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各种方案的连接模式下的上行链路(uplink,UL)传输的时序处理机制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0020]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各种方案的连接模式下的下行链路(downlink,DL)传输的时序处理机制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0021]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示例通信系统的框图。
[0022]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文公开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详细实施例和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所
公开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仅仅是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的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说明。而且,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以使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全面和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下文描述中,可以省略已知特征和技术的细节,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所呈现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
[0024]概述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有关于TN和NTN通信集成的时序处理的各种技术、方法、方案和/或解决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可以单独实施或联合实施。也就是说,虽然这些解决方案在下文分开描述,然而这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方法,包括:用户设备与地面网络中的地面网络节点建立通信;该用户设备与非地面网络中的非地面网络节点建立通信;以及该用户设备补偿该用户设备和该非地面网络节点之间通信中的第一传播时延,其中该用户设备能够获得该用户设备与该非地面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传播时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以下至少一项补偿该第一传播时延:由该用户设备获得的该第二传播时延;以及最大传播时延,其中该最大传播时延是该用户设备所在的小区或波束的第一最大传播时延或该非地面网络中的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小区的第二最大传播时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前导码传输提前两倍的该第二传播时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前导码传输之后的第一时延时间加上两倍的该最大传播时延后开始随机接入响应接收窗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指示消息3时延为第二时延时间加上两倍的随机接入响应中的最大传播时延的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发送该消息3之后的第三时延时间加上两倍的该最大传播时延后接收消息4。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之间的该消息3的时序提前为第四时延时间加上两倍的该最大传播时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接收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N0之后的第五时延时间后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之间的该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时序提前为两倍的该第一传播时延。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发送该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之后的第六时延时间加上两倍的该第一传播时延后接收具有确认、否认或两者的反馈。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接收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之后的第七时延时间后发送具有确认、否认或两者的反馈。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之间的该反馈的时序提前为两倍的该第一传播时延。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使用关于该用户设备和该非地面网络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信息基于以下至少一项来获得该第二传播时延:由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提供的定位信息;
该用户设备从该地面网络或该非地面网络接收到的定位信令;该用户设备的先验设置;与该非地面网络节点相关的星历或太初历;以及存储在该用户设备的组件中的信息。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至少一项来确定该最大传播时延:从该非地面网络节点接收的系统信息;与该非地面网络节点相关的星历或太初历;在无线通信标准中规定的值;由该用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林香君傅宜康诸烜程
申请(专利权)人: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