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性良好的油压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93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性良好的油压缓冲器,包括外管、内管、复位弹簧、活塞块、出油孔、回油孔、活塞杆、密封防泄漏组件和撞击减震组件,所述内管内置设于外管内,所述复位弹簧连接设于内管内,所述活塞块连接设于复位弹簧上方且设于内管内,所述出油孔均匀贯穿设于内管侧壁上,所述回油孔贯穿设于内管侧壁顶部,所述活塞杆竖直连接设于活塞块上方,所述密封防泄漏组件套接设于活塞杆与外管之间,所述撞击减震组件连接设于活塞杆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缓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能够在缓冲过程中对缓冲液压油进行引导来增大缓冲力的、能够对密封圈泄漏出的少许液压油进行妥善收集并存储的密封性良好的油压缓冲器。善收集并存储的密封性良好的油压缓冲器。善收集并存储的密封性良好的油压缓冲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性良好的油压缓冲器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缓冲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密封性良好的油压缓冲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代替传统的加工方法,人们对产能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然而增加产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高机械的操作速度,但其结果常造成过大的振动噪音,机器以及产品的损坏加剧等缺点,而且其过大的冲击力会使安全性大幅度降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油压缓冲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密封圈减少液压油的泄漏,但是随着活塞的长时间运动,会对密封圈进行磨损,进而降低了密封性,造成了液压油的泄漏,同时缓冲压力过大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增大液压油的冲力,容易造成泄漏,以及对缓冲器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影响,而现有的油压缓冲器防止漏油的方式大多是对密封圈的各种结构、材料进行改良,达到更加耐磨,防泄漏效果更好的目的,这样做只能对泄漏现象进行改进,并且泄漏出来的液压油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收集,最后仍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缓冲过程中对缓冲液压油进行引导来增大缓冲力的、能够对密封圈泄漏出的少许液压油进行妥善收集并存储的密封性良好的油压缓冲器。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的一种密封性良好的油压缓冲器,包括外管、内管、复位弹簧、活塞块、出油孔、回油孔、活塞杆、密封防泄漏组件和撞击减震组件,所述内管内置设于外管内,所述复位弹簧连接设于内管内,所述活塞块连接设于复位弹簧上方且设于内管内,所述出油孔均匀贯穿设于内管侧壁上,所述回油孔贯穿设于内管侧壁顶部,所述活塞杆竖直连接设于活塞块上方,所述密封防泄漏组件套接设于活塞杆与外管之间,所述撞击减震组件连接设于活塞杆顶部。
[0005]为进一步阐述本方案,所述密封防泄漏组件包括蓄压海绵、支撑块、油封圈、防尘盖、刮油槽、刮油片和密封盖,所述支撑块套接设于活塞杆上,所述蓄压海绵连接设于支撑块与外管内壁之间,所述油封圈、防尘盖和刮油槽依次套接设于活塞杆上且设于支撑块上方,所述刮油片水平连接设于刮油槽内部,所述密封盖套接设于活塞杆上且螺接设于外管顶部。
[0006]为进一步阐述本方案,所述撞击减震组件包括挡板、减震柱、减震弹簧、撞击罩和连接挡圈,所述挡板连接设于活塞杆顶部,所述减震柱连接设于挡板上,所述减震弹簧连接设于减震柱周围,所述撞击罩包裹设于减震柱、减震弹簧和挡板外,所述连接挡圈连接设于撞击罩下方且设于挡板下方。
[0007]为进一步阐述本方案,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连接设有螺旋缓冲片,所述螺旋缓冲片均匀相间分布设于出油孔之间。
[0008]为进一步阐述本方案,所述活塞块对应回油孔位置贯穿设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为单向导通设置。
[0009]为进一步阐述本方案,所述刮油片材质为橡胶设置且内径为小于活塞杆外径设置。
[0010]为进一步阐述本方案,所述撞击罩材质为橡胶设置。
[0011]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密封性良好的油压缓冲器,减小了液压油在较大缓冲力作用下流动的冲击力,使其内部承受能力更强,也减少泄漏的发生,而在轻微泄漏发生时也能更好的处理好泄漏液压油,使其对外界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方案一种密封性良好的油压缓冲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其中,1、外管,2、内管,3、复位弹簧,4、活塞块,5、出油孔,6、回油孔,7、活塞杆,8、密封防泄漏组件,9、撞击减震组件,10、蓄压海绵,11、支撑块,12、油封圈,13、防尘盖,14、刮油槽,15、刮油片,16、密封盖, 17、挡板,18、减震柱,19、减震弹簧,20、撞击罩,21、连接挡圈,22、螺旋缓冲片,23、回油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本方案的一种密封性良好的油压缓冲器,包括外管1、内管2、复位弹簧3、活塞块4、出油孔5、回油孔6、活塞杆7、密封防泄漏组件8和撞击减震组件9,所述内管2内置设于外管1内,所述复位弹簧3连接设于内管2 内,所述活塞块4连接设于复位弹簧3上方且设于内管2内,所述出油孔5均匀贯穿设于内管2侧壁上,所述回油孔6贯穿设于内管2侧壁顶部,所述活塞杆7竖直连接设于活塞块4上方,所述密封防泄漏组件8套接设于活塞杆7与外管1之间,所述撞击减震组件9连接设于活塞杆7顶部。
[0017]其中,所述密封防泄漏组件8包括蓄压海绵10、支撑块11、油封圈12、防尘盖13、刮油槽14、刮油片15和密封盖16,所述支撑块11套接设于活塞杆7 上,所述蓄压海绵10连接设于支撑块11与外管1内壁之间,所述油封圈12、防尘盖13和刮油槽14依次套接设于活塞杆7上且设于支撑块11上方,所述刮油片15水平连接设于刮油槽14内部,所述密封盖16套接设于活塞杆7上且螺接设于外管1顶部。
[0018]其中,所述撞击减震组件9包括挡板17、减震柱18、减震弹簧19、撞击罩 20和连接挡圈21,所述挡板17连接设于活塞杆7顶部,所述减震柱18连接设于挡板17上,所述减震弹簧19连接设于减震柱18周围,所述撞击罩20包裹设于减震柱18、减震弹簧19和挡板17外,所述连接挡圈21连接设于撞击罩 20下方且设于挡板17下方。
[0019]其中,所述内管2与外管1之间连接设有螺旋缓冲片22,所述螺旋缓冲片 22均匀相间分布设于出油孔5之间;所述活塞块4对应回油孔6位置贯穿设有回油通道23,所述回油通道23为单向导通设置;所述刮油片15材质为橡胶设置且内径为小于活塞杆7外径设置;所述撞击罩材质为橡胶设置。
[0020]具体使用时,将油压缓冲器安装在缓冲位置,当压缩活塞杆7时,撞击减震组件9首先对撞击力进行缓冲,随后由活塞杆7压缩内部油液从出油孔5流出,此时流出液压油在螺旋缓冲片22的作用下分别旋转上上升,避免了直接上升带来的冲击力,回弹时通过回油孔6和回油通道23回到内桶,完成缓冲动作,当泄漏发生时,刮油片15也会将液压油限制在刮油槽14内,等待维护清理,这样减小了液压油在较大缓冲力作用下流动的冲击力,使其内部承受能力更强,也减少泄漏的发生,而在轻微泄漏发生时也能更好的处理好泄漏液压油,使其对外界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0021]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性良好的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复位弹簧、活塞块、出油孔、回油孔、活塞杆、密封防泄漏组件和撞击减震组件,所述内管内置设于外管内,所述复位弹簧连接设于内管内,所述活塞块连接设于复位弹簧上方且设于内管内,所述出油孔均匀贯穿设于内管侧壁上,所述回油孔贯穿设于内管侧壁顶部,所述活塞杆竖直连接设于活塞块上方,所述密封防泄漏组件套接设于活塞杆与外管之间,所述撞击减震组件连接设于活塞杆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良好的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防泄漏组件包括蓄压海绵、支撑块、油封圈、防尘盖、刮油槽、刮油片和密封盖,所述支撑块套接设于活塞杆上,所述蓄压海绵连接设于支撑块与外管内壁之间,所述油封圈、防尘盖和刮油槽依次套接设于活塞杆上且设于支撑块上方,所述刮油片水平连接设于刮油槽内部,所述密封盖套接设于活塞杆上且螺接设于外管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五合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