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千米定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276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千米定向装置,包括钻头本体,以钻头本体中心为圆点作出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切割环线、第二切割环线、第三切割环线、第四切割环线及第五切割环,第一切割环线位于钻头本体的外延处,且第一切割环线上设置有六只第一切割齿;第二切割环线位于第一切割环线的内侧,且第二切割环线上设置有六只第二切割齿;第三切割环线为内切割环,第三切割环线上设置有两只第三切割齿;所述钻头本体上部还设置有第四切割齿及第五切割齿,第四切割齿及第五切割齿分别位于第四切割环线及第五切割环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的钻头易磨损及频繁出现堵塞导致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磨损及频繁出现堵塞导致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磨损及频繁出现堵塞导致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千米定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钻探
,具体涉及一种千米定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安监部门对煤矿瓦斯治理地下水治理的严加管控。以前的科技含量低的瓦斯抽放工艺,不能跟上高效安全的煤矿科技更新步伐,沿用了多年的钻头也面临更新换代,瓦斯抽放钻机也由原来的低功率650钻机、750钻机、1250钻机,现全部改用成3200、4200、6500等大型液压智能履带式钻机,因此,钻头也需要配合不同岩石进行更换,在现有的煤矿开采过程中,在地下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矿物岩石层,普通的钻头会因为散热性能差而导致钻头顶部磨损,且因为钻头排泄功能单一,导致钻头容易卡在岩石层中出现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米定向装置,解决现有的钻头易磨损及频繁出现堵塞导致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千米定向装置,包括钻头本体,以钻头本体中心为圆点作出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切割环线、第二切割环线、第三切割环线、第四切割环线及第五切割环线,第一切割环位于钻头本体的外延处,且第一切割环线上设置有六只第一切割齿;第二切割环线位于第一切割环线的内侧,且第二切割环线上设置有六只第二切割齿;第三切割环线为内切割环,第三切割环线上设置有两只第三切割齿;所述钻头本体上部还设置有第四切割齿及第五切割齿,第四切割齿及第五切割齿分别位于第四切割环线及第五切割环线上。
[0006]进一步,所述钻头本体上部的第一切割齿、第二切割齿、第三切割齿、第四切割齿及第五切割齿上部均设置有金刚石复合片,且金刚石复合片的直径为11mm

15mm,高度为5mm

10mm。
[0007]进一步,所述钻头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冷却孔、第二冷却孔及第三冷却孔,第一冷却孔环形分布于第二切割环线上,第二冷却孔及第三冷却孔位于钻头本体中心轴的两侧端。
[0008]进一步,所述钻头本体第一切割环线上的第一切割齿成圆的齿间角度为60
°
,焊接角度为后倾15
°

[0009]进一步,所述第四切割环线为单轨切割环,且第四切割齿及第五切割齿位于同一平面上,第四切割齿高于第二切割环线上的第二切割齿2mm。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切割环线上的第二切割齿高于第一切割环线的第一切割齿13mm。
[0011]进一步,所述钻头本体的直径为100mm

125mm,且钻头本体侧壁上设置有保径条及保径焊接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在钻头上部设置有第一切割环线、第二切割环线、第三切割环线、第四切割环线及第五切割环线,能够对岩石进行破碎打孔,而五个切割环线上均设置有金刚石复合片,能够提高破碎效果及使用寿命,钻头本体上设置有冷却孔,能够起到导料降温的作用,提高使用寿命。
[0014]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右视图。
[0017]图中:1

钻头本体、2

第一切割环线、3

第二切割环线、4

第三切割环线、5

第一切割齿、6

第二切割齿、7

第三切割齿、8

第一冷却孔、9

第二冷却孔、10

第四切割环线、11

第五切割环线、13

第四切割齿、14

第五切割齿、15

第三冷却孔、16

保径条、17

保径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实施例1:
[0020]图1图2示出了一种千米定向装置,包括钻头本体1,以钻头本体1中心为圆点作出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切割环线2、第二切割环线3、第三切割环线4、第四切割环线10及第五切割环11,第一切割环线2位于钻头本体1的外延处,且第一切割环线2上设置有六只第一切割齿5;第二切割环线3位于第一切割环线2的内侧,且第二切割环线3上设置有六只第二切割齿6;第三切割环线4为内切割环,第三切割环线4上设置有两只第三切割齿7;所述钻头本体1上部还设置有第四切割齿13及第五切割齿14,第四切割齿13及第五切割齿14分别位于第四切割环线10及第五切割环线11上;上述方案中,在钻头上部设置有第一切割环线、第二切割环线、第三切割环线、第四切割环线及第五切割环线,能够对岩石进行破碎打孔,而五个切割环线上均设置有金刚石复合片,能够提高破碎效果及使用寿命,钻头本体上设置有冷却孔,能够起到导料降温的作用,提高使用寿命。
[0021]实施例2:
[0022]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钻头本体1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钻头本体1上部的第一切割齿5、第二切割齿6、第三切割齿7、第四切割齿13及第五切割齿14上部均设置有金刚石复合片,且金刚石复合片的直径为13mm,高度为8mm;所有的切割齿上均设置有金刚石复合片,能够为其提高耐磨性,有效的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0023]实施例3:
[0024]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内切组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钻头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冷却孔8、第二冷却孔9及第三冷却孔15,第一冷却孔8环形分布于第二切割环线3上,第二冷却孔9及第三冷却孔15位于钻头本体1中心轴的两侧端;冷却孔的设计,不仅能够用于导料,而且能够起到钻头降温的作用。
[0025]实施例4:
[0026]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环切头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钻头本体1 第一切割环线2上的第一切割齿5成圆的齿间角度为60
°
,焊接角度为后倾15
°
;第四切割环
线10为单轨切割环,且第四切割齿13及第五切割齿14位于同一平面上,整个第一切割环线2及第二切割环3切割环上环形分布有切割齿,且不同切割环上高低不一致,采用这种阶梯的分布方式,能够加强钻头的破碎效率,提高实用性。
[0027]实施例5:
[0028]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钻头本体1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钻头本体1的直径为121mm,且钻头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保径条16及保径焊接槽17;这种多翼多齿的切割工艺,可以化解岩石黄铁结核对钻头上的损坏;钻头在液压钻机的推进下,钻齿刀口与岩石间的摩擦热和岩石破裂的热,在巨大的推进压力和扭力作用下,金刚石刀口与岩石摩擦会产生火星即是摩擦闪温现象,闪温现象与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千米定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头本体(1),以钻头本体(1)中心为圆点作出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切割环线(2)、第二切割环线(3)、第三切割环线(4)、第四切割环线(10)及第五切割环线(11),第一切割环线(2)位于钻头本体(1)的外延处,且第一切割环线(2)上设置有六只第一切割齿(5);第二切割环线(3)位于第一切割环线(2)的内侧,且第二切割环线(3)上设置有六只第二切割齿(6);第三切割环线(4)为内切割环,第三切割环线(4)上设置有两只第三切割齿(7);所述钻头本体(1)上部还设置有第四切割齿(13)及第五切割齿(14),第四切割齿(13)及第五切割齿(14)分别位于第四切割环线(10)及第五切割环线(11)上;钻头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冷却孔(8)、第二冷却孔(9)及第三冷却孔(15),第一冷却孔(8)环形分布于第二切割环线(3)上,第二冷却孔(9)及第三冷却孔(15)位于钻头本体(1)中心轴的两侧端;第四切割环线(10)为单轨切割环,且第四切割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设刘湘宣加文李克相张丛刚邹卓平王先成
申请(专利权)人:金沙县仁德钻探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