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防晃型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75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束连接装置领域,尤其是线束防晃型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外壳、穿孔、导线卡扣、锥形导向区,所述外壳内设有穿孔,导线卡扣和锥形导向区均置于穿孔内,导线卡扣位于穿孔前端,锥形导向区位于穿孔后端。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线卡扣来防止穿入外壳的导线回退,通过锥形导向区来收紧固持导线,避免导线在外壳内晃动,提高导线同心度精度,提高了产品使用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防晃型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连接装置领域,尤其是线束防晃型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内的线束通过连接器安装在车内,但是现有的线束由于和连接器之间有空隙,容易发生晃动,公母对配时线束扭转时可能造成歪针,影响产品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线束容易在连接器内晃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线束防晃型连接器。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束防晃型连接器,包括外壳、穿孔、导线卡扣、锥形导向区,所述外壳内设有穿孔,导线卡扣和锥形导向区均置于穿孔内,导线卡扣位于穿孔前端,锥形导向区位于穿孔后端。
[000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锥形导向区由数个中心对称的梯形块组成,组成锥形导向区的梯形块均固定在穿孔内壁上。
[000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导线卡扣由底座、弹臂、限位块、卡块组成,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弹臂,弹臂的外侧固定有卡块,弹臂的内侧固定有限位块。
[000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底座为弧形块。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通过导线卡扣来防止穿入外壳的导线回退,通过锥形导向区来收紧固持导线,避免导线在外壳内晃动,提高导线同心度精度,提高了产品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外壳的主视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的穿线壳体的右视图;
[0013]图中1. 外壳,2. 穿孔,3. 导线卡扣,4. 锥形导向区,31. 底座,32. 弹臂,33. 限位块,34. 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壳的主视图; 图3是本技术的穿线壳体的右视图。
[001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束防晃型连接器,包括外壳1、穿孔2、导线卡扣3、锥形导向区4,所述外壳1内设有穿孔2,导线卡扣3和锥形导向区4
均置于穿孔2内,导线卡扣3位于穿孔2前端,锥形导向区4位于穿孔2后端。
[0016]锥形导向区4由数个中心对称的梯形块组成,组成锥形导向区4的梯形块均固定在穿孔2内壁上。
[0017]导线卡扣3由底座31、弹臂32、限位块33、卡块34组成,底座3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弹臂32,弹臂32的外侧固定有卡块34,弹臂32的内侧固定有限位块33。
[0018]底座31为弧形块。
[0019]结合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外壳1的穿孔2内壁上开设有卡槽,当导线卡扣3插入外壳1内之后,导线卡扣3的两个弹臂32外侧的卡块34,会分别嵌入穿孔2内壁上的两个卡槽内。当导线穿过穿孔2时,会分开两个弹臂32,直到两个弹臂32内侧的限位块33卡入导线上的卡槽,此时两个弹臂32就会回弹复位,防止导线退出。
[0020]数个梯形块以穿孔2的圆心为中心对称,数个梯形块的斜面组成了一个锥形的通道,当线束穿过外壳1的穿孔2时,会从该锥形通道较大的开口处进入,从较小的开口出去,而锥形导向区4较小的开口则会抱箍住导线,避免导线在外壳1内晃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防晃型连接器,其特征是,包括外壳(1)、穿孔(2)、导线卡扣(3)、锥形导向区(4),所述外壳(1)内设有穿孔(2),导线卡扣(3)和锥形导向区(4)均置于穿孔(2)内,导线卡扣(3)位于穿孔(2)前端,锥形导向区(4)位于穿孔(2)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防晃型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锥形导向区(4)由数个中心对称的梯形块组成,组成锥形导向区(4)的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壮李富盛祁程菲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