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积物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270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积物处理系统,系统包括第一过滤网、反冲单元和第一磁性除垢器,第一过滤网用来过滤水中较大尺寸的杂质,当第一过滤网被堵塞后,由反冲水管供水,将第一过滤网中的杂质冲洗掉,同时备用管道继续向检测主体供水,保证地下水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对于水中的小尺寸杂质,使用第一磁性除垢器将其磁化,避免这些杂质沉淀在管道中和传感器上,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并使测量的实时性,连续性和不间断性成为可能。性和不间断性成为可能。性和不间断性成为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积物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能源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沉积物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对井下环境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瓦斯浓度和地下水水质等。对瓦斯浓度的检测毫无疑问非常重要,能够预防瓦斯泄露造成的爆炸事故。而对地下水的检测也同等重要,地下水的水质以及离子浓度等数据能够反映出井下发生水淹、透水等事故的可能性,因此检测地下水也是煤矿井下安全检测的重要部分。
[0003]由于地下水中的杂质种类比较多,而且浓度也比较大,因此在检测地下水的水质、离子浓度等数据时,需要对水进行有效过滤,避免其中的杂质、沉淀等对传感器的工作造成影响,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0004]目前常用的过滤除杂方式都是在管道中安装过滤网,以过滤一定大小的杂质。过滤网经过长时间连续工作后,会被杂质堵塞,降低水流速,甚至造成管道堵塞,严重影响地下水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将过滤网拆下进行清洗或者更换过滤网,这种方式虽然效果好,但是需要中断对地下水的检测工作,而且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积物处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清洗过滤网存在的终端地下水检测工作和成本高的问题,并使测量的实时性,连续性和不间断性成为可能。
[0006]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积物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检测主体和反冲单元;
[0007]进水管连接在检测主体的进水口上;
[0008]进水管上沿靠近检测主体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第一磁性除垢器、反冲单元、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水泵;
[0009]反冲单元包括反冲水管、第二水泵和第二电磁阀,反冲水管连接在进水管上第一磁性除垢器和第一电磁阀之间的位置,第二水泵和第二电磁阀均设置在反冲水管上;
[0010]进水管上还连接有备用水管,备用水管连接在第一水泵的进水口上,备用水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
[0011]进水管和备用水管的进水口均与待测水源连通。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处理器;第一电磁阀、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与处理器电连接。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水管上还安装有进水侧流速传感器;进水侧流速传感器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检测进水管中水的流速,当进水管中水的流速低于设定值时,系统进入反冲状态,处理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二水泵启动,对第一过
滤网进行冲洗,同时控制第三电磁阀打开,第一水泵启动,继续向检测主体提供待测液体。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出水管;出水管连接在检测主体的出水口上。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侧流速传感器;出水侧流速传感器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检测出水管中水的流速。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根据进水侧流速传感器和出水侧流速传感器分别检测得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中水的流速,确定流速差,当流速差达到设定值时,处理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息。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可以为单片机、微控制器MCU、可编程逻辑器件PLC中的一种。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备用水管上还安装有第二过滤网和第二磁性除垢器;第二过滤网位于备用水管靠近进水口的一端,第二磁性除垢器位于第二过滤网和第三电磁阀之间。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使用多个单层过滤网层叠形成。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单层过滤网的孔径在沿靠近检测主体的方向上逐渐变小。
[0021]本技术中的一种沉积物处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0022]1、使用反冲单元对过滤网进行反冲,清除过滤网上堵塞的杂质,无需拆卸管道,安全快速,而且不影响正常的地下水检测作业;
[0023]2、通过磁性除垢器清理水中的离子,防止杂质或者离子沉淀在管道和传感器上形成水垢,保证整个检测系统的正常功能。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沉积物处理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现有技术中,在管道中安装过滤网来滤除杂质,长时间连续作业后过滤网会被杂质堵塞。为了清理过滤网,需要将过滤网从管道中拆下清洗或者直接更换,这种清理方式不但成本较高,而且会影响地下水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002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积物处理系统,包括第
一过滤网、反冲单元和第一磁性除垢器,第一过滤网用来过滤水中较大尺寸的杂质,当第一过滤网被堵塞后,由反冲水管供水,将第一过滤网中的杂质冲洗掉,同时备用管道继续向检测主体供水,保证地下水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对于水中的小尺寸杂质,使用第一磁性除垢器将其磁化,避免这些杂质沉淀在管道中和传感器上,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沉积物处理系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沉积物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100、检测主体300和反冲单元120;
[0030]进水管100连接在检测主体300的进水口310上;
[0031]进水管100上沿靠近检测主体300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过滤网110、第一磁性除垢器130、反冲单元120、第一电磁阀140和第一水泵150;
[0032]反冲单元120包括反冲水管121、第二水泵122和第二电磁阀123,反冲水管121连接在进水管100上第一磁性除垢器130和第一电磁阀140之间的位置,第二水泵122和第二电磁阀123均设置在反冲水管121上;
[0033]进水管100上还连接有备用水管400,备用水管400连接在第一水泵150的进水口上,备用水管400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430;
[0034]进水管100和备用水管400的进水口均与待测水源连通。
[0035]示例性地,检测主体300中具有各种传感器以及水质检测相关的设备,用于检测水的水质、PH值以及离子浓度等数据。反冲单元120在由反冲水管供应水的情况下,使水冲击正对的第一过滤网110,将第一过滤网110中堵塞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积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00)、检测主体(300)和反冲单元(120);所述进水管(100)连接在所述检测主体(300)的进水口(310)上;所述进水管(100)上沿靠近所述检测主体(300)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过滤网(110)、第一磁性除垢器(130)、反冲单元(120)、第一电磁阀(140)和第一水泵(150);所述反冲单元(120)包括反冲水管(121)、第二水泵(122)和第二电磁阀(123),所述反冲水管(121)连接在所述进水管(100)上所述第一磁性除垢器(130)和第一电磁阀(140)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水泵(122)和第二电磁阀(123)均设置在所述反冲水管(121)上;所述进水管(100)上还连接有备用水管(400),所述备用水管(400)连接在所述第一水泵(150)的进水口上,所述备用水管(400)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430);所述进水管(100)和备用水管(400)的进水口均与待测水源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积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所述第一电磁阀(140)、第一水泵(150)、第二水泵(122)、第二电磁阀(123)和第三电磁阀(430)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积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00)上还安装有进水侧流速传感器(160);所述进水侧流速传感器(160)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进水管(100)中水的流速,当所述进水管(100)中水的流速低于设定值时,系统进入反冲状态,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40)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123)打开,所述第二水泵(122)启动,对所述第一过滤网(110)进行冲洗,同时控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一甲赵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天盛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