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区存储中药外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541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分区存储中药外敷贴,包括袋体,所述袋体是由外层一、中层与外层二构成,所述袋体内部设立有存储腔一与存储腔二,所述袋体上开设有缺口,所述中层上设立有引导虚线,所述中层上固定安设有拉块,所述中层与连接带一端为固定连接,而连接带另一端则与外层二的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层二上固定安设有拉带,所述存储腔一中装放有纱布,而存储腔二中则装灌有中药外敷汤剂,通过中层中部引导虚线的设立,且引导虚线的切割深度为中层厚度的一半,可便于当引导虚线断开时,中层中部会形成开口令存储腔一与存储腔二相互连通,由此使存储腔二中的中药外敷汤剂能够经由开口,进入至存储腔一中对纱布进行浸润。纱布进行浸润。纱布进行浸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区存储中药外敷贴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
,具体涉及一种分区存储中药外敷贴。

技术介绍

[0002]中药外敷汤剂具有清热解毒、祛湿、补气养血、祛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医护人员常采用将纱布浸泡在中药外敷汤剂中的方式,为患者病灶处进行外敷治疗,但是,由于承装中药外敷汤剂的包装一旦开封就必须使用完毕,否则便会形成药液浪费,且在中药外敷汤剂倾倒对纱布进行浸润的过程中,由于药液的倾倒量不好掌控,从而易会存在药液倾倒过多形成药液浪费,药液倾倒过少则需重新加热药液再次浸润纱布,由此不仅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会浪费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医疗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区存储中药外敷贴,通过本技术可对纱布与中药外敷汤剂进行分隔存储,由此令纱布与中药外敷汤剂在暂不使用时,能够处于干湿分离状态,通过中层上引导虚线的设立,可便于当引导虚线断开令中层中部形成开口后,中药外敷汤剂能够在不开封的情况下,直接进入至存储腔一中对纱布进行浸润,通过中药外敷汤剂为定量装灌在存储腔二内,可具有把控对纱布的浸润度,确保纱布充分浸润的同时,还能够避免中药外敷汤剂易存在量少不足与量多浪费的特点。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区存储中药外敷贴,包括袋体,所述袋体是由外层一、中层与外层二构成,所述袋体内部设立有存储腔一与存储腔二,所述袋体上开设有缺口,所述中层上设立有引导虚线,所述中层上固定安设有拉块,所述中层与连接带一端为固定连接,而连接带另一端则与外层二的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层二上固定安设有拉带,所述存储腔一中装放有纱布,而存储腔二中则装灌有中药外敷汤剂。
[0005]其中,所述外层一与中层之间的空腔区域为存储腔一,而外层二与中层之间的空腔区域为存储腔一;通过存储腔一与存储腔二的设立,可便于对纱布与中药外敷汤剂进行分隔存储。可以更好的保证中药外敷汤剂的药性不会由于储存时间过长,使药效完全进到纱布里,进而影响中药外敷汤剂治疗的效果。
[0006]其中,所述引导虚线设立在中层的中部位置,引导虚线切割深度为中层厚度的一半,且引导虚线为长条状;通过中层中部引导虚线的设立,且引导虚线的切割深度为中层厚度的一半,可便于当引导虚线断开时,中层中部会形成开口令存储腔一与存储腔二相互连通,由此使存储腔二中的中药外敷汤剂能够经由开口,进入至存储腔一中对纱布进行浸润。
[0007]其中,所述连接带的设立位置为存储腔二的中部;通过存储腔二中连接带的设立,且连接带一端与中层中部为固定连接,另一端则与外层二的内壁为固定连接,可便于当中层与外层二受到外力的牵拉,各自向相远端移动时,连接带对中层中部的牵拉,能够令引导虚线断开使中部形成开口。
[0008]其中,所述拉块竖向安设在中层的正端中部位置,而拉带则横向安设在外层二的外壁中部位置;通过中层正端中部拉块与外层二外壁中部拉带的设立,可便于当医护人员一手直接捏持拉带、一手间隔外层一与纱布捏持拉块后,同时施力,即能够带动中层与外层二各自向相远端移动。
[0009]其中,所述缺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缺口分别开设在袋体上端左右两侧的外边缘处;通过袋体上端左右两侧外边缘处皆开设有缺口,可便于当医护人员经缺口处将袋体上端撕除后,可将已被浸润的纱布从存储腔一中取出对患者进行外敷操作。
[0010]其中,所述袋体为透明状;通过袋体为透明状,可方便医护人员透过外层一与外层二对存储腔一与存储腔二的内部详情进行观看。
[0011]其中,所述袋体的四面外边缘皆为密封状;通过袋体的四面外边缘皆为密封状,可便于避免中药外敷汤剂向外渗流。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可对纱布与中药外敷汤剂进行分隔存储,由此令纱布与中药外敷汤剂在暂不使用时,能够处于干湿分离状态,通过中层上引导虚线的设立,可便于当引导虚线断开令中层中部形成开口后,中药外敷汤剂能够在不开封的情况下,直接进入至存储腔一中对纱布进行浸润,当浸润完毕后,只需经缺口撕开袋体上端,即可将纱布取出对患者病灶进行外敷操作,通过中药外敷汤剂为定量装灌在存储腔二内,可便于不仅能够把控对纱布的浸润度,确保纱布得到充分浸润,同时,还能够避免人为倾倒药液易存在药液倾倒过多形成药液浪费、药液倾倒过程则需重新加热药液再次浸润纱布,由此不仅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会浪费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医疗效率,通过袋体为透明的PP材质,可方便医护人员能够透过外层一与外层二对存储腔一与存储腔二的内部详情进行观看,从而以便确认纱布是否完全被中药外敷汤剂浸润。
[00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横向剖视图一;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横向剖视图二;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纱布取出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袋体;2、外层一;3、中层;4、外层二;5、存储腔一;6、存储腔二;7、缺口;8、引导虚线;9、拉块;10、连接带;11、拉带;12、纱布;13、中药外敷汤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区存储中药外敷贴,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是由外层一2、中层3与外层二4构成,所述袋体1内部设立有存储腔一5与存储腔二6,所述袋体1上开设有缺口7,所述中层3上设立有引导虚线8,所述中层3上固定安设有拉块9,所述中层3与连接带10一端为固定连接,而连接带10另一端则与外层二4的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层二4上固定安设有拉带11,所述存储腔一5中装放有纱布12,而存储腔二6中则装灌有中药外敷汤剂13。
[0021]所述外层一2与中层3之间的空腔区域为存储腔一5,而外层二4与中层3之间的空腔区域为存储腔一5;通过存储腔一5与存储腔二6的设立,可便于对纱布12与中药外敷汤剂13进行分隔存储。
[0022]所述引导虚线8设立在中层3的中部位置,引导虚线8切割深度为中层3厚度的一半,且引导虚线8为长条状;通过中层3中部引导虚线8的设立,且引导虚线8的切割深度为中层3厚度的一半,可便于当引导虚线8断开时,中层3中部会形成开口令存储腔一5与存储腔二6相互连通,由此使存储腔二6中的中药外敷汤剂13能够经由开口,进入至存储腔一5中对纱布12进行浸润。
[0023]所述连接带10的设立位置为存储腔二6的中部;通过存储腔二6中连接带10的设立,且连接带10一端与中层3中部为固定连接,另一端则与外层二4的内壁为固定连接,可便于当中层3与外层二4受到外力的牵拉,各自向相远端移动时,连接带10对中层3中部的牵拉,能够令引导虚线8断开使中部形成开口。
[0024]所述拉块9竖向安设在中层3的正端中部位置,而拉带11则横向安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区存储中药外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所述袋体是由外层一、中层与外层二构成,所述袋体内部设立有存储腔一与存储腔二,所述袋体上开设有缺口,所述中层上设立有引导虚线,所述中层上固定安设有拉块,所述中层与连接带一端为固定连接,而连接带另一端则与外层二的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层二上固定安设有拉带,所述存储腔一中装放有纱布,而存储腔二中则装灌有中药外敷汤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存储中药外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一与中层之间的空腔区域为存储腔一,而外层二与中层之间的空腔区域为存储腔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区存储中药外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虚线设立在中层的中部位置,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