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旭媛专利>正文

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35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布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热层,所述耐热层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亲肤层,所述耐磨层为最外层,所述亲肤层为最内层,所述耐热层固定连接于耐磨层与抗菌层之间,所述抗菌层固定连接于亲肤层与耐热层之间,所述耐磨层使用锦纶制成,所述抗菌层使用竹原纤维制成,所述亲肤层使用植物纤维制成。该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布料,通过耐磨层、耐热层、抗菌层和亲肤层,使布料绝壁良好的耐用性,耐磨性,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布料的抗菌性能,使人们在使用时,达到良好的使用体验。使用体验。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布料
,具体为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

技术介绍

[0002]布料是装饰材料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有化纤地毯、无纺壁布、亚麻布、尼龙布、彩色胶布、法兰绒等各式布料,布料在装饰陈列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常常是整个销售空间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大量运用布料进行墙面面饰、隔断、以及背景处理,同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商业空间展示风格。
[0003]生活中常见的布料功能较为单一,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易耐磨,且常见的布料均不具备抗菌的功能,这样就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外界的一些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等)会对人们造成影响,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具备抗菌、亲肤、保温和耐磨等优点,解决了布料不具备抗菌效果,不耐用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抗菌、亲肤、保温和耐磨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热层,所述耐热层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亲肤层,所述耐磨层为最外层,所述亲肤层为最内层,所述耐热层固定连接于耐磨层与抗菌层之间,所述抗菌层固定连接于亲肤层与耐热层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使用锦纶制成,所述耐热层使用涤纶制成,使布料具备良好的耐用性,且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良好的耐热性和热塑性。
[0009]优选的,所述抗菌层使用竹原纤维制成,所述亲肤层使用植物纤维制成,使布料具备良好的抗菌性能,且亲肤层可以使人们在使用的时间更加的舒适,亲肤,达到良好的使用体验。
[0010]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具有以下步骤。
[0011]S1、原材料选取
[0012]选取棉纶布料10~15份、涤纶布料10~15份、竹原纤维布料10~15份、植物纤维布料10~12份、粘合剂20~25份、玻尿酸整理剂7~9份、远红外线整理剂7~9份、NB

08抗菌剂7~9份
[0013]S2、布料预处理
[0014]将选取的棉纶布料10~15份和涤纶布料10~15份,分别缠绕在复合机器的料辊
上,再在棉纶布料10~15份或涤纶布料10~15份的内侧表面加上选取的粘合剂20~25份,启动复合机器运转,棉纶布料10~15份和涤纶布料10~15份经过复合机器的圆筒加热,使粘合剂对棉纶布料10~15份和涤纶布料10~15份内侧起到粘合的作用,将两种布料粘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布料A,同理将选取的竹原纤维布料10~15份和植物纤维布料10~12份也使用复合机器进行粘合,得到复合布料B,再将得到的复合布料A和复合布料B再次使用复合机器进行加工粘合,从而得到复合布料C。
[0015]S3、工作液制备
[0016]在混合池中加入工作液,且混合池中需要提前加入至温水,并启动混合池内部安置的混合杆进行缓慢搅拌,其中混合池内部的转动杆以每分钟20~30转混合搅拌10~20分钟,使工作液可以更好的进行稀释融合,从而得到混合液体A。
[0017]S4、面料浸轧
[0018]将步骤S1中和步骤S2中得到复合面料C和混合液体A加入至整理机中,采用二浸二轧的方式,其中轧液率为70~80%,最终得到复合布料D。
[0019]S5、面料烘干
[0020]将步骤S3中得到的复合布料D经过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机的温度需要保持在80~100℃,拉福定型的温度需要保持在140~150℃,且拉幅定型的时间为30~40S,,然后将得到处理好的布料进行打卷处理,最终得到亲肤抗菌布料。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复合布料C在粘合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烘干打卷,且烘干的温度为100~120℃,烘干的时间为4~6min。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工作液由NB

08抗菌剂、TX

213玻尿酸整理剂和远红外线整理剂组成。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复合面料以16~18m/min的速度通过整理机中的混合液体A。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TX

213玻尿酸整理剂主要成分是玻尿酸微胶囊,远红外线整理剂的组成成分为纳米级特殊粉体,抗菌整理剂NB

08是季铵盐系抗菌整理剂。
[0025](三)有益效果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1、该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通过耐磨层、耐热层、抗菌层和亲肤层,使布料绝壁良好的耐用性,耐磨性,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布料的抗菌性能,使人们在使用时,达到良好的使用体验。
[0028]2、该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通过添加的NB

08抗菌剂、TX

213玻尿酸整理剂和远红外线整理剂,使布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且经过多次洗涤后仍有持久的抗菌作用,TX

213玻尿酸整理剂使布料可改善皮肤营养代谢,使皮肤柔嫩、光滑、去皱、增加弹性、防止衰老,远红外线整理剂,将环境和人体发射的远红外线转换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红外线,由于红外线有增温作用,从而提高人的体表温度,促进血液循环,使人有温暖的感觉,从而可以起到保健、保暖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观剖视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截取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包括耐磨层1,耐磨层1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热层2,耐热层2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层3,抗菌层3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亲肤层4,耐磨层1为最外层,亲肤层4为最内层,耐热层2固定连接于耐磨层1与抗菌层3之间,抗菌层3固定连接于亲肤层4与耐热层2之间。
[0035]耐磨层1使用锦纶制成,耐热层2使用涤纶制成,使布料具备良好的耐用性,且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良好的耐热性和热塑性,抗菌层3使用竹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层(1),所述耐磨层(1)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热层(2),所述耐热层(2)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层(3),所述抗菌层(3)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亲肤层(4),所述耐磨层(1)为最外层,所述亲肤层(4)为最内层,所述耐热层(2)固定连接于耐磨层(1)与抗菌层(3)之间,所述抗菌层(3)固定连接于亲肤层(4)与耐热层(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使用锦纶制成,所述耐热层(2)使用涤纶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3)使用竹原纤维制成,所述亲肤层(4)使用植物纤维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该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的基于玻尿酸季铵盐远红外材料的新型亲肤抗菌纺织布料具有以下步骤,S1、原材料选取选取棉纶布料10~15份、涤纶布料10~15份、竹原纤维布料10~15份、植物纤维布料10~12份、粘合剂20~25份、玻尿酸整理剂7~9份、远红外线整理剂7~9份、NB

08抗菌剂7~9份。S2、布料预处理将选取的棉纶布料10~15份和涤纶布料10~15份,分别缠绕在复合机器的料辊上,再在棉纶布料10~15份或涤纶布料10~15份的内侧表面加上选取的粘合剂20~25份,启动复合机器运转,棉纶布料10~15份和涤纶布料10~15份经过复合机器的圆筒加热,使粘合剂对棉纶布料10~15份和涤纶布料10~15份内侧起到粘合的作用,将两种布料粘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布料A,同理将选取的竹原纤维布料10~15份和植物纤维布料10~12份也使用复合机器进行粘合,得到复合布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媛
申请(专利权)人:周旭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