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安全防护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221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手架安全防护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安装板与脚手架进行固定连接;步骤二:安装板经连接组件与多个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构成的安全网整体进行孤固定连接。网格单元基体两侧与不同脚手架体直接固定连接后,当脚手架体间产生的力通过安装板和连接组件向网格单元基体中部进行挤压位移时,受到的挤压以阻尼槽的根部为支撑受力点使得阻尼边向通孔发生弹性变形;当脚手架体间产生的力通过安装板和连接组件向网格单元基体外进行拉扯位移时,以阻尼槽的根部为支撑受力点,折皱波浪形的阻尼边弹性变形趋于直线运动进行弹性阻尼补充,解决了现有开孔网板上设置的通孔结构存在不能为相互错位的位移提供阻尼补充的问题。充的问题。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手架安全防护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手架安全防护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防护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在修建高层楼房时,可升降的脚手架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了作业施工平台,为了保护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需要在脚手架上安装防护网进行防护。
[0003]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971787U的一种装配式盘扣体系钢网防护,公开采用的技术为:钢网防护屏采用龙骨框和开孔网板组成,附图中的开孔网板设有通孔;虽然,刚性的开孔网板能起到防护作用并且通孔能降低脚手架的风阻,但是,脚手架的架体间断口连接处在高空防护时,断口连接处在施工作业等产生的震动会出现相互错位的位移,而现有开孔网板上设置的通孔结构存在不能为相互错位的位移提供阻尼补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脚手架安全防护的施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脚手架安全防护的施工方法,包括:
[0007]步骤一:安装板与脚手架进行固定连接;
[0008]步骤二:安装板经连接组件与多个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构成的安全网整体进行孤固定连接。
[0009]所述步骤二具体为:网格单元基体与连接组件的连接座粘接或敬螺栓固定连接;
[0010]安装板与连接组件的加压手柄贯穿,加压手柄与连接座内部的螺纹通孔旋合可伸缩连接,螺纹通孔内部有液压油或压缩气体。
[0011]所述连接座采用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制成。
[0012]所述连接座连接在未对应通孔部分的安全网整体上。
[0013]所述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包括:
[0014]网格单元基体,网格单元基体上设有供空气贯穿流动的通孔,通孔内径边有位移补充结构。
[0015]所述位移补充结构,包括:设在通孔的内径边为折皱波浪形的阻尼边;
[0016]设在阻尼边中部向网格单元基体并且形状环形内凹的阻尼槽,折皱波浪形的阻尼边和环形内凹的阻尼槽构成位移补充结构。
[0017]所述通孔在网格单元基体上的横向及纵向均为五个间隔排列。
[0018]所述通孔直径为Φ12mm。
[0019]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中心横向和纵向间隔均为20mm。
[0020]所述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为多个来构成安全网整体,每个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之间的网格单元基体固定连接。
[0021]每个所述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的通孔的中心横向间隔为40mm、纵向间隔均为
35mm。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网格单元基体两侧与不同脚手架体直接固定连接后,当脚手架体间产生的力通过安装板和连接组件向网格单元基体中部进行挤压位移时,受到的挤压以阻尼槽的根部为支撑受力点使得阻尼边向通孔发生弹性变形;当脚手架体间产生的力通过安装板和连接组件向网格单元基体外进行拉扯位移时,以阻尼槽的根部为支撑受力点,折皱波浪形的阻尼边弹性变形趋于直线运动进行弹性阻尼补充,解决了现有开孔网板上设置的通孔结构存在不能为相互错位的位移提供阻尼补充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中通孔、阻尼边、阻尼槽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施工使用时的示意图。
[0026]图中:11

通孔;12

阻尼边;13

阻尼槽;2

安装板;3

连接组件;31

连接座;32

加压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
[0029]本申请的一种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包括:
[0030]由高弹性聚合物材料(硬质橡胶)制成的网格单元基体1,网格单元基体1上设有供空气贯穿流动的通孔11,通孔11在网格单元基体1上的横向及纵向均为五个间隔排列,每个通孔11的内径边为折皱波浪形的阻尼边12,阻尼边12中部设有向网格单元基体1并且形状环形内凹的阻尼槽13,折皱波浪形的阻尼边12和环形内凹的阻尼槽13构成位移补充结构。
[0031]网格单元基体1两侧与不同脚手架体直接固定连接后,当脚手架体间产生的力向网格单元基体1中部进行挤压位移时,受到的挤压以阻尼槽13的根部为支撑受力点使得阻尼边12向通孔11发生弹性变形;当脚手架体间产生的力向网格单元基体1外进行拉扯位移时,以阻尼槽13的根部为支撑受力点,折皱波浪形的阻尼边12弹性变形趋于直线运动进行弹性阻尼补充,解决了现有开孔网板上设置的通孔结构存在不能为相互错位的位移提供阻尼补充的问题。
[0032]所述通孔11直径为Φ12mm。两个所述通孔11之间的中心横向和纵向间隔均为20mm。
[0033]所述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为多个来构成安全网整体,每个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之间的网格单元基体1一体成型固定连接。
[0034]每个所述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的通孔11的中心横向间隔为40mm、纵向间隔均为35mm。
[0035]一种脚手架安全防护的施工方法,包括:
[0036]步骤一:由钢板支撑的安装板2与脚手架进行固定连接;
[0037]步骤二:安装板2经连接组件3与多个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构成的安全网整体进行孤固定连接。
[0038]网格单元基体1两侧与不同脚手架体直接固定连接后,当脚手架体间产生的力通过安装板2和连接组件3向网格单元基体1中部进行挤压位移时,受到的挤压以阻尼槽13的根部为支撑受力点使得阻尼边12向通孔11发生弹性变形;当脚手架体间产生的力通过安装板2和连接组件3向网格单元基体1外进行拉扯位移时,以阻尼槽13的根部为支撑受力点,折皱波浪形的阻尼边12弹性变形趋于直线运动进行弹性阻尼补充,解决了现有开孔网板上设置的通孔结构存在不能为相互错位的位移提供阻尼补充的问题。
[0039]所述步骤二具体为:网格单元基体1与连接组件3的连接座31粘接或敬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31连接在未对应通孔11部分的安全网整体上;
[0040]安装板2与连接组件3的加压手柄32贯穿,加压手柄32与连接座31内部的螺纹通孔旋合可伸缩连接,螺纹通孔内部有液压油或压缩气体,连接座31采用高弹性聚合物材料(硬质橡胶)制成,通过控制加压手柄32与连接座31的距离来调节连接组件3本身的阻尼性,满足建筑物不同层高抗风的阻尼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手架安全防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安装板(2)与脚手架进行固定连接;步骤二:安装板(2)经连接组件(3)与多个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构成的安全网整体进行孤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安全防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为:网格单元基体(1)与连接组件(3)的连接座(31)粘接或敬螺栓固定连接;安装板(2)与连接组件(3)的加压手柄(32)贯穿,加压手柄(32)与连接座(31)内部的螺纹通孔旋合可伸缩连接,螺纹通孔内部有液压油或压缩气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安全防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1)采用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制成。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安全防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1)连接在未对应通孔(11)部分的安全网整体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安全防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安全网网格单元结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定武卢华刘峥郁建申东华张云魏新山田钦先谢博章刘哲睿李勇杨庆祝程龙金成田伟郑钰昌陈钰汶龙子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