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压缩雾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03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流压缩雾化机构,包括喷压口及用于输送高速气流的气流口;气流口置于喷压口的内侧,且气流口的外侧壁与喷压口的内侧壁形成用以渗透流动液体的间隙;喷压口经气流作用形成负压状态,以使液体渗流进入喷压口,与气体混合后碰撞喷压口的内侧壁形成雾化小液滴,解决现有雾化孔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从而保证产品的雾化效果。从而保证产品的雾化效果。从而保证产品的雾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流压缩雾化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
,尤其涉及一种气流压缩雾化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雾化器的目的是将液体雾化成为微小颗粒或微小液滴,是原子化系统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对测定的精密度和化学干扰等产生显著影响。因此,要求雾化器喷雾稳定、雾滴细小、均匀和雾化效率高。
[0003]目前市面上雾化器产品,如各小家电雾化产品,均是采用高频驱动超速波雾化片或压电陶瓷雾化片来将液体产生细小雾化颗粒。而雾化片使用了一段时间后,雾化片上的雾化孔容易产生结垢并造成堵塞,不仅影响雾化效果,并且影响雾化器产品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流压缩雾化机构,解决现有雾化孔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从而保证产品的雾化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气流压缩雾化机构,包括喷压口及用于输送高速气流的气流口;
[0007]所述气流口置于所述喷压口的内侧,且所述气流口的外侧壁与所述喷压口的内侧壁形成用以渗透流动液体的间隙;
[0008]所述喷压口经所述气流作用形成负压状态,以使所述液体渗流进入所述喷压口,与气体混合后碰撞所述喷压口的内侧壁形成雾化小液滴。
[0009]综合上述可知,该气流压缩雾化机构不仅具备传统采用雾化孔压缩雾化方式所拥有的结构简易、操作简便的特点,由于高速气流带动液体碰撞而实现雾化,因而还具备故障率低,便于维护,以及射流式雾化相较于超声波震动雾化不容易产生结垢的效果。同时,通过喷压口及气流口配合形成呈环状式的间隙,不仅相较于孔径的喷射量更大,并且,液体呈环状方式均匀地进入到喷压口中,再由气流口所输出的气流进行集中带动碰撞进行雾化,因此,雾化效率明显的提高,雾化效果显著。另一方面,由于液体经过呈环状式间隙的截面积远远大于雾化孔的截面积,则有效地避免了现有的雾化孔的孔径小,导致雾化孔容易堵塞的问题,又避免扩大现有雾化孔的孔径而导致的雾化效果下降的问题,同时,还避免液体为香薰液等粘稠性较大的液体经过雾化孔所导致的雾化效率极低、雾化效果差的问题。
[0010]进一步地,所述间隙a的间距小于0.1毫米。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口的外径与所述气流口的内径之间的比例值小于或等于1:0.8。
[0012]进一步地,所述喷压口与所述气流口同轴设置。
[0013]进一步地,该气流压缩雾化机构还包括:
[0014]喷嘴身,所述喷嘴身上设置有气门腔以及所述喷压口;
[0015]气门芯,所述气门芯上设置有气体流通道;
[0016]所述气门芯装配于所述喷嘴身的内部,且所述气门芯与所述气门腔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流动所述液体的液流腔,所述气体流通道及所述液流腔均与所述喷压口连通。
[0017]进一步地,该气流压缩雾化机构还包括毛细针管,所述毛细针管的一端为所述气流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气门芯的出气端。
[0018]进一步地,所述喷压口与所述气门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引流部,所述气门芯上设置有第二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之间配合形成引流通道,所述液流腔与通过所述引流通道与所述喷压口相连通。
[0019]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流通道的进气端的径向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气体流通道的出气端的径向截面面积,用以增大所述气流的流速。
[0020]进一步地,该气流压缩雾化机构还包括装配于所述气门芯上的密封圈,用以密封所述液流腔。
[0021]进一步地,所述喷嘴身上设置有卡扣,所述气门芯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卡合的卡口。
[00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气流压缩雾化机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3]通过喷压口及气流口配合使用形成间隙,不仅有效改善并解决了现有喷雾孔容易堵塞的问题,并且在结构简便的条件下,液体呈环状进入喷压口内碰撞雾化,实现均匀雾化的意向不到效果,从而达到整体的雾化效率明显的提高,雾化效果显著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气流压缩雾化机构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气流压缩雾化机构的整体爆炸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气流压缩雾化机构的气液流动示意图。
[0028]图标:11

喷压口,12

气流口,13

间隙,14

液流腔,15

引流通道,21

喷嘴身,22

气门腔,23

进液通道,24

第一引流部,25

卡扣,31

气门芯,32

气体流通道,33

第二引流部,34

气流导向部,35

卡口,41

毛细针管,42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2]图1为气流压缩雾化机构的整体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请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流压缩雾化机构,包括喷压口11及用于输送高速气流的气流口12,其中,气流口12置于喷压口11的内侧,且气流口12的外侧壁与喷压口11的内侧壁形成用以渗透流动液体的间隙13。
[0033]在本实施例中,喷压口11经气流作用形成负压状态,以使液体渗流进入喷压口11,与气体混合后碰撞喷压口11的内侧壁形成雾化小液滴,具体为,利用文丘里喷射原理,气流口12输出高速压缩气流进入到喷压口11内,使得喷压口11的内部形成负压,进而促使气流口12外侧的液体在压差作用下,经气流口12与喷压口11之间形成的间隙13挤压渗入到喷压口11中,接着,在负压及流动空气的带动下,液体与气体进行混合,并高速碰撞到喷压口11的内侧壁上,形成雾状的微小液滴,实现雾化的目的。
[0034]综合上述可知,该气流压缩雾化机构不仅具备传统采用雾化孔压缩雾化方式所拥有的结构简易、操作简便的特点,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压缩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压口(11)及用于输送高速气流的气流口(12);所述气流口(12)置于所述喷压口(11)的内侧,且所述气流口(12)的外侧壁与所述喷压口(11)的内侧壁形成用以渗透流动液体的间隙(13);所述喷压口(11)经所述气流作用形成负压状态,以使所述液体渗流进入所述喷压口(11),与气体混合后碰撞所述喷压口(11)的内侧壁形成雾化小液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压缩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13)的间距a小于0.1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压缩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口(12)的外径与所述气流口(12)的内径之间的比例值小于或等于1: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流压缩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压口(11)与所述气流口(12)同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气流压缩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嘴身(21),所述喷嘴身(21)上设置有气门腔(22)以及所述喷压口(11);气门芯(31),所述气门芯(31)上设置有气体流通道(32);所述气门芯(31)装配于所述喷嘴身(21)的内部,且所述气门芯(31)与所述气门腔(22)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流动所述液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峰梁表兴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小熊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