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婴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193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婴儿床,包括有收缩箱、床垫,所述的收缩箱的顶面固定有被动器,被动器的顶部与动作器的底部接触,动作器的顶面与床垫的底面固定连接,床垫的后侧面固定有保温器,保温器的左侧面固定有传温块,传温块的右侧面与储液箱的左侧面接触,储液箱的内部存储有热胀液,储液箱的顶面与细管的底端连通,细管的内部设置有顶板,顶板的顶面与纵向随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纵向随动杆的顶端与横向随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横向随动杆的右端固定有指针片,指针片的右端与长条电阻的左侧面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根据焊条粗细进行自适应调整电流能力以及不能实现自动电极自动连接等问题,有利于推广应用。利于推广应用。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婴儿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儿用品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新型婴儿床。

技术介绍

[0002]婴儿床通常是指适合年龄在18个月以内的婴儿用床。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皮肤娇嫩,抵抗力差,同时活动较多,出汗多,皮脂腺分泌多,如婴儿用床选择的不合适,有害物质易通过娇嫩的皮肤侵袭婴儿,增加危害婴儿皮肤的机会。所以科学地选择用床,对婴儿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用床质地上要选择环保、柔软及吸湿性良好,颜色易以浅色为主。因此父母在选购婴儿用床时应首选全棉织物床单,如普通纯棉、天然彩棉、有机棉制品,面料要求吸汗、柔软,还要耐洗涤。
[0003]新型婴儿床的专利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生活中,新型婴儿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新型婴儿床,往往不具备对婴儿的智能保暖能力以及不能实现便携式的携带、对婴儿的助眠等技术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的婴儿床,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有利于专利技术装置未来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婴儿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备对婴儿的智能保暖能力以及不能实现便携式的携带、对婴儿的助眠等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婴儿床,包括有收缩箱、床垫,所述的收缩箱的顶面固定有被动器,所述的被动器的顶部与动作器的底部接触,所述的动作器的顶面与床垫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床垫的后侧面固定有保温器,所述的保温器的左侧面固定有传温块,所述的传温块的右侧面与储液箱的左侧面接触,所述的储液箱的内部存储有热胀液,所述的储液箱的顶面与细管的底端连通,所述的细管的内部设置有顶板,所述的顶板的顶面与纵向随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纵向随动杆的顶端与横向随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横向随动杆的右端固定有指针片,所述的指针片的右端与长条电阻的左侧面接触。
[0006]所述的保温器的内部右侧面固定有加热仪,所述的指针片的下斜面与长条电阻的顶面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固定电阻、第一电源,所述的长条电阻的顶面通过导线与加热仪控制器的顶面电性连接,所述的加热仪控制器的底面通过导线与指针片的下斜面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源的左侧面通过导线与第二导片的底面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源的右侧面通过导线与警报仪的右侧面电性连接,所述的警报仪的左侧面通过导线与第一导片的底面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片位于第二导片的正左方,所述的第一导片、第二导片位于第一导电板的正下方,所述的第一导电板的顶面与第一回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回位弹簧的顶端与横向随动杆的下侧面固定连接。
[0007]所述的收缩箱的前侧面设置有左上方孔、左下方孔、右上方孔、右下方孔,所述的
收缩箱的内部设置有上位横板、下位横板,所述的上位横板的下侧面固定有左上永磁体、右上永磁体,所述的下位横板的上侧面固定有左下永磁体、右下永磁体,所述的左上永磁体、右上永磁体的下侧面分别与左下永磁体、右下永磁体的上侧面接触,所述的左上永磁体、右上永磁体的下部的磁极磁性为N极,所述的左下永磁体、右下永磁体的上部的磁极磁性为S极,所述的收缩箱的内部后侧面固定有上位限制块、下位限制块,所述的上位横板的上侧面分别与左位背带、右位背带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下位横板的下侧面分别与左位背带、右位背带的端部固定连接。
[0008]所述的收缩箱的前侧面的底部固定有三角底座,所述的三角底座的左、右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所述的收缩箱的下侧面与底部架接触,所述的底部架的右部固定有固定螺母,所述的固定螺母的内周与螺杆的中部外周通过螺纹连接进行接触配合,所述的螺杆的左端与垫片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垫片的左端与收缩箱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螺杆的右端固定有端片,所述的底部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滚轮、第四滚轮。
[0009]所述的被动器的上侧面固定有伸入片,所述的伸入片的中部设置有圆形孔,所述的动作器的下侧面设置有条形槽,所述的动作器的内部右侧面固定有液压缸底板,所述的液压缸底板的左侧面固定有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的左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输出杆,所述的输出杆的左端固定有套环,所述的套环的内周与摆动杆的底部外周接触,所述的摆动杆的顶部外周与圆形孔的内周接触配合,所述的摆动杆的右侧面固定有方形片,所述的方形片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转轴,所述的固定转轴的后端与可动位移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可动位移板的底面固定有第一操作杆,所述的第一操作杆的底端从动作器的下侧面伸出。
[0010]所述的动作器的内部设置有导向块,所述的导向块的右侧面与可动位移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可动位移板的后部与导轨的前侧面接触配合,所述的导轨的底端与动作器的内部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导向块的下侧面的左、右部分别设置有第六回位弹簧、第七回位弹簧,所述的动作器的内部后侧面固定有控制箱,所述的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导片、第四导片,所述的第三导片、第四导片的右侧面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三电源、液压缸控制器,所述的第三导片的左侧面与第二导电板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第二导电板的左侧面与第二操作杆的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操作杆的底端从控制箱的下侧面伸出,所述的第二操作杆的底端从动作器的下侧面伸出。
[0011]所述的长条电阻、警报仪、加热仪、液压缸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因此,具体型号和规格没有进行赘述。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婴儿床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连接可靠,检测维修十分方便,实现成本较低,设备中所涉及的长条电阻、警报仪、加热仪、液压缸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有助于本新型婴儿床在未来婴儿用品领域的推广应用;
[0014]2.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婴儿床创新性的实现了对婴儿的智能保暖功能,防止婴儿着凉,当外界温度过低时进行自动警报,提醒婴儿家长,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床垫的后侧面固定有保温器,保温器的左侧面固定有传温块,传温块的右侧面与储液箱的左侧面接触,储液箱的内部存储有热胀液,储液箱的顶面与细管的底端连通,细管的内部设置有顶板,顶板的顶面与纵向随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纵向随动杆的顶端与横向随动杆的左端固定连
接,横向随动杆的右端固定有指针片,指针片的右端与长条电阻的左侧面接触,保温器的内部右侧面固定有加热仪,指针片的下斜面与长条电阻的顶面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固定电阻、第一电源,长条电阻的顶面通过导线与加热仪控制器的顶面电性连接,加热仪控制器的底面通过导线与指针片的下斜面电性连接,第一电源的左侧面通过导线与第二导片的底面电性连接,第一电源的右侧面通过导线与警报仪的右侧面电性连接,警报仪的左侧面通过导线与第一导片的底面电性连接,第一导片位于第二导片的正左方,第一导片、第二导片位于第一导电板的正下方,第一导电板的顶面与第一回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回位弹簧的顶端与横向随动杆的下侧面固定连接,进而,当外界温度较低时,温度通过传温块传递到储液箱,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热胀液体积收缩,带动顶板的高度下降,横向随动杆带动指针片向下运动,进而长条电阻接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收缩箱(1)、床垫(2),所述的收缩箱(1)的顶面固定有被动器(4),所述的被动器(4)的顶部与动作器(5)的底部接触,所述的动作器(5)的顶面与床垫(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床垫(2)的后侧面固定有保温器(3),所述的保温器(3)的左侧面固定有传温块(45),所述的传温块(45)的右侧面与储液箱(6)的左侧面接触,所述的储液箱(6)的内部存储有热胀液(7),所述的储液箱(6)的顶面与细管(8)的底端连通,所述的细管(8)的内部设置有顶板(9),所述的顶板(9)的顶面与纵向随动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纵向随动杆(10)的顶端与横向随动杆(1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横向随动杆(11)的右端固定有指针片(12),所述的指针片(12)的右端与长条电阻(13)的左侧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器(3)的内部右侧面固定有加热仪(23),所述的指针片(12)的下斜面与长条电阻(13)的顶面之间通过导线(17)串联有固定电阻(15)、第一电源(16),所述的长条电阻(13)的顶面通过导线(17)与加热仪控制器(14)的顶面电性连接,所述的加热仪控制器(14)的底面通过导线(17)与指针片(12)的下斜面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源(16)的左侧面通过导线(17)与第二导片(21)的底面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源(16)的右侧面通过导线(17)与警报仪(22)的右侧面电性连接,所述的警报仪(22)的左侧面通过导线(17)与第一导片(20)的底面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片(20)位于第二导片(21)的正左方,所述的第一导片(20)、第二导片(21)位于第一导电板(19)的正下方,所述的第一导电板(19)的顶面与第一回位弹簧(1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回位弹簧(18)的顶端与横向随动杆(11)的下侧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缩箱(1)的前侧面设置有左上方孔(24)、左下方孔(25)、右上方孔(26)、右下方孔(27),所述的收缩箱(1)的内部设置有上位横板(38)、下位横板(39),所述的上位横板(38)的下侧面固定有左上永磁体(40)、右上永磁体(41),所述的下位横板(39)的上侧面固定有左下永磁体(42)、右下永磁体(43),所述的左上永磁体(40)、右上永磁体(41)的下侧面分别与左下永磁体(42)、右下永磁体(43)的上侧面接触,所述的左上永磁体(40)、右上永磁体(41)的下部的磁极磁性为N极,所述的左下永磁体(42)、右下永磁体(43)的上部的磁极磁性为S极,所述的收缩箱(1)的内部后侧面固定有上位限制块(44)、下位限制块(71),所述的上位横板(38)的上侧面分别与左位背带(28)、右位背带(29)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雪冰曾朝辉廖英张爱武陈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