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储能系统集装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1908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型储能系统集装箱,其中,所述集装箱包括:箱体、风道、空调、电池簇,所述箱体内侧设置所述电池簇,所述电池簇中间开设有第一风腔,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内壁与所述电池簇之间设置有第二风腔,所述空调的出风口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道在所述箱体内进风导流,通过所述第一风腔以及所述风道,以使所述空调中的空调冷风对所述电池簇上各个电池pack进行均匀送风散热,通过所述第二风腔对所述电池簇进行抽风对流。所述第一风腔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二风腔位于所述箱体内部两侧。通过本申请能够实现对小型储能系统的较好地散热,并保证小型储能系统的长期稳定高效运行。稳定高效运行。稳定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储能系统集装箱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储能系统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电力需求量在一天各时段的非均匀特性显著,在电需求峰值时段电负荷过高,供给侧电力不足;而电力需求谷值时段供给侧又产生大量电冗余。为避免由此造成的高额供电成本和用电负担。电力工业中采用小型储能系统(通常在0.5MWh~1MWh的电池容量范围)进行电负荷削峰填谷调整的趋势愈来愈明显。通过这一措施对电网负荷的均衡起到重要作用。
[0003]相关技术中的小型储能系统,由于空间结构、原件成本的约束,未能外置离心风机对系统抽风,无法使气流能够有效通过流阻较大的电池pack而达到强对流散热。此外,相关技术中也未能内置壁挂式空调均布空调出风口,无法使系统内空调冷量均匀布置。往往只通过空调冷量在箱体空间中的扩散和弱对流进行散热,因此无法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基本造成位于中部的电池pack温度过高,系统整体的温度一致性较差,无法保证长期稳定的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小型储能系统集装箱,以提供较好地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储能系统集装箱,其中,所述集装箱包括:箱体(1)、风道(2)、空调(13)、电池簇(6),所述箱体(1)内侧设置所述电池簇(6),所述电池簇(6)中间开设有第一风腔(3),所述箱体(1)左右两侧内壁与所述电池簇(6)之间设置有第二风腔(7),其中所述空调(13)的出风口与所述风道(2)的进风口连接;其中,所述风道(2)在所述箱体(1)内进风导流,通过所述第一风腔(3)以及所述风道(2),以使所述空调(13)中的空调冷风对所述电池簇(6)上各个电池pack(602)进行均匀送风散热,通过所述第二风腔(7)对所述电池簇(6)进行抽风对流,所述第一风腔(3)与所述风道(2)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二风腔(7)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箱,其中,所述风道(2)包括一竖直结构,所述风道(2)的顶部作为所述风道的进风口(201),所述风道(2)的底部位于所述电池簇(6)的底部下方位置处,所述风道(2)的前侧面在所述电池簇(6)中每个电池pack(602)的竖直方向上的相应分布位置处设有面积大小呈渐变状态的开孔用以作为所述风道的出风口(2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箱,其中,所述第一风腔(3)内设置有竖直导流板(5),和/或水平分流板(4),所述电池簇(6)布置于所述箱体(1)内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风腔(3)开设于左右两侧的所述电池簇(6)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集装箱,其中,所述电池簇(6)包括多个,每个所述电池簇(6)包括电池支架(601),所述电池支架(601)上安装有多个电池pack(602),用以将所述电池pack分层布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集装箱,其中,所述水平分流板(4)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电池pack(602)的竖直方向上,且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轶豪袁继泓石本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