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开微通风系统窗
[0001]本技术涉及系统窗
,具体为一种内开微通风系统窗。
技术介绍
[0002]系统窗是一个性能系统的完美有机组合,需要考虑水密性、气密性、抗风压、机械力学强度、隔热、隔音、防盗、遮阳、耐候性、操作手感等一系列重要的功能,还要考虑设备、型材、配件、玻璃、粘胶、密封件各环节性能的综合结果,缺一不可,最终形成高性能的系统窗。
[0003]现有的系统窗在打开窗户通风时,因系统窗不具有限位结构,无法使窗户微开进行微通风,当风力过大时就会使得窗户的开度增大,不便于使用者进行微通风,且在通风时开度较大降低了安全性。
[0004]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内开微通风系统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开微通风系统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系统窗在打开窗户通风时,因系统窗不具有限位结构,无法使窗户微开进行微通风,当风力过大时就会使得窗户的开度增大,不便于使用者进行微通风,且在通风时开度较大降低了安全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开微通风系统窗,包括安装框组件和旋转窗(4),所述安装框组件的一侧上转动安装有旋转窗(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板(3)和通风窗机构,所述分隔板(3)固定安装在安装框组件远离旋转窗(4)的一侧上;所述通风窗机构包括通风窗组件、转动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通风窗组件设置在分隔板(3)远离旋转窗(4)的一侧,所述通风窗组件的顶端和底端远离分隔板(3)的一侧上对称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两组所述转动组件均设置在安装框组件内,所述限位组件对称设置在安装框组件的顶端和底端靠近分隔板(3)的一侧内,两组所述限位组件的输出端分别与同位置处设置的转动组件活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微通风系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组件包括侧板(1)和横板(2),所述侧板(1)和横板(2)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侧板(1)和两组横板(2)均分别对称设置,且侧板(1)和横板(2)之间垂直设置,两组所述侧板(1)的两端分别与同位置处设置的横板(2)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窗(4)转动安装在两组横板(2)上,所述分隔板(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横板(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开微通风系统窗,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转动组件分别设置在两组横板(2)靠近分隔板(3)的一端内,两组所述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两组横板(2)靠近分隔板(3)的一端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开微通风系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8),所述转轴(8)转动安装在横板(2)靠近分隔板(3)的一端内,所述转轴(8)靠近通风窗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通风窗组件上,所述转轴(8)远离通风窗组件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扇形盘(9),所述扇形盘(9)与限位组件活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开微通风系统窗,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贞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黑格尔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