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酱料灌装入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156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酱料灌装入料装置,通过储料腔储存酱料并利用第一搅拌结构进行一次搅拌分散,而后利用螺旋出料通道将酱料螺旋输送至灌装座内,并利用第二搅拌结构进行二次搅拌分散,显然,这里的螺旋出料通道既能够连续且稳定地输送酱料,又能够保证一次搅拌分散和二次搅拌分散的分散效果,从而能够充分提高酱料的流动性,进一步的,设置的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能够同时工作或单独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单缸工作时提高容错率(比如第一活塞缸故障时可以开启第二活塞缸继续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双缸工作时提高灌装压力,有利于充分提高灌装效率。于充分提高灌装效率。于充分提高灌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酱料灌装入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酱料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酱料灌装入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酱料灌装是酱料生产的重要环节,由于酱料在输送和储存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分层、滞留的情况,故而提高酱料的流动性对于提高灌装效率有着重大意义。然而,传统的酱料灌装设备大多采用单一的活塞缸进行简易灌装,并未能够有效提高酱料的流动性,容易发生酱料堆积、堵塞灌装口的现象,严重降低了灌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酱料灌装入料装置,有利于充分提高酱料的流动性和灌装效率。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酱料灌装入料装置,包括:
[0005]储料箱,所述储料箱设置有储料腔以及连接所述储料腔的螺旋出料通道;
[0006]灌装座,所述灌装座设置有灌装腔以及连接所述灌装腔的连接管和灌装头,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螺旋出料通道;
[0007]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对应所述储料腔设置有第一搅拌结构、对应所述灌装腔设置有第二搅拌结构;
[0008]泵吸机构,所述泵吸机构设置有连接所述灌装腔的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酱料灌装入料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0]本技术所提出的酱料灌装入料装置,通过储料腔储存酱料并利用第一搅拌结构进行一次搅拌分散,而后利用螺旋出料通道将酱料螺旋输送至灌装座内,并利用第二搅拌结构进行二次搅拌分散,显然,这里的螺旋出料通道既能够连续且稳定地输送酱料,又能够保证一次搅拌分散和二次搅拌分散的分散效果,从而能够充分提高酱料的流动性,进一步的,设置的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能够同时工作或单独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单缸工作时提高容错率(比如第一活塞缸故障时可以开启第二活塞缸继续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双缸工作时提高灌装压力,有利于充分提高灌装效率。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酱料灌装入料装置还包括:
[0012]底座,所述储料箱和所述灌装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底座在所述灌装头的下方设置有能够升降调节的载物平台,这样即可通过升降调节载物平台的方式来满足不同高度的灌装瓶的放置需求。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母以及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位于所述灌装头的下方并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母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孔的上端,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载物平台的底部,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并伸入所述调节孔内,显然,这里通过转动调节螺母即可控制调节螺杆沿调节孔上下移动,从而充分实现载物平台的升降调节。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底座在载物平台的四角下方设置有导向座,导向座上设置有导向孔以及滑动穿入导向孔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上端连接载物平台,这样即可通过导向杆来提高载物平台在进行升降调节时的稳定性。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灌装腔设置有连接腔和两个泵吸腔,两个所述泵吸腔对称设置在连接腔的两端,所述泵吸腔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连接腔的截面面积,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腔的中部,所述第一活塞缸和所述第二活塞缸对应连接所述泵吸腔,显然,这里的两个泵吸腔与连接腔所形成的灌装腔的形状与哑铃类似,其两端尺寸大而中部尺寸小且平缓过渡,这样有利于酱料经由连接管稳定进入灌装腔内,同时充分便于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进行稳定且高效地泵吸工作。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连接管的上端与螺旋出料通道的下端之间设置有用于通断控制的控制阀,以用于控制连接管与螺旋出料通道之间的通断状态。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灌装座设置有连接两个所述泵吸腔的第一泵料管和第二泵料管,所述第一活塞缸设置有伸入所述第一泵料管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缸设置有伸入所述第二泵料管的第二活塞杆,通过控制第一活塞杆在第一泵料管内移动,即可控制第一泵料管进行具体的泵吸工作(即泵出酱料和吸入酱料),通过控制第二活塞杆在第二泵料管内移动,即可控制第二泵料管进行具体的泵吸工作。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泵吸腔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以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泵料管和第二泵料管,所述连接腔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口,以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口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中心轴线,以便于经由连接管进入的酱料充满整个灌装腔并为后续的泵吸工作提供便利。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搅拌结构设置有第二搅拌电机、第二搅拌轴以及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设置在所述灌装腔内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中心连线上,所述第二搅拌叶设置在所述第二搅拌轴上并与所述灌装腔的形状适配,显然,这里的第二搅拌叶的形状也与哑铃类似,其两端大而中部小且平滑过渡,有利于充分分散酱料而提高酱料的流动性。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泵吸腔的侧壁上对应第二搅拌轴设置有第二连接孔,以用于安装第二搅拌轴。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料箱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所述储料腔的进料口,所述储料箱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所述储料腔的出料口,所述螺旋出料通道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出料口,具体的,螺旋出料通道的上端通过管扣或者抱箍等连接扣而实现与出料口之间的便捷式拆装。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搅拌结构设置有第一搅拌电机和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另一端依次穿入所述储料腔、所述出料口以及所述螺旋出料通道,这样即可在利用第一搅拌电机控制第一搅拌轴转动时,既能够控制储料腔和出料口内的酱料的搅拌分散进程,又能够控制螺旋出料通道的酱料输送进程。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搅拌轴由上往下设置有尺寸依次减小的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以及第三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位于所述储料腔内,所述第二螺旋叶片位于所述出料口内,所述第三螺旋叶片用于配合所述螺旋出料通道形成螺
旋输送结构,以连续且稳定地输送酱料。
[002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架,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并排设置在支架的底部,储料箱设置在支架的上端,支架的一端与底座安装载物平台的一端平齐,这样即可便于灌装头显露并位于载物平台的上方。
[002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灌装头上设置有第三活塞缸,以用于充分避免灌装头堵塞的现象发生。
[002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8]图1是本技术的酱料灌装入料装置的一种整体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酱料灌装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箱设置有储料腔以及连接所述储料腔的螺旋出料通道;灌装座,所述灌装座设置有灌装腔以及连接所述灌装腔的连接管和灌装头,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螺旋出料通道;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对应所述储料腔设置有第一搅拌结构、对应所述灌装腔设置有第二搅拌结构;泵吸机构,所述泵吸机构设置有连接所述灌装腔的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料灌装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酱料灌装入料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储料箱和所述灌装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底座在所述灌装头的下方设置有能够升降调节的载物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酱料灌装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母以及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位于所述灌装头的下方并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母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孔的上端,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载物平台的底部,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并伸入所述调节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料灌装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腔设置有连接腔和两个泵吸腔,两个所述泵吸腔对称设置在连接腔的两端,所述泵吸腔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连接腔的截面面积,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腔的中部,所述第一活塞缸和所述第二活塞缸对应连接所述泵吸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酱料灌装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座设置有连接两个所述泵吸腔的第一泵料管和第二泵料管,所述第一活塞缸设置有伸入所述第一泵料管的第一活塞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福占德红刘志
申请(专利权)人: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