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智能除湿和自动定量取茶叶的茶叶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094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叶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智能除湿和自动定量取茶叶的茶叶罐。包括罐体、设于罐体上方的上盖、设于罐体下方的下壳体、设于下壳体下方的支座、设于下壳体内的排序筛分斗、偏心轮机构、辊轧机构和电路板;所述偏心轮机构和辊轧机构连接;所述偏心轮机构和辊轧机构均位于排序筛分斗下方;所述罐体内设有除湿干燥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辊轧机构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上盖内端面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中央微处理器和传感器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实现智能除湿干燥和实时监测茶叶罐内茶叶余量的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智能除湿和自动定量取茶叶的茶叶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罐
,具体涉及用于智能除湿和自动定量取茶叶的茶叶罐。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茶叶罐是一种用于储藏茶叶的容器。茶叶在取用时,不管是直接用手捏取还是用勺子舀取,很难把握取出茶叶的量;当茶叶罐内茶叶很少时,也比较难取出;并且使用这两种方式取用茶叶,不但会产生相关卫生问题,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茶叶的完整性造成损伤,使得茶叶罐中底部经常会产生碎末,经常性的开盖取茶也会导致茶叶受潮,这样在用茶叶进行泡茶时会严重影响到泡出的茶的质量。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就茶叶罐如何自动定量给出茶叶以及取出茶叶时保证茶叶完整性这一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方案。例如,申请号为CN201610357542.3的中国专利文献描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茶叶罐,该茶叶罐包括电磁锁、传感器组、加热设备和电路板等,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虽然能够实时监测茶叶温湿度和罐内茶叶容量等信息,再反馈给用户,但是上述技术方案无法实现自动定量取茶叶的功能,并且电路结构复杂,操作繁琐。
[0004]又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0032272.9的中国专利文献描述了一种自动定量分拨取茶的茶叶罐,该茶叶罐通过在罐体内腔安装转轴转盘,从而利用转盘旋转实现输送茶叶,再由出料口倒出所需茶叶。虽然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定量取出,但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仍需人工通过第一出料孔和第二出料孔进行对茶叶的定量取出过程,并且无法完全实现自动定量出料,且人的手部仍会与茶叶接触,不但会影响茶叶风味,也会导致卫生问题,无除湿和检测罐内茶叶余量功能。
[0005]又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1652895.9中国专利文献描述了一种茶叶罐,该茶叶罐整体呈正方体装,利用罐体内容纳定量茶叶的转盘,呈一定倾斜角度再进行旋转,使得定量茶叶流入导向滑槽,从而获取到定量茶叶。虽然上述技术方案结构依然简单,操作便捷,并且避免了人与茶叶的直接接触,但是仍无法做到更精细化的自动定量取出茶叶,而且存在茶叶罐内腔空间的浪费,结构不够紧凑,占用空间大,也无除湿和检测罐内茶叶余量等功能。
[0006]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实现智能除湿干燥和实时监测茶叶罐内茶叶余量的用于智能除湿和自动定量取茶叶的茶叶罐,就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茶叶罐存在功能单一,智能化水平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实现智能除湿干燥和实时监测茶叶罐内茶叶余量的用于智能除湿和自动定量取茶叶的茶叶罐。
[0008]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用于智能除湿和自动定量取茶叶的茶叶罐,包括罐体、设于罐体上方的上盖、设于罐体下方的下壳体、设于下壳体下方的支座、设于下壳体内的排序筛分斗、偏心轮机构、辊轧机构和电路板;
[0010]所述偏心轮机构和辊轧机构连接;所述偏心轮机构和辊轧机构均位于排序筛分斗下方;
[0011]所述罐体内设有除湿干燥器和湿度传感器;
[0012]所述辊轧机构内设有压力传感器;
[0013]所述上盖内端面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
[0014]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中央微处理器和传感器接口;所述中央微处理器与传感器接口电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红外测距传感器均与传感器接口电连接;所述除湿干燥器与中央微处理器电连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罐体整体呈长方体状;所述罐体底部漏空;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罐体内腔侧面;所述罐体侧面设有隔层;所述除湿干燥器位于隔层内。
[0016]作为优选,所述偏心轮机构包括推杆、连杆和曲柄;所述连杆通过第一连接轴孔与曲柄铰接;所述推杆通过第二连接轴孔与连杆铰接。
[0017]作为优选,所述下壳体整体呈长方体状;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用于控制辊轧机构工作的按钮;所述下壳体后侧面设有限位块,用于限制偏心轮机构中推杆的横向运动;所述下壳体的右侧面设有凸起方盒,所述电路板位于凸起方盒内部;所述下壳体的下侧面设有方形出料口。
[0018]作为优选,所述排序筛分斗固定于罐体下方;所述排序筛分斗包括橡胶斜面和若干组竖直排序板;所述橡胶斜面呈四棱锥形;所述橡胶斜面进口与罐体下方相连接;所述各组竖直排序板上方均与橡胶斜面出口相连接;所述各组竖直排序板下方均与所述偏心轮机构的推杆相连接。
[0019]作为优选,所述上盖呈长方体状;所述上盖内端面设有纽扣电池,用于给红外测距传感器独立供电;所述上盖上还设有磁吸电子锁,当上盖扣入罐体时,磁吸电子锁吸合。
[0020]作为优选,所述支座包括底座和支柱;所述底座通过支柱与下壳体相连接。
[0021]作为优选,所述辊轧机构包括支撑架、设于支撑架上的减速电机、长转轴、辊轧内圈和橡胶辊轧外圈;所述减速电机通过长转轴与辊轧内圈连接;所述橡胶辊轧外圈位于辊轧内圈的外部;所述偏心轮机构中的曲柄固定于减速电机内长转轴的尾部。
[0022]作为优选,所述中央微处理器包括:
[0023]智能给料模块,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测得辊轧机构出茶叶时所产生的压力,并通过累加受压时间对比预设受压时间阈值,在到达阈值后,控制辊轧机构停止转动;
[0024]智能除湿模块,用于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与预设湿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当判定茶叶受潮后向智能设备远程发送茶叶受潮信息,并启动除湿干燥器进行除湿;
[0025]茶叶余量测量模块,用于根据红外距离传感器测量上盖所在盖口与罐体内茶叶的上表层之间的距离,根据测量的距离信息计算茶叶剩余量,并结合智能给料模块中压力传感器的受压信息,向智能设备远程发送茶叶剩余量信息。
[002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用于取茶时,在保证取到茶叶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了自动精确定量取茶的目的,操作更便捷,结构更简单;(2)本专利技术智能
化水平更高,实现了智能除湿干燥和实时监测茶叶罐内茶叶余量的功能;(3)本专利技术避免了人手与茶叶接触的卫生问题。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智能除湿和自动定量取茶叶的茶叶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排序筛分斗与辊轧机构的一种装配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偏心轮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罐体侧面隔层内部除湿干燥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罐体侧面安装湿度传感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上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上盖1、罐体2、下壳体3、支座4、排序筛分斗5、偏心轮机构6、辊轧机构7、除湿干燥器9、电路板10、电源11、按钮31、出料口32、底座41、支柱42、橡胶斜面51、竖直排序板52、推杆61、第一连接轴孔62、连杆63、第二连接轴孔64、曲柄65、长转轴71、辊轧内圈72、橡胶辊轧外圈73、减速电机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智能除湿和自动定量取茶叶的茶叶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设于罐体上方的上盖、设于罐体下方的下壳体、设于下壳体下方的支座、设于下壳体内的排序筛分斗、偏心轮机构、辊轧机构和电路板;所述偏心轮机构和辊轧机构连接;所述偏心轮机构和辊轧机构均位于排序筛分斗下方;所述罐体内设有除湿干燥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辊轧机构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上盖内端面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中央微处理器和传感器接口;所述中央微处理器与传感器接口电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红外测距传感器均与传感器接口电连接;所述除湿干燥器与中央微处理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除湿和自动定量取茶叶的茶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整体呈长方体状;所述罐体底部漏空;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罐体内腔侧面;所述罐体侧面设有隔层;所述除湿干燥器位于隔层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除湿和自动定量取茶叶的茶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机构包括推杆、连杆和曲柄;所述连杆通过第一连接轴孔与曲柄铰接;所述推杆通过第二连接轴孔与连杆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智能除湿和自动定量取茶叶的茶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整体呈长方体状;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用于控制辊轧机构工作的按钮;所述下壳体后侧面设有限位块,用于限制偏心轮机构中推杆的横向运动;所述下壳体的右侧面设有凸起方盒,所述电路板位于凸起方盒内部;所述下壳体的下侧面设有方形出料口。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智能除湿和自动定量取茶叶的茶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筛分斗固定于罐体下方;所述排序筛分斗包括橡胶斜面和若干组竖直排序板;所述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程心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