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强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科探管式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089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技术领域的一种呼吸科探管式给药器,包括,管体单元,包括伸入口腔内的导入弯管和手持管,所述导入弯管和手持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给药单元,所述给药盘表面开设有出药孔,所述给药盘上设有伸入导入弯管内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顶端连接有导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于气流管内产生送药气流,将落入至释放筒内的粉、液状药物通过给药盘导入患者喉部,药物呈喷射状喷洒至患病部位,避免给药结构与患者喉部内表面直接接触导致患者不舒服的问题,使得药物呈环状散射至患者喉部,能够对患者喉部多方位患病部位进行高效给药作业,对导药管内的药物起到吸引作用,提高药物的导出通畅性,医护人员可单手操作按压杆实现给药作业,操作简单快捷。操作简单快捷。操作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探管式给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呼吸科探管式给药器。

技术介绍

[0002]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内科学的方法是透过病史询问或面谈后,进行理学检查,根据病史与检查所见做实验诊断与影像检查,以期在众多鉴别诊断中排除可能性较低者,获得最有可能的诊断;获得诊断后,内科的治疗方法包含追踪观察、生活方式、药物、介入性治疗等,根据病人的状况调整药物之使用,防止并处理副作用及并发症。
[0003]在治疗呼吸内科疾病时,传统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口服,另一种是将药剂通过管子使药物吹入病变部分进行治疗,但是这两种都存在着去缺陷,口服时药的作用范围广,效率慢,常常需要大量的药物,增加成本,效果还不明显,公开专利号:CN210250863U的技术专利,该专利中通过转动的抹药棱将药物涂抹至患者的喉部,但是由于抹药棱需要与患者喉部内表面直接接触,结合药物的刺激,会对患者产生极其不舒服的感觉,且不能有效覆盖喉部患病部位,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呼吸科探管式给药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科探管式给药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科探管式给药器,包括,
[0006]管体单元,包括伸入口腔内的导入弯管和手持管,所述导入弯管和手持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0007]给药单元,包括设于导入弯管前端的给药盘,所述给药盘表面开设有出药孔,且所述给药盘上设有伸入导入弯管内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顶端连接有导药管。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药管端部与释放筒连接,所述释放筒设于连接管内,所述连接管外表面设有双侧容药筒,所述双侧容药筒底部设有下药管,所述下药管端口处设有第一阀门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释放筒尾端设有气流管,所述气流管端部与内壳体连接,所述内壳体内微型气流扇,通过所述微型气流扇配合气流管向释放筒内注入气流,将落入释放筒内的药物通过给药盘导入至患者喉部,所述内壳体通过内支架固定于手持管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表面设有定电极片,所述手持管表面活动插接有按压扭,所述按压扭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且所述按压扭端部设有动电极片,所述定电极片、动电极片与微型气流扇的驱动电路串联电性连接,通过将按压扭压入手持管内使得动电极片与定电极片抵接,接通电路使得微型气流扇进行工作。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与导药管之间设有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可转动的叶轮件,
所述叶轮件内表面设有工型连接件,所述工型连接件底端与连通管连接,所述连通管顶端与盒体转动连接,所述给药盘通过转动环与导入弯管端部活动连接,所述连通管、盒体与导药管形成导药通道。
[0012]进一步地,所述盒体表面设有偏离水平中心线的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端部设有分支气管,所述分支气管沿着导入弯管和连通管分布,且其端部与气流管连接,所述分支气管与气流管连接端口设有第二阀门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入弯管端部设有托架,所述托架表面设有微型探头,所述微型探头设于给药盘前侧,且所述微型探头的输出端与设于手持管表面的显示屏电性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手持管设有位于盒体后侧的电源盒,所述显示屏与电源盒电性双向连接,所述手持管表面设有与按压管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控制按钮区,所述控制按钮区用于控制第一阀门件和第二阀门件启闭。
[0015]进一步地,所述手持管下端部开设有透风孔,所述气流管上设有流量阀。
[0016]进一步地,所述导入弯管靠近与连接管的表面套设有橡胶套。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于气流管内产生送药气流,将落入至释放筒内的粉、液状药物通过给药盘导入至患者喉部,药物呈喷射状喷洒至患病部位,避免给药结构与患者喉部内表面直接接触导致患者不舒服的问题,且通过向分支气管内导入分支气流,驱使叶轮件转动,带动给药盘转动,使得药物呈环状散射至患者喉部,能够对患者喉部多方位患病部位进行高效给药作业,且于盒体内产生涡流,对导药管内的药物起到吸引作用,提高药物的导出通畅性,医护人员可单手操作按压杆实现给药作业,操作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管体单元内腔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3]图中:100、管体单元;101、导入弯管;102、连接管;102a、显示屏;103、手持管;103a、控制按钮区;200、给药单元;201、给药盘;201a、出药孔;202、连通管;203、盒体;204、导药管;205、释放筒;206、双侧容药筒;207、下药管;208、第一阀门件;209、气流管;210、内壳体;211、微型气流扇;212、定电极片;213、按压扭;214、复位弹簧;215、动电极片;216、电源盒;217、内支架;218、叶轮件;219、进气支管;220、工型连接件;221、分支气管;222、第二阀门件;223、托架;224、微型探头。
[0024]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科探管式给药器,包括,管体单元100,包括伸入口腔内的导入弯管101和手持管103,导入弯管101和手持管103之间通过连接管102连接,医护人员通过拿持手持管103,将导入弯管101伸入患者口腔进行给药作业;给药单元200,包括设于导入弯管101前端的给药盘201,给药盘201表面开设有出药孔201a,且给药盘201上设有伸入导入弯管101内的连通管202,连通管202顶端连接有导药管204,药物通过导药管204和连通管202进入给药盘201中,并使得药物作用于患者喉部。
[0027]导药管204端部与释放筒205连接,释放筒205设于连接管102内,连接管102外表面设有双侧容药筒206,双侧容药筒206分别用于容纳粉状和液体状药物,避免不同状态的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探管式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单元(100),包括伸入口腔内的导入弯管(101)和手持管(103),所述导入弯管(101)和手持管(103)之间通过连接管(102)连接;给药单元(200),包括设于导入弯管(101)前端的给药盘(201),所述给药盘(201)表面开设有出药孔(201a),且所述给药盘(201)上设有伸入导入弯管(101)内的连通管(202),所述连通管(202)顶端连接有导药管(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探管式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药管(204)端部与释放筒(205)连接,所述释放筒(205)设于连接管(102)内,所述连接管(102)外表面设有双侧容药筒(206),所述双侧容药筒(206)底部设有下药管(207),所述下药管(207)端口处设有第一阀门件(2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科探管式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筒(205)尾端设有气流管(209),所述气流管(209)端部与内壳体(210)连接,所述内壳体(210)内微型气流扇(211),通过所述微型气流扇(211)配合气流管(209)向释放筒(205)内注入气流,将落入释放筒(205)内的药物通过给药盘(201)导入至患者喉部,所述内壳体(210)通过内支架(217)固定于手持管(10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呼吸科探管式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10)表面设有定电极片(212),所述手持管(103)表面活动插接有按压扭(213),所述按压扭(213)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214),且所述按压扭(213)端部设有动电极片(215),所述定电极片(212)、动电极片(215)与微型气流扇(211)的驱动电路串联电性连接,通过将按压扭(213)压入手持管(103)内使得动电极片(215)与定电极片(212)抵接,接通电路使得微型气流扇(211)进行工作。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呼吸科探管式给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