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50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耳鼻喉医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远离管体的一端设有输出头,所述管体的一侧设有安装盒,所述管体的一侧设置有推块,且推块的外圈与管体的内腔相适配,所述安装盒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装置与推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管体的顶部一侧开拆卸连接有储存罐,所述储存罐的底部设有直管,所述直管的外圈上部设有电控流量阀;该装置不仅提高了药液挤压量的精准度,还避免了人员挤压容易出现挤压药液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发生,增加了人员的使用便捷程度,提高了装置的使用率,同时装置的通过性强,稳定性和准确性高,适应性强,舒适度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耳鼻喉医用
,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

技术介绍

[0002]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主要有:耳部疾病:中耳炎、耳鸣、外耳炎、耳聋、鼓膜穿孔、鼓膜修补、听力障碍鼻部疾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过敏鼻炎、鼻部整形咽喉疾病:喉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鼾症、声带息肉、急性咽炎以上为耳鼻咽喉科疾病分类中比较常见。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9103986617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包括壳体结构、储药结构和喷药结构;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控制器和电源,电源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储药结构包括储液瓶、活塞与液压杆,储液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活塞与储液瓶滑动连接,液压杆抵持在储液瓶与活塞之间,且液压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喷药结构包括喷头组件、加压泵、进气管和进液管,喷头组件包括主体和文丘里管,主体与壳体固定连接,主体具有喷药口,文丘里管与主体的中心线重叠,加压泵与壳体固定连接,且加压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文丘里管具有多个进液孔,进气管一端与文丘里管接通,另一端与加压泵接通,进液管一端插入主体,另一端与储液瓶接通,针对耳鼻喉科的医治过程中,受鼻腔或咽喉内部空间狭小的影响,经常会用到喷药器进行辅助上药,但是,市场上的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都是人员手动进行挤压药液的操作,而手动操作无法确保精准度,容易出现挤压药液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了药效过猛或药效不足的情况,增加了患者的治疗周期,为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理负担。
[0004]同时现有的喷药器端部通过性差,支撑效果差,且喷药时的通气性和舒适性差,对待喷药位置的记录准确性和可控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都是人员手动进行挤压药液的操作,而手动操作无法确保精准度,容易出现挤压药液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了药效过猛或药效不足的情况,增加了患者的治疗周期,为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理负担,且喷药器端部的通过性差,支撑效果差,喷药时的通气性和舒适性差等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远离管体的一端设有输出头,所述管体的另一侧设有安装盒,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推块,且推块的外圈与管体的内腔相适配,所述安装盒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装置与推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管体的顶部一侧设有储存罐,所述储存罐的底部设有直管,所述直管的外圈上部设有电控流量阀;
[0007]所述管体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靠近推块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
的另一侧通过第一电磁阀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管体、传输管和输出头并伸出输出头外,所述软管外端部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软管处于输出头外端部且周侧面通过连接气孔设有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的另一端均匀阵列设有多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内部均匀阵列设有多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内部设有流速传感器,所述挤压块的顶部设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顶部设有弹性滑套,所述弹性滑套内腔与挤压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滑套的内部均匀阵列设有多组对接孔,所述对接孔与通气孔相匹配,所述弹性滑套外表面且远离管体的一侧设有照明摄像头;
[0008]所述推块在管体内移动并借助气压通过滑板带动软管同步移动,当所述软管端部到达喷药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所述推块继续移动将管体内的气体沿软管和连接气孔排入膨胀气囊内,所述膨胀气囊体积增大并带动挤压块挤压连接弹簧且在弹性滑套内移动,所述通气孔与对接孔不断匹配连通,当所述流速传感器检测到的流速值大于所设的流速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和电控流量阀打开,所述储存罐内的药液沿直管排入管体内并在推块的推力下沿软管排出。
[0009]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0]1.本申请通过设置储存罐、管体、电机、推块和输出头等部件的相互配合,人员通过将储存罐内部灌入药液,而后通过直管拧入管体顶部开设的通孔内部,推块向内挤压药液,使得药液通过传输管进入输出头,并最终进入患者的治疗部位,该装置不仅提高了药液挤压量的精准度,还避免了人员挤压容易出现挤压药液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发生,导致的药效过猛或药效不足的问题,增加了人员的使用便捷程度,提高了装置的使用率。
[0011]2.本申请通过设置直管、储存罐、刻度尺和手柄等部件的相互配合,通过直管的设置,不仅加固了储存罐的支撑力,还帮助储存罐内侧的药液进行传输,通过刻度尺的设置,方便人员更加直观地看出药液的使用情况,通过保护壳的设置,保护了其内部结构不受外力影响,通过手柄的设置,方便人员握持该装置。
[0012]3.本申请通过设置滑板、软管、第一电磁阀和膨胀气囊等部件的相互配合,滑板移动时带动软管移动进入患者的耳鼻喉内腔,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推板继续移动时管体内的气体沿软管和连接气孔进入膨胀气囊内,膨胀气囊体积增大并对耳鼻喉内腔进行临时支撑,该装置通过性强,检测准确性强,支撑性能好,喷药稳定高效。
[0013]4.本申请通过设置挤压块、连接弹簧、弹性滑套、流速传感器、第二电磁阀和电控流量阀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当流速传感器检测到的流速值大于所设的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和电控流量阀打开,推板继续推动管体内部的药液喷出,该装置控制性强,喷药位置精准,具备良好的支撑性能和对准性能,提高喷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喷药量控制精准,操作简单,通气性好,舒适性强,便于后续重复多次喷药。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刻度尺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保护壳剖面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竖块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盒剖面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管体、传输管和输出头的正视剖视示意图;
[0021]图7为图6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管体;2、保护壳;3、手柄;4、按钮;5、传输管;6、输出头;7、储存罐;8、安装盒;9、刻度尺;10、连接块;11、螺栓;12、电控流量阀;13、直管;14、通槽;15、螺纹;16、通孔;17、推块;18、长杆;19、L形杆;20、横杆;21、竖块;22、电机;23、丝杆;24、螺母套;25、滑板;26、第一电磁阀;27、软管;28、凹槽;29、第二电磁阀;30、膨胀气囊;31、挤压块;32、通气孔;33、连接弹簧;34、弹性滑套;35、对接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侧设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远离管体的一端设有输出头,所述管体的另一侧设有安装盒,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推块,且推块的外圈与管体的内腔相适配,所述安装盒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装置与推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管体的顶部一侧设有储存罐,所述储存罐的底部设有直管,所述直管的外圈上部设有电控流量阀;所述管体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靠近推块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另一侧通过第一电磁阀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管体、传输管和输出头并伸出输出头外,所述软管外端部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软管处于输出头外端部且周侧面通过连接气孔设有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的另一端均匀阵列设有多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内部均匀阵列设有多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内部设有流速传感器,所述挤压块的顶部设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顶部设有弹性滑套,所述弹性滑套内腔与挤压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滑套的内部均匀阵列设有多组对接孔,所述对接孔与通气孔相匹配,所述弹性滑套外表面且远离管体的一侧设有照明摄像头;所述推块在管体内移动并借助气压通过滑板带动软管同步移动,当所述软管端部到达喷药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所述推块继续移动将管体内的气体沿软管和连接气孔排入膨胀气囊内,所述膨胀气囊体积增大并带动挤压块挤压连接弹簧且在弹性滑套内移动,所述通气孔与对接孔不断匹配连通,当所述流速传感器检测到的流速值大于所设的流速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和电控流量阀打开,所述储存罐内的药液沿直管排入管体内并在推块的推力下沿软管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的外圈下部设有螺纹,所述管体的顶部且位于储存罐的正下方设有通孔,所述直管的外圈下部与通孔的内腔之间通过螺纹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凯慧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