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0885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伏路面,包括由若干路面模块构成的路面,路面模块包括路面主体,路面主体顶端固定嵌设有双面发电光伏板,双面发电光伏板两侧均设置有透明地砖,透明地砖内设置有第二反射板,透明地砖固定嵌设在路面主体顶端,双面发电光伏板和透明地砖均贯穿路面主体,且双面发电光伏板的底端面位于透明地砖底端面的上方;路面主体底端四角固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内固接有储能组件,两透明地砖靠近双面发电光伏板的一侧均固接有灯带,灯带固接在路面主体的底端;路面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反光调节组件,反光调节组件与支撑柱固接;反光调节组件、灯带和双面发电光伏板均与储能组件电性连接。本申请具有更好的发电效果。本申请具有更好的发电效果。本申请具有更好的发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路面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路面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路面。

技术介绍

[0002]光伏路面即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路面,此种路面普遍应用于栈桥等景观亮化路面,将白天转化储存的电能用于晚上的灯光的照明亮化使用。
[0003]但是由于路面上表面容易堆积灰尘,灰尘堆积过多会导致光伏板的发电效率降低,进而影响晚上的照明亮化。
[000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光伏路面,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路面,包括由若干路面模块形成的路面所述路面模块包括路面主体,所述路面主体顶端固定嵌设有双面发电光伏板,所述双面发电光伏板两侧均设置有透明地砖,所述透明地砖内设置有第二反射板,所述透明地砖固定嵌设在所述路面主体顶端,所述双面发电光伏板和所述透明地砖均贯穿所述路面主体,且所述双面发电光伏板的底端面位于所述透明地砖底端面的上方;所述路面主体底端四角固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固接有储能组件,两所述透明地砖靠近所述双面发电光伏板的一侧均固接有灯带,所述灯带固接在所述路面主体的底端;所述路面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反光调节组件,所述反光调节组件与所述支撑柱固接;所述反光调节组件、所述灯带和所述双面发电光伏板均与所述储能组件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反光调节组件包括弯杆,所述弯杆的末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与所述弯杆的竖直段之间设置有第一线性驱动器,所述第一线性驱动器的一端与所述弯杆的竖直段滑接,所述第一线性驱动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射板铰接;所述弯杆的竖直段远离所述第一反射板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线性驱动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线性驱动器,且两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射板铰接;所述第一线性驱动器和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均与所述储能组件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端对称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一端与所述转动座铰接;所述第一反射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与所述第一反射板固接,所述万向节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的另一端固接;两所述转动座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所述万向节之间的距离。
[0008]优选的,所述弯杆竖直段靠近所述第一反射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相适配,所述第一线性驱动器与所述滑块固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弯杆顶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射板铰接。
[0010]优选的,所述储能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支撑柱内的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
通过所述逆变器与所述双面发电光伏板电性连接,所述灯带、所述第一线性驱动器和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均直接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透明地砖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反射板固接在所述透明地砖的底端内壁,所述第二反射板呈水平设置。
[0012]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使用双面发电光伏板,同时在双面发电光伏板两侧设置透明地砖,而透明地砖的竖直面堆积的灰尘很少,用反光调节组件将太阳光通过透明地砖的竖直面反射至双面发电光伏板的底端面上,解决现有的光伏路面由于路面堆积灰尘过多而影响发电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光伏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路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反光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弯杆与第一线性驱动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路面主体;2、支撑柱;3、双面发电光伏板;4、透明地砖;5、第一反射板;6、支撑板;7、弯杆;8、第二线性驱动器;9、第二反射板;10、第一线性驱动器;11、逆变器;12、蓄电池;13、滑槽;14、滑块;15、转动座;16、万向节;17、连接杆;18、灯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参照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路面,包括由若干路面模块形成的路面路面模块包括路面主体1,路面主体1顶端固定嵌设有双面发电光伏板3,双面发电光伏板3两侧均设置有透明地砖4,透明地砖4内设置有第二反射板9,透明地砖4固定嵌设在路面主体1顶端,双面发电光伏板3和透明地砖4均贯穿路面主体1,且双面发电光伏板3的底端面位于透明地砖4底端面的上方;路面主体1底端四角固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内固接有储能组件,两透明地砖4靠近双面发电光伏板3的一侧均固接有灯带18,灯带18固接在路面主体1的底端;路面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反光调节组件,反光调节组件与支撑柱2固接;反光调节组件、灯带18和双面发电光伏板3均与储能组件电性连接。本技术通过使用双面发电光伏板3,
同时在双面发电光伏板3两侧设置透明地砖4,而透明地砖4的竖直面堆积的灰尘很少,用反光调节组件将太阳光通过透明地砖4的竖直面反射至双面发电光伏板3的底端面上,解决现有的光伏路面由于路面堆积灰尘过多而影响发电效率的问题。
[0024]进一步的,反光调节组件包括弯杆7,弯杆7的末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第一反射板5;第一反射板5与弯杆7的竖直段之间设置有第一线性驱动器10,第一线性驱动器10的一端与弯杆7的竖直段滑接,第一线性驱动器10的另一端与第一反射板5铰接;弯杆7的竖直段远离第一反射板5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板6,第一线性驱动器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线性驱动器8,且两第二线性驱动器8呈角度设置,第二线性驱动器8的一端与支撑板6铰接,第二线性驱动器8的另一端与第一反射板5铰接;第一线性驱动器10和第二线性驱动器8均与储能组件电性连接。
[0025]进一步的,第一反射板5的反射面始终朝向第二反射板9。
[0026]进一步的,第一线性驱动器10和第二线性驱动器8与第一反射板5的连接处均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路面,包括由若干路面模块构成的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模块包括路面主体(1),所述路面主体(1)顶端固定嵌设有双面发电光伏板(3),所述双面发电光伏板(3)两侧均设置有透明地砖(4),所述透明地砖(4)内设置有第二反射板(9),所述透明地砖(4)固定嵌设在所述路面主体(1)顶端,所述双面发电光伏板(3)和所述透明地砖(4)均贯穿所述路面主体(1),且所述双面发电光伏板(3)的底端面位于所述透明地砖(4)底端面的上方;所述路面主体(1)底端四角固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内固接有储能组件,两所述透明地砖(4)靠近所述双面发电光伏板(3)的一侧均固接有灯带(18),所述灯带(18)固接在所述路面主体(1)的底端;所述路面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反光调节组件,所述反光调节组件与所述支撑柱(2)固接;所述反光调节组件、所述灯带(18)和所述双面发电光伏板(3)均与所述储能组件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调节组件包括弯杆(7),所述弯杆(7)的末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第一反射板(5);所述第一反射板(5)与所述弯杆(7)的竖直段之间设置有第一线性驱动器(10),所述第一线性驱动器(10)的一端与所述弯杆(7)的竖直段滑接,所述第一线性驱动器(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射板(5)铰接;所述弯杆(7)的竖直段远离所述第一反射板(5)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板(6),所述第一线性驱动器(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线性驱动器(8),且两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8)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8)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6)铰接,所述第二线性驱动器(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射板(5)铰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红月郭越王乐蕊马晓萌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嘉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