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测深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083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骨科测量工具,特别是一种骨科测深尺。其中两根克氏针平行设置,第一克氏针置于门型架一侧边的底端,拐架由第一竖杆、第一横杆以及第二竖杆构成,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平行设置,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竖杆的底端和第二竖杆的顶端;第一竖杆上设置有第一贯通孔,设置有刻度的第一克氏针的延伸端置于第一贯通孔内;第二克氏针所在的第二竖杆上设有第二贯通孔,第二贯通孔与门型架上另一侧边上的第三贯通孔同轴设置,第二克氏针置于第二贯通孔外侧的第二竖杆上;门型件左、右两侧边的底端平齐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第二克氏针的定位,对第一克氏针所达到位置进行精准判断,从而使测量值更加准确。从而使测量值更加准确。从而使测量值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科测深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骨科测量工具,特别是一种骨科测深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骨科测深尺,特别是在骨折固定时,用于测量钻孔深度,选择螺钉长短的测量尺,大多数为单独一侧的测深尺以及定位套等进行测量,这种测量结构的弊端是:不能用于空心螺钉的测深。而空心螺钉测深尺为必须结合C型臂透视影像,测量导针外露长度,推算出导针进针长度,测量值误差较大。
[0003]例如:用一根导针,这个导针是固定长度的,例如十厘米,然后穿过骨头并刚好穿透双侧皮质,此时导针尖端刚刚从骨头上穿出去,然后再用一个测深尺套在上面测量;将测深尺减去导针(其名称相当于是第三克氏针10)外露部分的长度,即为测定值。这种结构的弊端是必须配透视影像,并且如果从骨头上多穿过去两毫米,则造成测量的不准确(测深尺套14的内孔径与第三克氏针10相当,利于滑动不晃动为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通过平行测量的方式达到准确测量值并且操作方便的骨科测深尺,避免术中X线透视的繁琐和辐射。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骨科测深尺,包括克氏针,其中两根克氏针平行设置,第一克氏针置于门型架一侧边的底端,拐架由第一竖杆、第一横杆以及第二竖杆构成,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平行设置,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竖杆的底端和第二竖杆的顶端;第一竖杆上设置有第一贯通孔,设置有刻度的第一克氏针的延伸端置于第一贯通孔内;第二克氏针所在的第二竖杆上设有第二贯通孔,第二贯通孔与门型架上另一侧边上的第三贯通孔同轴设置,第二克氏针置于第二贯通孔外侧的第二竖杆上;第二贯通孔和第三贯通孔配备有第三克氏针;门型件左、右两侧边的底端平齐设置。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通过第二克氏针的定位,对第一克氏针所达到位置进行精准判断,从而使测量值更加准确。
[0008]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是:
[0009]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分别为等直径杆,第一横杆为等直径杆或阶梯轴杆。
[0010]第二贯通孔和第三贯通孔的直径相等。
[0011]第一竖杆上的第一贯通孔直径为2.5毫米,第二竖杆上的第二贯通孔直径1.1毫米;第二克氏针的直径为1.5毫米;第三贯通孔直径1.1毫米。
[0012]第一克氏针、第二克氏针和和第三克氏针平行设置。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分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使用状态图。
[0015]图3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1至图2中:第一克氏针1、门型架2、第三贯通孔3、第一贯通孔4、第一竖杆5、第一横杆6、第二竖杆7、第二贯通孔8、第二克氏针9、第三克氏针10、皮肤软组织11、骨骼12、空心钉孔13。
[0017]图3中,第三克氏针10、皮肤软组织11、骨骼12、空心钉孔13、测深尺套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一种骨科测深尺,参见附图1和附图2,第一克氏针1和第二克氏针9两者平行设置,第一克氏针1置于门型架2一侧边的底端,第二克氏针9置于拐架一侧的上端。
[0019]拐架由第一竖杆5、第一横杆6以及第二竖杆7构成,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7平行设置,第一横杆6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竖杆5的底端和第二竖杆7的顶端;第一竖杆5上设置有第一贯通孔4,设置有刻度的第一克氏针1的延伸端置于第一贯通孔4内。
[0020]第二克氏针9所在的第二竖杆7上设有第二贯通孔8,第二贯通孔8与门型架上另一侧边上的第三贯通孔3同轴设置,第二克氏针9置于第二贯通孔8外侧的第二竖杆7上;第二贯通孔4和第三贯通孔3配备有穿过两者的第三克氏针10;第三克氏针10的长度应当保证满足同时贯穿两者,或者:第三克氏针10的长度应当满足在第一克氏针1在测量范围内连接两者孔的最近端为宜,第三克氏针10与第一克氏针1和第二克氏针9相平行设置。门型架左、右两侧边的底端应当平齐设置。
[0021]门型架左侧边的宽度或断面直径应当保证第二克氏针9的延伸端能够顶在其底端的端面上;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7分别为等直径杆,第一横杆为等直径杆或阶梯轴杆。
[0022]拐架中第一竖杆5、第二竖杆7和第一横杆的最大外径分别为6毫米;第一竖杆5上的第一贯通孔4的直径2.1毫米,可插入直径2毫米的第一克氏针1,第一克氏针1每个格2毫米,共5厘米。第二竖杆7上的第二贯通孔8直径1.1毫米,可供直径1毫米的第三克氏针9通过;第二克氏针9直径1.5毫米。
[0023]门型架2的左侧、右侧以及连接左右两侧的横杆的最大外径尺寸分别为6毫米,左侧边的第三贯通孔直径1.1毫米,可供直径1毫米的第三克氏针9通过。
[0024]在对所固定的骨骼12的空心钉孔13进行测量时,将该测深尺的第二克氏针9由皮肤软组织11穿入到达空心钉孔13的底端面,第二克氏针9宜选择平端头的,利于卡在空心钉孔13与骨骼12实体的交界部位。门型架2左侧的底端正好也置于空心钉孔13的顶端部(骨骼12的实体部位,也就是门型架2的左侧边的底端最大实体直径大于空心钉孔13的孔径)将空心钉孔13卡住,这样将第三克氏针10依次由第二贯通孔4、皮肤软组织11、空心钉孔13、以及第二贯通孔8,此时第一克氏针1的延伸端伸入到第一贯通孔4内,第一克氏针1在第一竖杆5的顶端所重合的数字读数即为空心钉孔13的准确长度。第一克氏针1与门型架右侧边的边接端为零度值,第一竖杆5的顶端应当为平齐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测深尺,包括克氏针,其特征在于:其中两根克氏针平行设置,第一克氏针置于门型架一侧边的底端,拐架由第一竖杆、第一横杆以及第二竖杆构成,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平行设置,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竖杆的底端和第二竖杆的顶端;第一竖杆上设置有第一贯通孔,设置有刻度的第一克氏针的延伸端置于第一贯通孔内;第二克氏针所在的第二竖杆上设有第二贯通孔,第二贯通孔与门型架上另一侧边上的第三贯通孔同轴设置,第二克氏针置于第二贯通孔外侧的第二竖杆上;第二贯通孔和第三贯通孔配备有第三克氏针;门型件左、右两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龙陆芸岳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