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0808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包括:临时楼梯骨架、以及临时楼梯骨架上设置的梯段横梁,临时楼梯骨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可调式支撑托架,位于所述临时楼梯骨架下方,包括四个可调支撑架,分别设置在临时楼梯骨架底部四角;第一梯段,设置在所述梯段横梁与下框架之间;第二梯段,设置在所述梯段横梁与上框架之间,所述第二梯段位于所述第一梯段上方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以解决现有临时楼梯尺寸固定,导致无法适应不同层高装配式住宅楼楼梯间高度使用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临时楼梯的施工方法。还公开了上述临时楼梯的施工方法。还公开了上述临时楼梯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地说,是适用于装配式住宅楼预制楼梯未安装前,为其提供施工上下通道的便捷工具。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由于预制楼梯段吊装需待本层现浇部分的构件混凝土初具强度后,方可吊装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此之前,该层施工的立模阶段、钢筋绑扎阶段、混凝土浇筑阶段,上下层人员施工通道处于缺失状态,而随着装配式建筑快速在我国市场推广,该问题一直不能很好解决,给施工中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与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以解决现有临时楼梯尺寸固定,导致无法适应不同层高装配式住宅楼楼梯间高度使用要求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其特征是,包括:临时楼梯骨架、以及临时楼梯骨架上设置的梯段横梁,临时楼梯骨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可调式支撑托架,位于所述临时楼梯骨架下方,包括四个可调支撑架,分别设置在临时楼梯骨架底部四角;第一梯段,设置在所述梯段横梁与下框架之间;第二梯段,设置在所述梯段横梁与上框架之间,所述第二梯段位于所述第一梯段上方一侧。
[0005]本专利技术是用于装配式住宅楼预制楼梯段安装前,便于人员上下楼层的钢结构临时楼梯,在使用完成后,能方便快捷的吊走,让出空间安装混凝土预制楼梯段,然后在安装完成预制混凝土楼梯段后,能再次快捷的安装到该位置,再次为下一层施工提供临时楼梯,便于人员上下通道。
[0006]本专利技术能适应不同层高装配式住宅楼楼梯间高度使用要求,通过调整设置在临时楼梯四个大角部位的可调式支撑托架的长短,使得该临时楼梯能适应不同层高的装配式住宅楼使用要求。
[0007]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摆放存储状态与使用状态切换灵活,通过反向设置在临时楼梯四个大角的可调式支撑托架,在使用完成后,将下支腿收进大角上支腿内,平稳安全的摆放在临时场地内,待下一次使用时,再次将支腿重新抽出架设,即可使用。
[0008]为解决临时楼梯骨架如何实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临时楼梯骨架的上框架为四个上横杆围成的方形框架;所述临时楼梯骨架的下框架为四个下横杆围成的方形框架;所述上框架、下框架四角对应设置立杆;
所述临时楼梯骨架还包括两个中立杆,所述中立杆设置在临时楼梯骨架小面积侧。
[0009]本专利技术设置中立杆,一方面提高整个楼梯骨架的强度,另一方面,对第一梯段、第二梯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0010]为解决可调支撑架如何实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可调支撑架,包括上支撑腿、下支撑腿,下支撑腿可伸缩地设置在上支撑腿内并通过锁紧调整件固定,锁紧调整件还用于调整临时楼梯的高度与垂直度,结构简单,固定牢靠,微调方便。
[0011]为解决下支撑腿与预制楼梯接触面积小导致移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下支撑腿底部设置垫板,提高接触面积,避免支撑腿产生位移。
[0012]为解决梯段临边无扶手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梯段、第二梯段临边设置扶手,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0013]为解决第一、二梯段如何实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梯段、第二梯段均包括第一梯段主斜梁、第二梯段主斜梁、以及第一梯段主斜梁、第二梯段主斜梁之间设置的踏板组,结构坚固,安全性好。
[0014]为解决踏板组具体结构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踏板组包括若干个自上而下布置的踏板,踏板长边侧分别设置上弯折部、下弯折部。利用弯折部,减小上下踏板之间的空隙,提高安全性。
[0015]为解决不同装配式住宅项目楼梯间进深长度不一导致临时楼梯与梁模板之间的空挡导致施工隐患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梯段下端铰接有第一补偿连接翻板;所述第二梯段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接连接翻板,第一、二连接翻板,用于补偿临时楼梯与梁模板之间的空挡;第一梯段上端铰接有第三补偿连接翻板;所述第二梯段下端铰接有第四补偿连接翻板,第三、四补偿连接翻板,用于补偿临时楼梯与休息平台模板之间的空挡。
[0016]本专利技术能满足不同装配式住宅项目楼梯间进深长度不一的要求,通过安装在临时楼梯上下端的连接翻板,该翻板翻开后,搁置在住宅结构梁模板上,从而补偿临时楼梯与梁模板之间的空挡,连接翻板能够调节补偿的进深长度范围是50

250mm之间。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的施工方法。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的施工方法:(1)制作所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此时第一、二、三、四可调支撑架距离地面距离相等;(2)将临时楼梯四个大角固定在起吊装置上,轻轻上提,使临时楼梯距离地面0.35M~0.45M;(3)待临时楼梯稳定后,将第二可调支撑架收缩使其长度最短,第三可调支撑架、第四可调支撑架则伸长至距离临时楼梯底部下框架1.65M;(4)再次轻轻上提临时楼梯,使临时楼梯距离地面1.85M~1.95M,待临时楼梯稳定后,将第一可调支撑架外放伸长至距离临时楼梯下框架3.15M;(5)将调整完毕的临时楼梯,吊运到所需使用的楼梯间上空,稍稍稳定后,使临时楼梯对准楼梯间空档,缓降临时楼梯,第一支撑腿支撑在已安装好的预制楼梯下梯段最下端平面上,第二支撑腿支撑在已安装好的预制楼梯上梯段最上端平面上;第三支撑腿支撑
在已安装好的预制楼梯休息平台上;第四支撑腿分别支撑在已安装好的预制楼梯休息平台上;(6)临时楼梯就位后,通过旋转锁紧调整件卡销丝环,调整临时楼梯的高度与垂直度;(7)调整完毕后,松开起吊装置,展开第一梯段、第二梯段上的补偿翻板,翻板一侧搁置在梁模板或者休息平台模板上,形成上下临时通道,完成临时楼梯安装。
[0019]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第一、二、三、四可调支撑架距离地面1.3M;所述步骤(3)中将第三可调支撑架、第四可调支撑架则伸长0.35M,使第三可调支撑架、第四可调支撑架距离临时楼梯底部下框架1.65M;所述步骤(4)中将第一可调支撑架外放伸长1.85M,使第一可调支撑架距离临时楼梯下框架3.15M。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临时楼梯的平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临时楼梯的踏步板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临时楼梯的临时梯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临时楼梯的楼梯东立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临时楼梯的楼梯西立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临时楼梯的楼梯北立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临时楼梯的楼梯南立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可调支撑架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可调支撑架的锁紧件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可调支撑架的垫板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吊装图一;图12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吊装图二;图13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吊装图三;图14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吊装图四;图15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吊装图五;图16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吊装图六;图17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吊装图七。...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其特征是,包括:临时楼梯骨架、以及临时楼梯骨架上设置的梯段横梁,临时楼梯骨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可调式支撑托架,位于所述临时楼梯骨架下方,包括四个可调支撑架,分别设置在临时楼梯骨架底部四角;第一梯段,设置在所述梯段横梁与下框架之间;第二梯段,设置在所述梯段横梁与上框架之间,所述第二梯段位于所述第一梯段上方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其特征是,所述临时楼梯骨架的上框架为四个上横杆围成的方形框架;所述临时楼梯骨架的下框架为四个下横杆围成的方形框架;所述上框架、下框架四角对应设置立杆;所述临时楼梯骨架还包括两个中立杆,所述中立杆设置在临时楼梯骨架小面积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其特征是,所述可调支撑架,包括上支撑腿、下支撑腿,下支撑腿可伸缩地设置在上支撑腿内并通过锁紧调整件固定,锁紧调整件还用于调整临时楼梯的高度与垂直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其特征是,所述下支撑腿底部设置垫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梯段、第二梯段临边分别设置扶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梯段、第二梯段均包括第一梯段主斜梁、第二梯段主斜梁、以及第一梯段主斜梁、第二梯段主斜梁之间设置的踏板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其特征是,所述踏板组包括若干个自上而下布置的踏板,踏板长边侧分别设置上弯折部、下弯折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临时楼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梯段下端铰接有第一补偿连接翻板;所述第二梯段上端铰接有第二补偿连接翻板,第一、二连接翻板,用于补偿临时楼梯与梁模板之间的空挡;第一梯段上端铰接有第三补偿连接翻板;所述第二梯段下端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靖吴建全王烨左玉卉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