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供热用人机交互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供热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供热用人机交互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时代产业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集中供热事业正朝着“智慧供热”方向迈进。智慧供热系统是指基于新一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传统热网物联系统和热网信息系统深度融合的智慧系统,具有广泛互联、系统感知、自主决策等特征。
[0003]智慧供热系统通过采用传感、空间定位、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技术全面连接系统中的热源、热网、热力站等设施,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控制系统中的各个设备进行优化,能有效解决传统供热系统中热力失调、冷热不均、供热效果差、能耗高、运行调控技术落后等问题。
[0004]智慧供热系统应当注意到不同用户的用热的特异性,做到”家庭用热”以人为根本,按需分配,提高针对性,这样才能既节约能源消耗,又能实现供热的智慧控制与管理满足各种用户的热需要。但是现有的大部分智慧供热系统侧重点在于依据外部信息与运行工况进行系统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供热用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控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传感模块、执行模块;所述调控模块接受供热用户的调控命令,生成用户舒适温度的调控信息给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调控模块包括移动端调控器、固定端调控器;其中,移动端调控器以射频或红外传输的方式将用户舒适温度的调控信息发送到控制模块;固定端调控器是固定人机交互触摸屏,即在显示模块中,与控制模块线链接;所述显示模块接收调控模块输出的舒适温度的调控信息和控制模块反馈的室内温度与供热费用信息;显示模块包括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的舒适温度、室内温度、供热费用信息,并用作人机交流互动;所述控制模块接收调控模块输出的舒适温度的调控信息和传感模块输出的管道流量、管道温度、室内温度和阀门开度传感信息,生成室内温度的控制信息和未来舒适温度预测信息给执行模块和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包括微型计算机系统、传感器sink节点;所述传感模块输出管道流量、管道温度、室内温度和阀门开度传感信息给控制模块;传感模块包括管道流量传感器、管道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和阀门开度传感器;其中,管道流量传感器用于监测管道内即时的热水流量,管道温度传感器包括管道入口温度传感器和管出口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管道内的热水温差变化;室内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用户室内温度,安装在室内顶部中央位置;阀门开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可控电动阀门开度;所述执行模块包括开度可控电动阀,所述开度可控电动阀用于执行控制模块产生的控制信息对管道的阀门开度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供热用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具有生成和更新两类曲线的功能,根据其接收的阀门开度和室内温度信息生成或更新特定天气状态下的室内温度—阀门开度曲线;根据用户离散输入的调控信息和传感模块的室内温度传感器连续输入的室内温度信息生成或更新特定天气状态下的舒适温度—时间曲线;所述传感器sink节点用于汇总传感器节点发送的室内温度和入室供热管道的流量、温度、阀门开度传感数据,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并上传至微型计算机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供热用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调控器、触摸显示屏、微型计算机系统和传感器sink节点集成在用户端服务器上,用户端服务器嵌入式安装在客厅墙壁内;所述传感器sink节点与管道流量传感器、管道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和阀门开度传感器构成星型拓扑结构的无线传感网络;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与开度可控电动阀直接线连接,与传感器sink节点WIFI型无线连接。4.一种智慧供热用人机交互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慧供热用人机交互系统实现,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供热用户根据触摸显示屏显示的当前舒适温度、室内温度、供热费用信息,主动通过移动端调控器或固定端调控器提供舒适温度的调控信息来参与人机交互过程;步骤2:由步骤1得到的舒适温度的调控信息和传感模块获取的管道热水流量、管道热水温差、室内温度和阀门开度等传感信息均发送到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进行数据的整理、存储、调用和上传云端数据库;步骤3:在步骤2获取舒适温度调控信息和管道热水流量、管道热水温差等传感信息后,
控制模块根据获取的云端天气信息判断实时天气状态,通过接收用户阀门开度、室内温度信息或下载云端相似用户的数据,来生成或更新此用户特定天气状态下的室内温度—阀门开度曲线;在接收到舒适温度的用户调控信息或执行后的室温反馈信息后,依据特定天气状态的室内温度—阀门开度曲线生成或更新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发送到执行模块;通过接收离散输入的舒适温度的调控信息、连续输入的室内温度信息或下载云端相似用户数据,来生成或更新特定天气状态下的用户舒适温度——时间曲线;通过接收供热管道热水流量、温差和时间信息来核算用户热使用和供热费用数据,以实现用户的自主缴费;两种曲线和供热费用信息均在控制模块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存储、调用和上传;步骤4:当步骤3中的控制模块完成室内温度—阀门开度曲线、用户舒适温度—时间曲线和供热费用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腾,于子龙,陈立东,沈毅晖,付国栋,陈晓利,郑志刚,邹天舒,康壮,赵笑言,郭波,林春雨,龚路远,王润,孙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热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